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件或檔案作為藝術展出的主軸,其實在國際間行之有年,因為比起傳統的繪畫和雕塑,它更能有系統地收納論述和記憶,成為鑑往知來不可或缺的利器。今年《台北雙年展》的策展人柯琳.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聚焦檔案,從觀照它的多樣形式,延伸成對過去和未來的多重解讀,作為當下的借鏡。走一趟北美館,一場自省的思辨之旅,將為你敞開。
專訪策展人柯琳.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
La Vie:為何選擇「當下檔案‧未來系譜」作為本次的主題?你如何定義「檔案」?
Corinne Diserens(後簡稱CD):檔案不存在於過去,它像一個「空間」,在裡面可以提出對記憶、脈絡和敘述的建構,藉以質疑未來。若沒有召喚性的力量,檔案可能是靜止、隱藏、或被忽視的;當然,若能允許這樣的召喚性力量,檔案則可能變為動態、可以啟動、或重新顯現,在感官上變得可被體察,並能與那些即將浮現或不可能到來的現實之間,產生或合作、或對抗的關係。
公部門和私人機構都存有檔案,有些開放給大眾閱覽,有些則否,在在等著被解密;在私領域,檔案則是作為內在想像世界的地圖,能夠被傳播、(非自願的)被盜版、受挖掘等等……。然而一旦被這些形式啟動,它就能發揮回顧(retro-perspective)和在認知層面上隱射多重意涵的功能,對「當下」的複雜內涵有所助益,闡明「檔案化」(archiving)或「反檔案化」(anti-archiving)姿態和記憶組成的關係,探索檔案的解讀和潛在的挪用,並重新思考歷史和文化典範的轉移。
La Vie:你認為這個題目和台灣之間的關係為何?為何我們需要這個展覽?
CD:展覽羅列橫跨多元領域及主題的藝術實踐,同時意識到沒有任何政治權力,會放棄對檔案、甚或對集體記憶的控制。正如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所言,是否達成有效的民主化,可以用一個關鍵指標來衡量:對於檔案的開放程度,普羅大眾擁有多少的參與權、組構權、以及詮釋機會。
德希達提到古希臘時期的「市政廳」(l'arkheîon),是掌權者決定哪些公眾文獻可被保護的場所,因此賦予這種場域正統化的力量,合理化究竟哪些文獻得以被保存或摧毀的決策過程,或成為一種強加的論述,也就是所謂:「在託付給這些執政官此類任務的情況下,這些文件其實代表了法律:文件它們回憶法律、召喚或施加法律。」(Entrusted to such archons, the documents in effect state the law: they recall the law and call on or impose the law.)
La Vie:你如何規劃展場空間?
CD:這次展覽召喚了三層面的共鳴:「演繹檔案」(Performing the Archives)、「演繹建築」(Performing the Architecture)、「演繹回顧」(Performing the Retrospective)。對於這次籌畫,相當重要的一環,是思考美術館所處的社會文本、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建築形式,也藉機揭開階梯和陽台這些原本隱藏的空間。隨著數個未上漆的灰色微型建物出現於場內,透過被使用和未被使用的空間、燈光、音效,營造出一種讓建築呼吸的氛圍,也讓觀眾對作品萌生「關鍵親密感」(critical intimacy)。如此期望能回頭檢視:美術館平時如何透過一次次空間的操作,創造許多層次的「習慣模式」(Modi Operandi),並用這樣的模式來處理藝術遺產的傳播。這次也特意凸顯展示的權力、凸顯如何對點子和藝術姿態的擴大感知與接收,以及這一切與那些時時刻刻都在轉變中、不斷試圖尋找從主導論述中自我解放的行為方法。
La Vie:展場中埋藏許多小線索,例如法蘭西斯.阿里斯(Francis Alÿs)的小幅作品能在展場的數個角落(而非單一展牆上)被看見,可否分享這樣操作的原因?
CD:阿里斯的小幅畫作在二樓展場空間裡,以「標點符號」的形式出現。畫作的主題是不同地景或城市景觀,像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古巴首都哈瓦那、巴西城市瑪瑙斯、上海、紐約、伊朗的亞茲德等等,這些景觀捕捉了藝術家的探尋。他自己說:「回想我當時站在畫布前的感覺,以及隔著這樣薄薄的畫板,在另一邊的他人對我的感知。」
這次展覽的籌畫,和論述機制生產、知識體系模組、反射影像等概念息息相關,也關注就此延展出對應的藝術共鳴的關係網絡,透過視覺影像探索歷史的共時和它的安棲之所。有些作品則是藝術家對歷史的召喚,以視覺、表演、或論述的方式呈現於觀眾面前,立足於上世紀大師的智慧結晶,並討論這樣的經典,如何作為現在藝術能量的豐沃土壤。
此外,展覽也處理了多層次的關係。例如:討論如何對生命力豐沛的藝術和知識生活,盡可能展現「好客」(hospitable)精神,探索怎麼思考藝術作品無可避免繼承前輩思想的現象,以及為何在這些創作的過程中,某些思想比較受到偏好,或被更廣泛的理解等議題。
La Vie:你將美術館及雙年展機制視為一個有機母體(matrix),能否談談你認為未來美術館應該朝什麼方向邁進,建立與群眾之間的關係?
CD:美術館必須扮演一個國內及國際間主要的文化傳遞角色,在日漸多元的文化背景與知識分享系統中,要能反射觀點,質疑知識呈現手法和被體察的模式。若民主化、以及增加藝術創作的開放程度,是美術館歷來的關注重心,那在現今的社會中,得更留意對創作的運用與培育,才能直接或間接地生養文化遺產,以及幫助展覽規劃。不論以何種形式(可能是作品委任、對研究與製作的支持、甚或創造國際專業網絡,與文化機構、大學和研究單位、虛擬平台、先行的知識分享平台等等),讓國內外的藝術家和學者,建立開放且真誠的夥伴關係。
這與美術館的歷史任務不相牴觸:歷來與當下最具生產力的藝術家和思想家對話,是其必須持續堅持的任務,才能對典藏品的豐富化產生實質影響。若美術館能重申,對跨領域展覽規劃的重視(包含表演藝術於20、21世紀的模式),同時能兼顧對歷史和當代提問,就能藉由多元的體驗以及藝術的力量,不斷創生流動的對話、研究、文獻、實驗、討論,不辜負這些活動,也讓它們別具意義。
INFO/《2016台北雙年展》
Venue/台北市立美術館
Date/即日起~2017.02.05
Text / 歐陽辰柔
Photo / 張藝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16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