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建築師來說,設計美術館是一大難題?在軟體方面,美術館不可或缺的是收藏品,那硬體方面又是如何?曾任職於「巴黎奧塞美術館」並於2006年就任東京丸之內三菱一號館美術館第一任館長的高橋明也,他以《美術館,原來如此!》一書,深入剖析平常被大家忽略的美術館細節,這裡以高橋明也將告訴大家「美術館牆壁」的設計門道!
美術館的光線
美術館是光線明亮的玻璃帷幕現代建築,還是傳統的陰暗室內照明好?要說哪一種對藝術品來說才是最佳環境,當然是後者。這是因為藝術品最大的忌諱之一就是陽光,為了保存,希望能盡量遮光。當然溫溼度等空氣相關條件也很重要,基本上空調要保持攝氏21度上下2度以內,濕度變化則要在50RH加減3%-5以內左右,這是國際準則。對藝術欣賞來說,採光也是大家最關心的一件事。這是因為透過眼睛這個認知器官享受藝術作品時,效果是好是壞全賴光線影響之故。更麻煩的是包含波長各異的紫外線、紅外線等的光線,更是對藝術品產生傷害的元凶之一。
但是最近使用玻璃帷幕光線充足的建築物很受歡迎。的確,站在來訪的觀眾角度來看,這種美術館有開放感,感覺很舒服。不過我自己每次去到光線明亮的美術館,都會悄悄在心裡想像:「啊,看來這位建築師掌握了主導權。」
最近在日本的建築業界流行拉皮和翻新,商業大樓的壽命也從50年縮短為30年。在這樣的現況當中,美術館雖還不到半永久,但對建築師來說仍是某種程度長期保存的設施,是非常想要挑戰的對象。美術館設計在創作面上也非常刺激創作力,有名建築師都想要設計美術館的理由就在這裡。
建築師和美術館的業主會產生摩擦是很自然的事。對美術館來說,尤其是對學藝員來說,作品的保存一直是最優先的課題,因此若從採光開始思考,會期待某種程度的封閉空間;相反地對建築師來說,採光則是空間設計的最優先事項,他們總是思考如何引進光線,在這裡就會產生極大的歧異。若沒有好好協調處理採光,美術館設計大多會以失敗收場。這一點是和其他商業建築或公共建物大不相同的地方。
奧塞美術館翻新成功的秘訣
採光正是建築方和美術館方的爭論焦點,不論偏向哪一方,都有可能使展示空間的品質變好或變壞。但也有成功的案例。2011年翻新後重新開幕的奧塞美術館(Musée d'Orsay )即為一例,下面我想來分析其改建工程的光線演出和換新壁紙。
最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雷諾瓦有名的名作《煎餅磨坊》(Le Moulin de la Gallette)。有的人已經去過翻新後的美術館,加上由於當時的影片、雜誌等等大幅報導,應該也有很多人透過媒體看過了。首先是採光問題。在翻新前,連堂堂奧塞美術館也為了整天變化的自然光而煩惱。奧塞原本是車站,並非為了做美術館而建,因此燦爛陽光會射進室內。既然不可能關上所有窗戶,今後要如何與自然光和平共處,成為翻新時的一大任務。
在這裡欣賞《煎餅磨坊》時,若從天井進來的自然光太強,作品的色澤會因牆壁和地板的反射而變曖昧。若光線反射中,自然光較弱、間接照明的光線較強,作品表面看起來就會偏紅,這是很為難的地方。因此翻新時便痛下決心,把原本是淺沙色(sand beige)牆面的一部分塗成偏藍的深灰色─透過調整光線強弱,有時候看起來像是很濃的深藍色。極端地說,就像是白變黑般的劇烈變化,這是為了防止牆面的光線反射,只有掛在牆上的作品以接近自然光的照明照射。原因將在後面說明,但透過這樣的方式畫面看起來較明亮,並且集中、呈現立體感。作品不受太陽光線左右,不論什麼時段看效果都很穩定,雷諾瓦筆下樹木的綠和畫面上透過樹葉的日光看起來非常鮮明。
負責指揮的是我的朋友科居瓦館長,他說:「原本的照明太過老舊讓人無法忍受,翻新後,學藝員和監視員都異口同聲地說,那些熟悉的名畫看起來就像是不同的作品。」事實上在二○一○年,一號館美術館團隊在開幕前做了相當於實際尺寸的模型(mock-up),呈現照明與牆壁顏色並一邊模擬展示效果,那時科居瓦館長在此,並深感興趣地參與。之後在奧塞翻新時,他接受法國報社採訪時說:「就像日本許多美術館都在做的一樣,我很注意牆壁顏色和照明的關係。」可能就是根據那時候的體驗所說。
的確,光是光線與背景的處理就能讓名畫產生立體感,帶來深厚的畫面效果。這是美術館方面和設計方面合作的成功案例。
在美術館,藝術品才是主角
各位讀者可從奧塞的例子明白,其實牆面顏色和質感是空間演出的重要關鍵。即便如此,大部分人應該都不記得美術館的牆面是什麼顏色吧?關於一號館美術館的牆壁,我也曾特地問過身邊的人,「咦,是什麼顏色啊?」、「是不是每次展覽都不同?」等,從這些回答可以發現,大家平常完全沒有留意。
一般人可能都以為白色或淺駝色最理想,不過三菱一號館美術館的牆壁顏色是偏紅的灰棕色(grey brown)。這是之前提到的在開館準備時,經過深思熟慮、不斷煩惱後所決定的顏色。
之所以選擇灰棕色而非偏明亮的白色或淺駝色,是因為比起暗色,人類眼睛對明亮顏色更有反應之故。若以淺駝色等偏亮的色調圍繞色調沉穩的作品,作品看起來會感覺更暗。相對的,十九世紀的繪畫大多色調偏暗,周圍牆面的明度、彩度若不設計得比作品更低調,繪畫的色調看起來會太暗。因此比起白色或淺駝色之類的明亮顏色,壓低色調的棕色才是一號館美術館牆面最理想的選擇。
雖然是自誇,本館的牆面顏色可說是日本最成功的,不論什麼作品、什麼展覽,都很合適。其實前面提到的科居瓦館長也說過:「這個牆面顏色是最佳的。」雖然是非常圈內的無聊話題,美術館的主角不用說就是藝術品,裝潢和其他的裝置不過是輔助罷了。一般人可能會歪著脖子想:「是什麼顏色啊?」,不會妨礙觀賞的牆壁顏色才是我們心目中的理想。
本文出自La Vie出版書籍《美術館,原來如此!》,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美術館,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