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向來是城市地圖裡的重要主題。而事實上,天堂,上帝居住的城市,曾是全世界宗教的共通內涵,其中最出名的例子,就是基督教中聖奧古斯丁的經典作品〈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約412~27)。此圖取自拉烏爾.德.普雷勒(Raoul de Presles)的譯本(約1469~73)。
上帝之城是天堂般超凡的「新耶路撒冷」,為都市生活的模範型態(描繪於此圖的上方)。「新耶路撒冷」是指耶穌再臨之時的王國首都所在。不同的基督教宗派對新耶路撒冷有不同的解釋,可能在今日的耶路撒冷,也可能並不是真的指某個城市。一般基督教派對新耶路撒冷的描述與天堂近似。
西元410年西哥德人洗劫羅馬後,許多羅馬市民都相信,這必須歸咎於他們沒有好好遵從信仰的規範。奧古斯丁認為,歷史其實就是一場世俗之城與上帝之城的衝突。而人們是否可以升到上帝之城,端視他們選擇遵循基督教的七美德,抑或是受到致命七原罪的誘惑而墮落。
近五百年以來,在有關城市的思想和理念中,對於未來的世俗想像變得愈來愈重要。人們著重於城市規畫的現實議題與可臻至完善的概念,即使不到烏托邦的程度,也力求提出一個容易理解的未來願景。
而工業化之後,為了滿足日漸增加的住屋需求,解決方式之一,就是建造便宜又能大量興建、且建築佔地不大的都市高樓大廈,不過在採取正上方的描繪視角的傳統地圖上很難看出來就是。在這張由摩斯.金(Moses King)繪製的〈金的紐約夢〉,可以看到當時人們想像的都市未來,尤其是紐約;畢竟,自1808年起,這座美國最偉大的城市發生許多挺了不起的轉變。1908年繪製的當時,位於圖中左後方的勝家大樓(Singer Building)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但是在這幅描繪未來都會世界的圖畫中,勝家大樓卻被許多更高的建築給比了下去。除此之外,高架鐵路連結了各建築,飛機滿布空中。
西元1926年的電影「大都會」(Metropolis)裡的這個畫面也描繪了這樣高聳入雲的未來建築美學工業城市。1920年代,垂直城市的概念已普遍流行於美國的大眾文化。設計者弗里茨.朗(Fritz Lang)說,他的設計靈感來自1924年,當他第一次看見曼哈頓都會天際線的那個夜晚。他在港口邊的德意志號上,目睹了紐約這座城市「炫目的燈光和高大的建築」。
專制者的遠景
古今往來,專制政體的城市計畫有個特色,那就是將當下的政權和意識型態融入未來的城鎮風貌。
例如巴洛克時期羅馬的基督教便是如此,而1790年代的法國激進革命者,以及20世紀的蘇聯、納粹和中國共產政權,也都是很好的例子。為了榮耀希特勒,史佩爾(Albert Speer)將柏林改造成「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亞」,計畫建設一座耀眼的新首都,以實現一個冀望已久的千年帝國理想。
而墨索里尼則是在羅馬開出一條穿越古羅馬近郊的大道,另外還計畫了一座偉大的市鎮,做為通往羅馬擴張區域的門戶,即羅馬萬國博覽會區,或被稱為E42區。這項計畫於1938年開始動工,目的為舉辦1942年的萬國博覽會,並慶祝墨索里尼統治二十周年。這些建築在1950年代完工後留存至今,成為羅馬的EUR區。
模範的城市風貌
在較為溫和的政權下,也能看到類似的發展,即新城市─尤其是新首都─的建設,像是1561年的馬德里。雖然新首都的建立也有其他因素,但是當獨立的國家取代帝國統治之時,這些創建城市的過程也就變得更普遍。這些新首都包括:美國的華盛頓特區、澳洲的坎培拉、巴西的巴西利亞,以及奈及利亞的阿布札(Abuja),而印度旁遮普邦(Punjab)的新都昌迪加爾(Chandigarh),是由科比意所設計。
上述各個例子的建設計畫,都決心要將新都建設成模範城市,但實際成果卻往往相去甚遠。例如,巴西將新都設於內陸,是希望表現國家的團結一致,並遠離里約和聖保羅的政治情勢,具有時尚而都市功能性的新首都,是由科比意的徒弟尼邁耶(Oscar Niemeyer)所設計,但現今卻被貧民窟環繞,並仰賴這些人口提供正常運作巴西利亞的勞力。
對於模範城市環境的追求,促使20世紀的英國出現了新城運動(New Town movement),人們也開始討論公共住宅的供給議題。人們相信,城市若能提供恰當的環境與條件,不僅可以滿足居民的生理與物質需求,也能確保在此環境下所發展出來的生活方式,是可以造就出品行端正的公民的。因此,在20世紀的大部分地區,城市快速擴張,並且與政府的規畫相符一致。
英國城市學家、社會活動家,「田園城市」運動的創始人霍華德(Ebenezer Howard)在《明日的田園城市》中提到,應該建立一個互助合作的城市群,每座城鎮面積不應太大,呈同心圓排列,並受到條狀的永久農地環繞、保護著。1902年繪製的這份放射狀圖表並不是一份精準的平面設計圖,而是在於啟發,圖中顯示了綠地(鄉村地帶、公園、花園和分租給個人種植蔬果的小塊土地)依著住宅區域存在,各地之間亦有快速的聯絡方式。他認為,限制城鎮面積的大小,新城鎮就能很容易加入這些互相連結的城鎮群。在21世紀的英國,田園城市運動這種將社會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願景,又再度帶動新型城市發展的討論。這個田園城市的模型,也成為日後衛星城市與新市鎮發展的重要參考範本。
1959年,英國建築師傑里科(Geoffrey Alan Jellicoe)則構想了一座完全不同以往的新型分層城鎮「車托邦」。在他的設計中,汽車將在半空行駛。這座位於倫敦西邊的臥城,一開始就沒有重工業規劃。架高的道路連結方格布局之內的各棟建築,而汽車則將行駛於其上。每棟建物的屋頂上,都有環形道路;行人則走在移動的步道上,而地面層則會建有許多公園。傑里科表示,他這麼做是要「將生物元素和機械元素分開」。
而另一幅〈有生之年可能親眼看見的驚奇之城〉,則可以看到的是垂直城市的規劃。刊登在1925年8月份的《科技新時代月刊》,建築師科貝特(Harvey W. Corbett)的描繪的是一個世代後(1950)的未來城市,節錄於此的這部分,描繪了摩天大樓頂端的「飛機降落地點」以及四層分開的街道:行人層、慢速車輛層、快速車輛層和地下鐵電車;各層可經由螺旋升降梯抵達,貨運則經由管狀通道輸送。當時,人們預料都市空間將會愈來愈擁擠,因此十分流行這種人車分道的想法。不過,城市後來的實際發展卻相當不一樣。
更多關於地圖與城市的迷人故事請見:
麥浩斯出版 《地圖上的城市史:以城市為座標測繪出的世界文化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