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7年創業的老茶舖,守護的不僅是茶香,而是百年不變的愛茶愛物之心,證明了簡單的東西往往最美好,毋須太多理由,便能歷久彌新。
「等這沙漏裡的沙落到底,茶便泡好了。」膚色瓷白的京都小姐不急不徐地將我點的茶葉擱進稱作「急須」的壺裡、慢慢澆了熱水,擺上茶杯、茶點,以及一只沙漏,笑臉盈盈地交待著。
坐在京都的一保堂茶舖裡的茶室「嘉木」,愣愣地靜待沙漏的落沙流洩,等到那最後一縷沙落盡,端起急須、將尖尖的壺口對準杯子,流淌在杯子裡的是溫玉般的顏色,這茶有個美麗的名字,稱為「玉露」,香氣清雅,入口餘韻回甘,讓我想起兒時背誦的一首古詩:「金風玉露一相逢,更勝卻人間無數」,此情此景當真詩情畫意。
雖然等待茶泡好的時間不過數十秒,但時光卻恍若凝止一般,等待的不只是一碗茶,更像是癡癡地執著在整套泡茶的儀式,經過儀式泡出來的茶似乎被施了魔法,喝起來格外不同。和我有同樣心情的人頗多,原本喳喳呼呼地討論著導覽書中景點的遊客,在沙漏被倒扣在桌上的一瞬間,紛紛安靜下來,屏神靜氣地像一群突然變啞吧的鴨子,讓我不禁莞爾。
品賞京銘茶的醇厚風韻
一保堂茶舖坐落在京都市區的寺町通上,離熱鬧的河原町、四條通等鬧區稍稍有點距離,創業於享保年間(一七一七年)的一保堂茶舖見證了江戶時代的太平祥和、幕府末年的亂世風雲、躲過太平洋戰爭的戰火摧殘,頑固地守著茶香,倒也平安地度過時代紛擾,成為愛茶人造訪京都時必至的老茶舖。
百年歷史的一保堂,專注於搜羅「京銘茶」,木津川、宇治川兩水系的氣候風土,以及宇治流的製茶方法,造就滋味高雅、風韻醇厚的京都產銘茶,在種類繁多的日本茶中為上品。但因每年的氣候環境不同,難免使得茶區的產茶品質略有變化,如何將同一茶種的品質維持一樣,讓今年買的這罐茶和明年買的一樣,靠的便是茶舖老師傅選茶識茶的功力了,這也是一保堂歷經百年不衰的經營祕訣吧!
就像中國茶,能細分成凍頂烏龍、鐵觀音、大紅袍等茶種一樣,日本茶依製程之不同,大致上分為抹茶、玉露、煎茶、番茶,若要細細研究起來,寫上數本茶經都不夠,對於諱莫如深的茶道一知半解的我,關心的不是如何區別茶種,而是真心喜歡一保堂茶舖的殷實氛圍,好聞的茶葉香氣、沉甸甸的老茶罐、夥計們帶著濃濃京都腔的招呼聲,讓人感到心悅平氣極了!一如等待一碗好茶要有適當的時間、溫度,造訪百年茶舖不僅是掏錢買罐茶帶回家炫耀一番,而是慢慢地調勻呼吸,讓自己像一碗等待舒捲的茶葉般,吸收老茶舖裡的人情溫度,享受一場京都旅步的緩慢時光。
京都市中京區寺町通二條上ル
+81-75-211-3421
9:00~18:00
Text/沙瓦
Photo/沙瓦、何忠誠
本文出自La Vie出版書籍《日本老舖散步日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日本老舖散步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