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都車站搭火車來到石山站,雖然車程只要十幾分鐘,人潮明顯減少許多,正雀躍可以不用人擠人之餘,石山站轉往MIHO美秀美術館的公車站牌前早已大排長龍景象,這還是個平日早晨呢。
「哪來這麼多人潮,美術館居然這麼熱門?」我暗自思量著是否排錯隊伍,結果答案完全令我失望。這下好了,人這麼多,一小時才一班的公車真的擠得進去嗎?這是第二個擔心的問題。還好人雖多,巴士還是把排隊人潮全部收留,只能祈禱大部分的人會在沿路下車,不一定每一個都是要去美術館的。豈料整車九成以上都是要前往美術館,讓我大感驚訝。儘管前往美術館的交通不算方便,大約要耗上近一小時車程才會到達,一天沒有幾班車,裡面仍然一如預期夾雜了幾位臺灣旅客。一路上大家興致勃勃,無論日本人還是臺灣人,談話間都對哪來這麼多觀光客展現訝異之言。
迎面而來的春櫻相迎
巴士快要到達時,已可見到MIHO美術館的入口建築,纜線在晴空中拉出優雅天際。入口處,整片粉紅色枝垂櫻夾道相迎,美得讓人捨不得前進。「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被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鮮活的詮釋於滋賀信樂山林之中,是春櫻季節遊客來此的第一個感動。櫻花美得不可方物,一位西方遊客在山洞入口前,靜靜抬頭望著垂下的櫻花,不發一語的出神景象也讓我癡迷,拿起相機記錄下這個動人瞬間,就像閱讀詩句般銘記於心,難以忘懷。
前往美術館前會先經過一個山洞,循著入口處亮光前進,真的像是陶淵明詩中漁人進入桃花源的小徑。「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雖然不用捨棄船隻,步行於隧道中,在出洞口處迎接我們的,依然是豁然開朗的自然境界。剛剛在巴士上看到的纜線,就是洞口外的景象,藍天白雲中,纜線畫過天際,背後是一片翠綠山林,位於後方的美術館主體建築,在張力十足的纜線後與自然共榮,光為這片美景,稍早的交通不便已不算什麼。
建築神似廟宇,光影迷人
貝聿銘打造的MIHO美術館,外觀神似廟宇又有點像簡化的合掌屋,幾何形狀玻璃構築出天花板,映射著天上的浮雲光影。入口一扇「夢之扉」,圓形玻璃可穿透望見對面的赤松群山,巧妙開啟館內與館外對話空間。進入大廳,屋頂的金屬鷹架與玻璃天幕,看似簡單的幾何切割卻層層拉出繁複線條,搭配光影變化與周遭景觀轉換,是美術館最精華之所在,可在此凝望甚久。玻璃的牆壁更把遠山與周遭景觀融入,日式建築中愛用的借景美學,在此發揮極致。大廳靠窗的實木長椅,更成為遊客欣賞建築之美的休憩一角。
不知為何,總覺得MIHO美術館的大廳讓我聯想到埃及金字塔,無所不在的三角形設計,充滿神祕氣息。巧合的是,MIHO美術館主要收藏品中,有一大部分正是來自埃及,不知是無意還是原先就安排好的。唯一的差別只在金字塔不透光,MIHO處處透光,即使有一大部分建築規畫於地下。
美術館由公益財團法人秀明文化財團負責營運,收藏品主要來自宗教團體神慈秀明會的會長小山美秀子個人收藏,除了埃及雕像,還有希臘羅馬、中東、中國、日本等地繪畫、雕刻等,可以說是日本私人美術館中館藏相當豐富的展館。展覽的作品和宗教關聯性並不大,美術價值也相當高,國際評價更不在話下。也許因為整體氣氛神祕,我特別喜歡南館的埃及、希臘、羅馬區,加上建築除了玻璃之外還用了很多大理石,隆重莊嚴的風格,似乎更符合展品的呈現。
咖啡廳嘗得到自然風味
美術館的咖啡廳強調使用自然食材,符合神慈秀明會倡導的「秀明自然農法」精神,不施農藥自然耕種,也和桃花源的農人遵循古法的精神不謀而合。
我點了三色果汁與草莓蛋糕,果汁鮮豔的三層色調特別適合春櫻季節,搭配不會太甜膩的草莓蛋糕,是最浪漫的午茶滋味。尤其喜歡這咖啡廳的食器,全部都是自行設計,每一件上面印有MIHO的頭文字「M」LOGO,宛如山林般的字樣和美術館立於山間的氣韻相符。咖啡廳的視野也和大廳一樣寬闊,盡享山林擁抱滋味的小小歇息,最能感受桃花源之意境。
春櫻午後,離開位於信樂山中的桃花源,腦海中還是那片粉紅枝垂櫻,就像漁人離開桃花源時的依依不捨。好在這處人間桃花源真實存在,不會像詩句中離開了便再也無法覓得,希望下回紅葉時節再訪,從隧道中望向那一片楓紅世界,進入更令人迷醉之豔麗。
Info│MIHO美術館
地址:滋賀県甲賀市信楽町田代桃谷300
營業時間:10:00~17:00;星期一休、不定休
門票:大人¥1100;高中、大學生¥800;中、小學生¥300
電話:0748-82-3411
本文出自時報出版《大人的關西私旅》,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大人的關西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