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書店的態度與細膩度對決──當TSUTAYA BOOKSTORE來到台灣!

一場書店的態度與細膩度對決──當TSUTAYA BOOKSTORE來到台灣!

在一個紙媒式微、出版業走不出寒冬的時代,為何蔦屋書店會這麼惹人注目?答案很簡單,因為它打破傳統書店的定義,成為不是想賣書,而是想兜售「生活風格」的場所。過去曾協助吳清友一手打造誠品盛世、行人文化實驗室的創辦人廖美立,在2015年接受La Vie訪問時就提到,書店的「跨界」目前已為主流,不管從純賣書跨到經營生活品味,如誠品、蔦屋或對岸的方所,或從既有的生活品牌跨來售書,例如MUJI BOOKS,「書+商場」,儼然是時下許多大品牌眼裡不能錯失的商機

 

「滿足每一步驟需求」的超強銷售法

誠品無疑是這波潮流的先鋒。代官山蔦屋書店成立之前,負責的人員曾前往誠品參考其營運模式,這已是業界半公開的秘密。但幾年過去,前者卻發展出一套比誠品更細膩完善的營運心法,大步領先在前。長期觀察日本設計界動向的「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主理人設計浪人,對我們表示,蔦屋書店看見了誠品早期曾提出、如今卻似乎拋到腦後的一句動人口號:「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從其姊妹品牌「TSUTAYA BOOKSTORE」即可窺知一二,不但保有TSUTAYA從影音租售起家的基因,還結合「Book&Cafe」的形式,2003年TSUTAYA TOKYO ROPPONGI在六本木開幕的時候,喜愛嚐鮮、講究格調的都會男女,立刻愛上這個可以把書帶到咖啡區,悠哉翻閱再決定是否結帳的美妙空間,因而一炮而紅。

 

雖然在飲料區閱讀這件事,台灣的連鎖書店似乎差了一步,但論及書本結合商品的行銷手法,誠品不論在選件或空間的營運上都相當出色。然而,CCC接著在2011年主打的代官山蔦屋書店,致勝點正在於達人(Concierge)的存在。例如今天想詢問關於旅遊,對方不僅可以傾聽你的想望,給出專業並量身打造的建議,甚至幾步之外的櫃檯,就在兜售相關的旅遊行程;而關鍵正在這最後的一步。「大家都覺得書很難賣,但蔦屋提供了另一種視角,不只是賣這200頁的紙,而是銷售內容。」從這角度看來,誠品和MUJI BOOKS都只做到「並列」產品的階段,卻未必直接把消費者引導至花大錢的刀口上。

 

謹慎的海外佈局

CCC打造的書店品牌這麼強大,下一個問題,就是當它走向海外,是否也能成功創下佳績?可以確定的是,CCC對待台灣市場十分謹慎。早在2012年,TSUTAYA就以加盟形式和台灣的亞藝影音合作,導入整合電腦周邊和流行商品的銷售模式。四年前,在台北信義區成立辦公處,深入了解台灣在地的書業、設計、流行市場,可謂作足準備。設計浪人還提到,在日本是TSUTAYA BOOKSTORE先成功了,代官山蔦屋書店才登場,所以進入台灣市場時,先派TSUTAYA BOOKSTORE打先鋒,一點都不意外。比較訝異的,反而是此次TSUTAYA BOOKSTORE信義店合作的咖啡廳,並非之前長期的好夥伴星巴克,而是日本本土極具份量的連鎖咖啡企業Café Company旗下的「WIRED TOKYO」。Café Company除了自己賣咖啡,還兼作品牌顧問,曾協助茶品牌伊右衛門打造高人氣的時尚茶館「京都伊右衛門沙龍」。而WIRED TOKYO則是不僅有好咖啡,更有好餐點的咖啡廳。這次藉TSUTAYA BOOKSTORE順勢登台,也可視作該品牌的試水溫之舉。

 

書作為一間店的思想中心

針對選書,前閱樂書店店長、現為青鳥書店創辦人的蔡瑞珊,給了更直接的答案。「如果(未來)它們(蔦屋書店)能把精準的企劃眼光放來台灣,誠品就真的危險了。因為代表誠品失去的,正有人補回。」她分析道:「台灣在日治時期,1920、30年代那一段,很多傳統仕紳認為是文化的巔峰時刻。像華山、松菸、臺北機廠這些古蹟,哪一座不是在那時候蓋的?那是台日最緊密連結的時候蔦屋書店倘若能抓到這部分,會非常厲害,因為它能藉此取得正統性,不再是單純的外來文化了。」

 

來台設點的書籍有哪些外文書、哪些中文書,又是否符合台灣民眾的口味,同時延續「讓CCC成為世界第一之企劃公司」的願景?實際走一遭,或許你的心裡就會有答案了。

 

Learn More│近期在台北開幕的風格書店

青鳥書店

位於華山文創園區內、去年中正式開業的獨立書店。主打9位明星選書人,各自策展一排書櫃,透過他們挑出的讀本編織的脈絡,和讀者進行「價值與價值的對話」。除了售書,目前為止也舉辦包括獨立音樂、獨立媒體、獨立建築等講座活動,希望藉現場的互動,碰撞出更多思辨的可能。建築由邱文傑設計,援引安藤忠雄光之教堂的意境,以混凝土立面搭配三個邊角的開窗,內部明亮溫馨,擁有絕佳的看書氣氛。

 

MUJI BOOKS

2015年正式進軍台灣,從台南、台中一路到台北設點。以台北店來說,書店毗鄰商場卻有獨立空間,選書以時尚、休閒、飲食為主,性質較輕。旁邊連著Cafe MUJI,提供手沖咖啡和輕食,店內的書也可以帶到這裡翻閱,與TSUTAYA「Book&Cafe」的形式相仿。

 

 

Text / 歐陽辰柔 

Photo / TSUTAYA BOOKSTORE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雜誌2月號

台北101「Parade Taiwan」全新選品概念店:齊聚伴手禮、時尚、香氛、藝術文化,帶旅人一次打包台灣魅力

台北101「Parade Taiwan」全新選品概念店:齊聚伴手禮、時尚、香氛、藝術文化,帶旅人一次打包台灣魅力

台北101攜手伴手禮、時尚、香氛品牌,以及藝術創意單位「草率季」,在台北101 5樓的觀景台售票樓層中,打造「Parade Taiwan」台灣文化品牌選品概念店,讓旅人能一次打包台灣最前線的創意風貌與文化體驗。

以未來感打造台灣隊視覺意象

Parade Taiwan以未來感為視覺基調,主視覺由POM(Project On Museum)的負責人及藝術指導彭冠傑設計,以立體人形意象組織視覺重心,單人能自信挺立,並肩則成為一支勾手前行的隊伍,象徵台灣文化的多元並進,期待走出獨特的文化之路;空間則由共序工事(Üroborus Studiolab)操刀,以金屬櫃體為單位,能自由變換出多種樣貌,盛裝各種台灣風格與風味。

Parade Taiwan以未來感為視覺基調,主視覺由POM(Project On Museum)的負責人及藝術指導彭冠傑設計。(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Parade Taiwan以未來感為視覺基調,主視覺由POM(Project On Museum)的負責人及藝術指導彭冠傑設計。(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Parade Taiwan於3月22日正式開幕,不僅是選品店,更是認識台灣魅力的櫥窗,讓旅人能Parade Taiwan於今(2025)年3月22日正式開幕,不僅是選品店,更是認識台灣魅力的櫥窗,讓旅人能一次感受台灣個領域文化的獨特魅力與面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感受台灣個領域文化的獨特魅力與面貌。
Parade Taiwan於今(2025)年3月22日正式開幕,不僅是選品店,更是認識台灣魅力的櫥窗,讓旅人能一次感受台灣個領域文化的獨特魅力與面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Parade Taiwan空間則由共序工事(Üroborus Studiolab)操刀,以金屬櫃體為單位,能自由變換出多種樣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Parade Taiwan空間則由共序工事(Üroborus Studiolab)操刀,以金屬櫃體為單位,能自由變換出多種樣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集結經典與創新的台灣品牌陣容

Parade Taiwan更是一個多面體,在這支名為台灣的隊伍中,將蘊含傳統底蘊與當代設計力的在地品牌匯聚一堂,映射出台灣文化的多種面向。伴手禮品牌不僅有老字號的芋頭酥之父「阿聰師」、大溪豆干酥餅原創店「由里糕點」,以及首創琥珀烏魚子的「魚香涎」,更有以現代設計的可愛招財貓重新演繹台灣懷舊雜貨與零食的「勇氣雜貨商行」,各自詮釋台灣飲食與常民文化。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伴手禮品牌不僅有老字號的芋頭酥之父「阿聰師」、大溪豆干酥餅原創店「由里糕點」,以及首創琥珀烏魚子的「魚香涎」,更有以現代設計的可愛招財貓重新演繹台灣懷舊雜貨與零食的「勇氣雜貨商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滿足味蕾之餘,Parade Taiwan也捎來台灣的靈魂氣味。首創台灣茶香水「P.seven」將飲茶文化注入鼻尖、「Blueseeds 芙彤園」 以自然農法培植原料,帶來來自台灣土地製作成100% 天然精華、「decent rossi」則發揮藥師專業將草本的療癒力量融入日常生活。

Parade Taiwan也集結台灣的香氛品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Parade Taiwan也集結台灣的香氛品牌。(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時尚亦是Parade Taiwan的核心。由台灣永續時尚生活選品店SCLOUD主持,邀請了曾經參與台北、倫敦、紐約、柏林、巴黎等時裝周的品牌,如:oqLiq、DYCTEAM®、CHIA、Yentity、Story Wear、甫月fuyue、WANGLILING、SHAO YEN、Tomorgenne、B18,展現台灣新銳設計與經典時尚融合的實力。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草率季實驗性旅客中心「NMHW」進駐

除了精選品牌外,「Parade Taiwan」攜手台灣獨立藝文盛會「草率季」(Taipei Art Book Fair)展現台灣文化潛力。於此,草率季打造實驗性旅客中心「NMHW」(No More High Words),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希望藝術屏棄聳動的「High Words」,少一點浮誇的表達,多一些直覺的交流,展開與藝術家們的共同創作與編輯計畫。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NMHW不僅能自由變換成書店、藝廊、B級景點資訊站、藝術狂想紀念品店,同時,也將帶來源源不絕的台灣藝術能量刺激——每兩週創作一檔、每回三位台灣藝術家。首回展覽就邀請到街頭塗鴉藝術家「大腸王」、以蛋糕為主的食物複合媒材藝術家「福糕FU CAKE」的「郭于寧」,以及圖像剪紙藝術家「吳睿哲」,讓旅客每次前來都能感受台灣藝術豐沛的生命力。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圖片提供:Parade Taiwan)

Parade Taiwan

地點:台北101 5樓觀景台購票樓層(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89樓)

資料提供|Parade Taiwan、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收藏巴黎聖母院!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紀念石:只抽不賣,為修復瀕危歷史建築募款

巴黎聖母院,收藏!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聖母院石」:只抽不賣,為瀕危歷史建築募款

浴火重生的巴黎聖母院,於2024年底重新對外開放;如今,人們不只能再次踏入這座近千年歷史的雄偉建築,還有機會擁有它的一部分!為拯救法國各地瀕危的宗教歷史建築,法國文化遺產基金會(Fondation du patrimoine)啟動募款活動,只要捐款就有機會抽中極限量的「紀念石」,每顆真的都是用巴黎聖母院立面的石頭碎片打造而成,對歷史迷來說絕對是無價之寶。

延伸閱讀|大火五年後,巴黎聖母院重新開放!一窺史無前例的修復工程

把巴黎聖母院帶回家!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聖母院石」,為修復歷史建築募款
巴黎聖母院。(圖片來源:Notre-Dame de Paris)

「收藏」巴黎聖母院的契機,源自傳承的美意

20194月,巴黎聖母院遭逢大火,造成尖塔、主體木結構屋頂燒毀,石造拱頂也嚴重受損,後來歷經長達五年的龐大修復工程才重新開放。這場工程所費不貲,法國文化遺產基金為此啟動募款,世界各地近24萬人共捐贈了2.28億歐元協助巴黎聖母院重建。

把巴黎聖母院帶回家!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聖母院石」,為修復歷史建築募款
巴黎聖母院修復過程。(圖片來源:Rebâtir Notre-Dame de Paris)

法國文化遺產基金會本就長期投入文資修復,可巴黎聖母院大火喚醒了大眾對歷史建築維護、修復及傳承的意識。根據基金會統計,法國約有50,000座宗教建築,其中約5,000處受損嚴重、需盡快修復,而法國總統馬克宏也於2023年啟動國家保護計畫,立下於4年內修復1,000座宗教歷史建築的目標。這正是「巴黎聖母院石」募款抽獎活動的誕生背景。 

把巴黎聖母院帶回家!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聖母院石」,為修復歷史建築募款
巴黎聖母院修復過程。(圖片來源:Rebâtir Notre-Dame de Paris)

極限量「巴黎聖母院石」以教堂原石材打造

為募款而打造、只抽不販售的「巴黎聖母院石」,材料來自大火後受損過於嚴重、無法重新用於教堂的石材,每顆紀念石重約800克,並刻有巴黎聖母院的正面樣貌,象徵這座佇立近千年的歷史建築的韌性及文化意義。

把巴黎聖母院帶回家!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聖母院石」,為修復歷史建築募款
以巴黎聖母院原石材打造的紀念石。(圖片來源:Fondation du patrimoine)

想獲得「巴黎聖母院石」,你可以這麼做

「巴黎聖母院石」只有50顆左右,只要你年滿18歲,並透過法國文化遺產基金會捐贈至少40歐元(約新台幣1,300元),就有機會抽中,將巴黎聖母院的一部分帶回家。活動即日起至202544日截止,得獎名單將於415日公布,這正是5年前大火幾乎摧毀巴黎聖母院的日子,如今毀壞轉化為新生力量,此活動募得的資金都將用於修復法國境內宗教建築,讓後人也得以從中感受人文底蘊並獲得撫慰心靈的能量。

把巴黎聖母院帶回家!法國以教堂原石材打造「聖母院石」,為修復歷史建築募款
巴黎聖母院。(圖片來源:Unsplash © Hannah Reding)

資料來源|Designboom、Fondation du patrimoine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