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行政」是一門難以修習的學分。從藝術家團體、非營利組織、學校機構到社團法人,從「外」的藝術面,到「裡」的行政面,需要藝術家與藝術行政共同經營與運作,方能追尋更多創意與藝術成就,成為裡外並重的優秀團隊。許多藝術行政者在這門「行政的藝術」中,時常求助無── 資深行政者擔心專業無以為繼、新鮮人則憂慮職涯成長,如何在組織運作、經營與財務管理創造更好的機制,讓組織可以永續發展,永遠是一門艱深的學問。早年藝術管理工作多由藝術家兼任或轉任,近年藝術行政系所專業分工之後,行政管理工作要面對藝術家,同時也要解決場館、劇團、空間經營上的問題,因為要雙腳跨在「創意及藝術」及「經營管理」兩個範疇,同時學習「藝術」及「管理」兩項專業成了許多藝術管理從業者的必備的學習知能。
會踏入「藝術行政」這行者,多數抱著對於藝術的熱愛,一頭栽入藝術行政工作中,其中不乏頂著國外名校歸國的碩博士,但入行後才發現這樣的工作完全不像外面想像的光鮮亮麗,能調適自己心態適應者成為這行優秀佼佼者少之又少,無論是視覺藝術或表演藝術界,高強度的工作張力導致人員流動率高,對於一般公部門或公司行號相比是天差地別。福利上不見得比別人好,工時又長又不確定,更別論勞基法的種種保障了。看看下面某藝術行政人員的例子:「才帶著駐館藝術家R直奔台東,飯店Check in後的第一件事,繼續工作。當昨晚帶著R當天來回台南的文化園區,晚上九點回到台北直奔總辦公室,依然燈火通明。子夜12點離開時,還有三位同事在辦公室繼續奮鬥,這樣夙夜匪懈的員工們要去哪找啊!R的後腳一走,我西西里島的新朋友們馬上前腳跟進;還有藝術季很多事追殺在後。爆肝的十月,要靠小丸子維他命B才挺得過去,天啊!藝術行政者的肝都是鐵打的。」
各位可能會想,在這樣隨時待命的工作條件之下,為何還有這麼多藝術愛好者願意前撲後繼投入藝術行政的行列?是基於對藝術的熱情與喜愛?對自我成長的要求?亦或是想在這一行出人頭地呢?
既然「藝術行政」這門學問可說是又深又廣,為了健全台灣藝文環境的發展,自然是需要更多有志者投入。藝術行政需要膽大心細,用相當綿密的做法一步步來投入。
因為如此,今年成立的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將於11月在台北國際藝術村、高雄駁二藝文特區兩地規劃系列的藝術管理營運成長課程, 邀請了各領域的資深講師來現身說法,使藝術行政者跟藝文團體確立營運方向,提升管理、營運及計畫執行之能力, 建立組織基礎, 以期永續發展。課程內容包括:「組織策略管理」、「行銷推廣」、「財務管理」與「智財管理」,邀請業界資深講師,協助藝文工作者把脈確立職涯方向。這也是台灣藝文空間連線舉辦本次工作坊的重要目的。
Text / 吳達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