
東京日本橋,作為築地市場之母的魚市於江戶初期誕生在此,直到因一九二三(大正十二)年關東大地震燒毀為止,約持續了三百餘年的歲月。
江戶是水都,縱橫交錯的運河方便船隻往來,物資也經由水路運送。船上貨物卸貨上陸之處被稱為「河岸」,市內約有七十個「河岸」。其中,經手魚貨,規模最大的「河岸」就是魚河岸(魚市)。
日本橋的北端立有魚市的紀念碑乙姬像。石像的後方一帶就是以前魚市的所在地。最盛期自日本橋室町一丁目到本町一丁目間都是魚店林立之處。在流過這附近的日本橋川上,從江戶灣來的船競相運送魚貨,還不到早晨生意就熱鬧不已,因此被譽為千兩黃金落下之地,同時也成了江戶的名景點。
魚市場離開此地已經過了近一百年,這裡經過重新開發乍看之下已經完全變了個樣,但實則不然。室町一丁目,飲食店林立的小徑便是過去魚店林立的小路。魚市的交易便是位於小路兩側放在被稱為「板船」的魚的陳列台上進行的。路寬看起來無論今昔都沒有太大改變。一旦放了板船之後,便勉強僅能容納一人通過,十分狹窄。完全可以想像當時擁擠混亂的樣子。
走到主要的大路上,販賣柴魚乾和海苔等和魚市有著深厚關係的大盤商也很吸引人的目光。朝千金的興盛景況仍然相當頑強地殘存於此地。
本文出自La Vie出版書籍《築地市場四百年》,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築地市場四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