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思考國家競爭力、創新及設計產值,與台灣相似性高的歐陸國家荷蘭一定為標的物。因為土地大小及人口數相似,面臨鄰近強國包圍也是相同的處境,且未來皆有相當大的可能性將面臨因缺乏天然資源,需以智能開發及設計創新來發展。荷蘭設計風格為何?荷蘭設計重視概念及想法、諷刺又幽默、勇於嘗試及具自由表現型式。
荷蘭政府給予荷蘭設計相當大的發展空間,荷蘭文化機構在文化領域地位非常崇高,相對責任也相當重,擔負讓荷蘭設計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的重責。不只於文化機構,私人及民營企業也給予設計師很大的自主空間,如PTT(TPG)、de Bijenkorf及KPN等。設計師得到企業完全信任並且和企業有長期的合作關係,在此關係下,企業成長、設計師也得到表現空間。
荷蘭設計運動自1910年後期開始發展成形,至今大約有100年的歷史,1920年因第一世紀大戰剛結束,歐洲各國掀起一陣「要文化活動,不要戰爭」的意識,各國均有不同的文化復興活動及流派產生。1917年風格派(De Stijl0)又稱新造型主義(Neo Plasticism)是由都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蒙德里安(Piet Mondriaan)及李特維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等人所發起,並在當年發行一本De Stijl藝術期刊,主要為簡化藝術設計,以抽象幾何取代自然的型態,以原色或非色彩來表現,並影響其他領域風格的走向。後都斯伯格(Theovan Doesburg)於 1931年過世後,風格派雜誌於1932年停刊,宣告風格派結束,雖然風格派結束但是也影響德國包浩斯的教學方向。甚至風格派就代表現代主義的啟蒙的起點,在現今仍有非常多數設計仍以風格派的概念出發並演化。
台北,我們居住的城市。有仁愛路豪宅帝寶,也有龍山寺旁一群居無定所的遊民;有信義區一級百貨戰區高檔名品城,也有二手回收衣物暢銷中心;有外傭推著年長人士到公園曬太陽,也有老人推著資源回收三輪車,步著沈重的步伐在雨中行進,為生計打拼。城市進步及多元的發展,除了公部門人力及資源的投入外,另一部份是全體公民都需要有相同的共識,用自己的力量扮演不同的角色。社會的發展需要均衡,利用社會的力量喚醒不被重視的角落及社會議題。2016年特別不一樣,是設計力量掘起的一年,設計師除了可以提升我們的生活水準、改善城市視覺的美感外,也能提出解決方案改變或改善社會上不同的面象。
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以如何利用設計的力量對於社會產生動力及改變來做多元發展,包含社會參與、社會關懷、社會正義、社會環保、社會救助、社會長照、社會認同及社會企業等,在台灣以社會企業及社會環保有較明顯的發展。但社會參與及社會關懷較難展現,這二大項的內容是社會設計很重要的面象,因為在社會進步和發展中,弱勢族群總是被忽略及不被照顧的那塊,另一個面象則是有能力付出的社會人士及群體找不到可以幫助的個體及群體,他們希望能藉由社會參與得到成就感。
以社會主義發展出荷蘭社會制度,以人為本的思考邏輯,不管是過去或是當代的平面及工業設計,都有一種劃時代性的領先思維。例如產品設計以使用功能至上為前提;平面設計拿掉裝飾的圖騰,讓訊息單一又清楚。
荷蘭自由開放的環境孕育無數優秀設計師,但在自由的同時,各類型設計的孕育卻是以專業且嚴謹的方式在進行。社會設計身為一門新興學科,與其說它是種專業,不如將它歸類為新時代設計師的一種涵養,一種套用在大多數設計活動上的高階思維。不論從事哪種設計類別之設計師,觀察事物的眼界不同,做法與產出也將不同。發自內心、誠實、具有公民素養與國際觀的脈絡,以及內涵豐富、不限形式之表現特性,在目前全球環境瞬息萬變的時代日漸重要。「社會設計」將成為下個時代舉足輕重的設計顯學。
社會設計看似一門很深的學問,其實不然,在你我生活周遭都是密不可分的。或許你現在不會碰到此問題,未來仍將需要。荷蘭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名校Design Academy Eindhoven,2010年成立全世界第一所社會設計碩士課程(Master Social Design),講求概念的荷蘭設計教育,孕育出非常多設計師從事社會設計,此風潮也成為全民的社會運動。
台灣以製造業起家,品牌在這10年中建立發展起來,而台灣設計師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目前己有設計師從事居家用品開發,但台灣設計師應該更有多元性的思維,來投入社會設計,成為改變社會動力的一份子。每年有近38,000多位設計科大專院校畢業學生,如何和地方產業結合創造產業升級?設計師如何到第三世界國家利用設計的力量改善當地居民生活?如何利用社區活動凝聚社區的向心力?以及,如何以研究的精神探索食品成份的真實性......?
只要有1%設計師加入社會設計的領域,社會必會不一樣!
Text、Photo / 龔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