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之於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就相當於清水模之於安藤忠雄吧!以「消除自然與建築之間的藩籬」為核心思想,從隈研吾許多建案中可以看見木條材質的大量運用,作品中散發著日式極簡及東方禪意,柔美溫潤卻堅固耐震,更被業界譽為「弱建築」、「負建築」。如福岡太宰府的星巴克門市、打敗伊東豊雄的2020年東京奧運主場館,又如微熱山丘東京分店,乃至日本長野縣輕井澤白樺森林教堂,都是隈研吾利用自然木材元素頗富盛名的案例。
而在台灣,這位偉大的當代建築師當然也有留下足跡:2015年,在已故國寶建築師漢寶德設計的新竹南園裡,一座以九降風為概念的草地巨型裝置藝術「風檐(音同:研)」佇立,看似輕巧,卻堅韌實用,自由有機的氛圍躍然,隈研吾風格十足!今年4月,台北也將迎來這全球當紅的「隈研吾流」!
由日本當代藝術發展重要先鋒之一的白石畫廊邀請,為繼2015年於香港成立首個海外據點後,於4月正式進駐台北的展覽空間做設計,這也將會是台灣首個隈研吾設計中因應當代藝術而生的作品!
台北白石畫廊位於內湖區,不同於以往的建築物設計,隈研吾這次必須從既有的空間中達成自然有機的目標。隈研吾表示,打造台北白石畫廊時,運用水平的檜木連結外觀到內部、由1樓到2樓,除了是一項相當不容易的技術,更是要打破原建築的框架,創造出更有溫度的流線型空間。保留原有的挑高天花板,構築出2個大型展示空間,眾多的檜木構造也結合書籍與藝術品的使用,彷彿一切早已有了默契。而由於茶的文化在台日雙方都是重要的儀式,因此也設計出茶室的空間,為畫廊增添多元性。
為了回應強調建築融入當地生活的理念,隈研吾說道:騎樓建築是台灣非常有特色的地景,是為因應氣候和生活型態下的產物,因此這次台北白石畫廊的騎樓空間亦獲得更多的設計心力。而他也認為,日治時期以來,檜木便是台灣和日本交流的象徵,本次大量運用,也有呼應在地的效果,同時讓走進白石畫廊的人們一進門就能聞到檜木香,打造療癒的空間感!
隈研吾在本次的合作中曾自述:「我嘗試創作一項既不屬於建築,也非室內設計的作品。」一般而言,無論公共或私人空間皆是以建築師打造建築,完成後再交由室內設計師進行內部裝潢工程。這次的作品,正因為畫廊空間領域的特殊性,並無法歸類於任何一方,隈研吾在設計的過程中既視之為建築,同時亦是一項室內設計作品。隈研吾更闡述希望透過一種「懸而未決的狀態」表現當代藝術。
白石畫廊向來以藝術推廣為志業,與隈研吾建築師淵源深後,另一項計劃「輕井澤野鳥之森會館」也甫於2016年竣工落成。白石畫廊臺北空間目前已完成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工程,預計於今年4月面世!開幕展覽期間更將舉辦隈研吾講座,透過主掌空間的建築師觀點,講演畫廊於當代藝術中的多重身份與專業。建築與藝術迷們,敬請期待吧!
Info | 白石畫廊
1967年成立於日本東京,為日本現當代藝術推廣的先鋒畫廊之一。現設有東京、輕井澤、香港、與台北等亞洲空間據點,2012年更另於日本輕井澤成立「輕井澤新藝術美術館」。以藝術的自由性與開創性為信念,創立後便致力於國際各界推廣日本藝術脈絡與美學精神。代理藝術家眾,其中包含日本戰後前衛先鋒「具體美術協會」之核心成員。近年隨各國際據點成立,更積極促成跨地域、跨世代的多向對話與交流。
更多隈研吾作品:https://goo.gl/U8Xnan
Text / 湯侑宸
via / 白石畫廊、Kengo Kuma & Associ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