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走到年底,本想回顧今年做短文一篇時。看見吾友姍姍寫了一篇網誌「十年前和十年後」遂想拉長時間,依樣畫葫蘆書寫一篇。2006年亦是改變我人生的重要一年,與其他幾位藝術家夥伴們開設了非常廟藝文空間(VT Artsalon)。開啟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段奇幻旅程。
十年走下來自身的運行軌跡從藝術家自營空間到北藝大關渡美術館再到隸屬於文基會的台北寶藏巖藝術村,不短不長的生命歷程刻劃下藝術帶給我的歲月痕跡。
這一路上交了許多知心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前行沒有停歇,而心中思考從沒有改變過的只有一件事:「如何將台灣當代藝術從這座島嶼帶向國際。」自從08年在首爾藝術中心的「Blue dot Asia幻影劇場」策展,鄰近亞洲城市開始到美國、歐洲四處征戰奔波,每次的展覽、策展機會與在地創作介入我都相當珍惜,認為藝術信念能幫助我在社會上扮演積極的參與角色。一天18小時的工作是常態,讓自己成為行動辦公室,全球無時差的上工模式隨時啟動。
回想過去十年的經歷,自己因為熱愛當代藝術進而持續投入創作;認為策展能幫助更多藝術家進而投入熱情;意識到唯有改變體制才能讓藝術環境發展,遂進入體制試圖改變。進而把藝術當成是服務他人的志業推動。投入這行工作多年,所遭遇見過人生的挫折、困境, 酸甜滋味與痕跡只有自己明白,困境逆境僅是一時而已, 一路感謝許多貴人適時的協助, 給我建議陪伴在身旁的朋友。
我投入藝文行政工作多年,看過許多優秀的工作人才。認為在這行突出重要的關鍵是對做事情的基本態度與危機處理心態。入行越久也看清台灣藝文環境之惡劣可說是無以復加,年輕人在如此環境容易消耗熱情殆盡。當興建館舍成為公部門宣揚政績,不尊重專業的思維在公部門依舊,花費大筆經費興建硬體後面臨營運資源缺乏、館所營運人力徒有熱血卻囿陷在僵化的文化體系下,藝文館所在當代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脈絡下永遠是小眾。KPI、審計制度成為衡量一切價值的標準,藝術產業成了是服務公部門的服務業?忘記館所的自身價值與政府功能,而因為制度僵化所造成的世代正義與藝術的關係更是值得關注的下一個危機。
走了這麼多年,用盡全力地做完每一件事,俯仰無愧。但至今還必須不斷說服自己所做事情是有價值的。也因此,把工作僅當成工作的朋友我尊重你們的價值選擇,願意燃燒熱情的同志我更感動各位的拼搏付出。希望藉由此文,與你/妳一起重燃自身熱情,一起追求探尋藝術的另類可能。請記得身為藝術人最初與最終、那些無論如何都要韌性延續下去的自由想像。
千萬別讓台灣成為失敗者的天堂。
Text / 吳達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