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城市藝穗節主辦單位文化局的邀請下,上週末快閃訪問澳門藝穗節,第一天的「節慶圍城」交流會上除分享台北藝術村和寶藏巖舉辦大型活動展覽經驗跟駐村資訊分享之外,同時也和台北藝穗節策展人林欣怡聯袂一起行銷台北,作為亞洲國際藝文脈動的一份子,參與國際平台與亞洲其他文化城市的交流自然格外重要。在主辦單位的邀請之下,兩天行程被安排觀賞了三場演出。分別介紹如下:
《流動廚房》
何時吃飯?哪裡吃飯?由主廚拍板!這是一個一連十日由十位不同主廚掌廚的特別廚房,每次限額十名觀眾參加的「流動廚房」在本屆澳門藝術節是相當受歡迎的節目,一位難求。節目單上標示著誘人:「一連十日,文化圈活躍份子化身主廚,在街頭角落,炮製私房佳餚,與觀眾分享生活大小事,以最親民的方式,細味藝術。」我受邀參加這場是由澳門本地美食作家林玉鳳(鳳姐)掌廚,場地在鳳姐兒時就讀的菜農子弟學校,夠特別吧?看戲看到學校內了。三小時多的晚餐時光中,鳳姐與大家閒話家常,一道道分享她的拿手好菜與過去小學在此就讀的趣事。
《愛與死的證言》
由尼娜蒂帕拉和澳門編舞家郭瑞萍一同合作的環境劇場舞作,場地在澳門邊界的九澳聖母村,此地過去是收留痲瘋病換的療養院(類似於新莊樂生療養院)。空間盈滿著時代敘事,除了天主教教堂外,園區內還有著待修復的幾棟葡式建築,過去收容著病人的痕跡依稀可循,觀眾跟隨著舞者以詩歌、音樂、舞蹈的共同引導,隨著尼娜細緻的編舞安排一同步行穿越樹林走到海邊,海天一色。可望著澳門機場與大洋,飛機的起降、船舶遊走與遠方工地施工聲音也融入成表演。在繁華的澳門很難得能夠感受到城市的邊陲場域與時空,觀眾自身易融入環境成為演出的部分。
《織.景.物:晚潮》
在澳門舊法院二樓小劇場觀看演出,應該是此次來到澳門藝穗節最「劇場式」的體驗。除了回到熟悉的黑盒子內,演出者莫倩婷與裝置藝術家聶雯一起用塑膠袋、塑膠布等塑料材質的本質探討,帶有強烈的環保意識與批判意味,挺喜歡莫倩婷一人演出的獨舞,巧妙的機關透過光影、風扇、後方的紗幕安排了一套人生風景,帶當今消費社會中看來格外諷刺,張力十足。
小記
全球的藝穗節(fringe festival)都起源自英國愛丁堡,1947年時有戲劇團體不請自來地到愛丁堡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演出。隔年,類似的團體循例前往自發演出。當時一位蘇格蘭的劇作家兼記者便用 fringe 此字(本意:邊緣)來象徵此文化現象,而在1959 年藝穗節也終於成為愛丁堡藝術節的正式一員。fringe此字具有邊緣、實驗的性質意味,後來全球各城市也發展出屬於當地的型態,除了在城市中非正規場地演出,也有接受官方支持、民間自發、城市劇場、節目不審核、等因地制宜的舉辦形式。整體來說,藝穗節的自由氣息是遠較其他劇院正規場合演出的表演型態有機、輕鬆的多。對參與藝術團隊與市民而言,藝穗節的宗旨應該是:「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劇場!」
Text、Photo / 吳達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