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理論Rubbish Theory
美國著名評論家強納森.卡勒(Jonathan Culler)在他的文章〈垃圾理論〉中,探討不屬於髒污或禁忌的廢物。他所指的是那些存放在空房間、車庫或閣樓等空間裡的廢物,像是:老舊的足球比賽節目表、漫畫、明信片、票券、硬幣等等。有一些是前人留下的,例如爸爸的筆和壞掉的錶、爺爺的小刀與1940年代的物資配給簿。這些物件來自更廣泛的廢物類型,有些類型的廢物被留存、有些則被丟棄。卡勒提出一個問題:既然髒污是分類系統是存在的證明,這樣一來,我們該如何閱讀這些放滿日常廢物的櫃子呢?
這類物件通常具有紀念品的功能。對我們來說,它們可能代表某次經驗或者曾經看過的東西,這些事物最後變成我們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視覺建構常利用這種物品,使回憶產生意義。把紀念品──特別是父母遺留下來的物品──視為廢物,你可能會覺得不妥。然而,這些物品多數不具經濟價值,亦不實用,因此可稱為垃圾。
物件的符號學範疇Semiotic Categories of Objects
邁克.湯普森(Michael Thompson)在篇名同樣為〈垃圾理論〉的文章中,清楚說明了垃圾和價值的關係。湯普森依據物件和經濟價值的直接關聯,界定三種物件的符號學範疇。
短時文化物件(transient cultural objects)的壽命有限,經濟價值會隨時間減少。食品就是一種典型的短時物件,不過這類物件也可用來指涉那些短暫紅極一時的事物。因此,物件的範疇化標準,並非只有外在特性;社會因素也會影響價值。
耐時文化物件(durable cultural objects)的價值隨時間過去仍維持不變,甚至還會增加。這類物件的壽命很長,甚至可能擁有無限的壽命。古董便是耐時物件的典型例子。有些物件最初可能十分廉價普通,但卻因為市場上有人專門收集,因此變得耐時。
比方說,有一些唱片現在的價值會比全新時還要高;歷史事件的紀念性物件也一樣,像是女皇加冕典禮的鑰匙環。
在品牌行銷方面,許多物件都會強調其耐時的特性。賓士、Timberland、勞力士等品牌,都會刻意將產品和耐時的概念連接在一起。
湯普森指出,有錢有勢者總是努力讓自己擁有的物件保持耐時的地位,並且確保他人的短時物件維持短時的特性。這是必要之舉,因為物件是有可能從一個範疇轉到另一個範疇的,而其經濟價值也會隨之改變。
為了說明此種轉變是可能發生的,湯普森提出第三種較不明顯的範疇。此類物件的價值永遠是零:短時物件漸漸失去價值,最後價值降為零。這個狀態一直持續,直到有人重新發掘,將它轉變成耐時物件。某個一點也不時髦的時代突然成為復古時尚潮流,這種情形我們都經歷過。近期才褪流行的風格,比較不會成功復興,但已遭到摒棄的風格永遠都有可能再度興起。這就是湯普森〈垃圾理論〉所描述的:短時文化物件唯有先被視為垃圾,才有可能變得耐時。
購入老爺車或古董家具,表示你相信耐時物件這個符號學理念。從我們對待物件的方式,也可看出我們將之歸入何種物件類型。我們可能會十分珍惜、維護老爺車,小心翼翼使那些平庸到不行的細節和部位保持原貌。相反地,如果新車漸漸失去價值,很有可能是我們從某個時候開始,就決定棄之不理,因為我們打算汰換它;換句話說,這輛車已經不值得繼續投資。最後,我們可能會付錢請買賣廢金屬的來拖走這輛沒價值的車。這輛車可能會靜靜地擺在那裡好多年,二、三十年後又被專門收集的人重新發掘,當作老爺車買走整修。
內容出自麥浩斯《看得見的符號》,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書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