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的美術館館藏中,有數不清的繪畫作品無法判定是誰所畫。作品的所謂真偽,其實比想像中還要曖昧,而如何面對這種曖昧,歐美和日本有極大的差異。
在歐美,有段時期美術原本就被定位於一種科學領域,具有分析的性質。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術史做為歷史學的一支加以發展,因此關於作品的鑑定,一般都會盡量確定其真偽。而日本美術則傾向於視需要不弄清真偽,其深層心理或許是一種社會、文化上的特性,認為突出某一個人明確的個性並不對。
在學術上,這樣的差異也非常明顯。例如前面提到過的畫家所有作品的作品總目錄,唯獨日本作家很少製作這樣的目錄─連知名的雪舟、伊藤若冲都沒有。也就是說,原則上日本畫家不會有網羅所有作品的清單。
在日本美術展覽中,不知您是否看過介紹作品的牌子上清楚寫著「傳 〇〇」?假設記載著「傳 雪舟」,就代表一種(對觀者的)賠禮:「據說這是雪舟的作品。」關於無法確定的作品,盡量不會記載個人名稱,而選擇模糊不清的表達方式。這是對收藏者、相關人士的一種體貼,避免斷定、姑且保留判斷,是屬於日本的方式。
二〇〇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到五月十九日,於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了「雪舟歿後五百年特展」。展示作品當中,「傳 雪舟」比「雪舟作」還要多得多。來自荷蘭的日本美術研究學者便怒氣衝天地向我發飆:「到了二十一世紀,怎麼還是跟以前一樣?日本是怎麼了?都不認真研究真偽嗎?」也就是說,他對於國立的美術館竟然展出未判定真偽的作品這種做法感到不可思議。被他這麼一說,我們日本人確實是很認真、很感激地欣賞著沒有判定真偽「可能是雪舟畫的」作品,要說是滑稽也很滑稽。那位研究學者甚至斷言:「這是對觀賞者的背叛」,站在國外研究學者的立場來看,被這樣批評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為何日本的美術界選擇了不清不楚?可推測其中一個理由是日本人容許「曖昧(fuzzy)」的領域,有時候在精神上會感受到它的魅力。另一方面在現實上,絕大多數的人認為真偽維持曖昧的狀況會比較方便。
美術品的真偽一定會和金錢產生關係。萬一真跡變成偽作,鑑定金額就完全不同。本來以為價值一億的畫作,如果鑑定後認為只值一百萬,資產價值就縮水成百分之一。鑑定價格變動,保險費也會不同。美術館方面、畫廊方面的資產價值一旦變動,和收藏家的關係也會變得微妙。
如此這般,無法否認會出現各種不好的狀況,日本美術界考量到這些狀況,有時會盡量將真偽放在灰色地帶。雖不是什麼令人感動的不成文規定,但若要徹底解決,說不定會引起讓整個日本美術界翻過來的大騷動。我期待這個課題今後能夠改革。
本文出自La Vie出版書籍《美術館,原來如此!》,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美術館,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