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的壅塞現象在世界各城市都逐漸顯現,從東方的香港、日本再到西方的紐約,蝸居現象已於現代城市裡無所不在;而多功能折疊式傢俱也越來越受歡迎,雖然目前價格依然昂貴,但在將來或會成為一股全球熱潮。從香港僅 1.5 坪的蝸居看向日本的窄小住宅,我們可以發現,窄小可以不是窄小,只要運用巧思,空間的可能性無限。
一個地域的文化體現在生活中的種種,而人對人生與生命的看法、信念與價值,則直接體現在面對生活種種的態度上。在香港蝸居的現象,看盡一座城市、資本主義的悲哀與無奈;在紐約蝸居,則看到年輕人對未來的不棄、對生活的熱情、靈活的思考。而在日本東京都的大田區大森町,我們在這棟比蝸居寬廣上數倍、但周圍空間依然拮据的「運ぶ家」(HAKOBU IE)中,你看到什麼呢?
同樣面對生活的障礙,每一個地區、每一個人的做法不同。這棟三層樓高、與比鄰街道空間極為窄小的「運ぶ家」中,看到了結合咖啡廳、店鋪、公寓、露天陽台、儲藏室的不可思議綜合體。建築設計由 furuya design(古谷デザイン)擔當,充分展現現代日本建築的設計心法與特點:空間利用的極致、簡約與和諧、依屋主的生活重心安排空間與設施。建築外觀因二樓的挖空設計而更顯層層分明,如同堆疊的「三明治」夾心概念,亦表現出日本建築設計看似內斂實則大膽的魂魄。
一個有屋簷的露天挖空陽台,出現在狹窄三層樓住宅的第二層,立刻吸引周遭路人的目光,卻和諧而不突兀。木質樑柱保有視野開闊的戶外休閒空間,不只拓展生活,也增加與鄰里的互動機會。一樓是咖啡屋與商店,木質與綠意絲毫不顯促狹,有吧台與足夠桌椅——在居住空間外,商業空間亦用心別緻。三樓則是公寓與儲藏室,閣樓模式的空間有條不紊,適當的留白賦予空間安定的從容。由於緊鄰著建築的街道雖狹小,卻是當地社區居民每天必經的巷弄,坐落於此的「運ぶ家」如同扮演著接待居民的角色;一樓設計為店面迎賓,二樓大膽的陽台可觀看這條巷弄的行走互動,一聲聲與街坊鄰居的問候與招呼,在一、二樓來往穿梭。
青年一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住宅危機,依然努力成家立業的人卻望價興嘆——這似乎是不論哪座城市都面臨的困境。但,我們的空間比香港蝸居好上數十倍,也比紐約蝸居的年輕人有更多空間發揮巧思;若能在艱難的環境中擁抱創意,或是如「運ぶ家」,對空間大膽想像、極致利用,定能讓自己擁有超越坪數的生活品質。
Text / Moumu 矛木
All Images Courtesy of furuya design、design boom.
※本文由 Polysh 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