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來「信物」,字面上的解釋除了為一項憑證的物件,背後更象徵著自身堅定不移的承諾。同時,用來贈與心中尊敬的他人,更顯情深意重。每個人成長的路上所堅持的信念除了隨著年紀增長、生長環境甚至工作領域不同而改變。你「現在」心中的信念又是甚麼呢?
堅持講究細節的信念
「信物」拆信刀的設計緣起,設計師Bryan有位骨科醫生的父親。銼骨、剪肌、針縫,每天他都需要靈活使用各項工具,完美執行各個手術程序。對他而言,竭盡所能的完美勢在必行,如此才能讓病人回復到百分之百的健康狀態。不只是他,身邊的許多人也是這樣。無論站在社會上的任何位置,都義無反顧地為了自己和他人而努力。對一切細節的講究,不僅是對自己的專業負責,也是為讓對方擁有更好的生活,而盡心盡力。
各行各業的百工精神
結合了「堅持」與「對細節的講究」的共同精神,再根據每份職業有不同工作性質打造了六支含義不同的「信物」拆信刀,像是代表髮型師必備的剪刀、技師的工具板手、設計師畫圖用到的雲行板、服裝師用來縫衣的針、作家手上的羽毛筆以及工匠雕刻作品的鑿刀,分別代表著感性、創意、品味、堅定、敏銳和毅力等不同的特性。
夢想這條漫漫長路
「這個時代還有人在用拆信刀嗎?」一切都走向數位化的今日,不少人如此說道。你有多久沒有聚精會神的寫字、小心翼翼的拆一封信?這些看似老派的動作,孤獨但是堅持。就像一個人走在夢想這條漫漫路上,也許半路上你會迷路、質疑自己甚至是渾身是傷,但是你還是告訴自己必須要堅持走下去。哪樣信物是最貼近你自己的性質及信念呢?
「信物」不僅能夠提醒自己莫忘初衷,同時不只獻給為夢想獻身的你,也用來向你的每一分努力致敬。這樣兼具造型設計與精神情感的信物,在 2015 年金點概念設計獎榮獲最佳作品獎。目前在群眾集資平台「嘖嘖」開始集資,盼望有機會在今年從概念設計化作實體。
info│「信物」拆信刀組
Via / 貝殼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