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家圖書館(La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於 1368 年由查爾斯五世(1364-1380)建為國王圖書館,存放皇家的圖書和私藏品。自中古時期以來它便是法國最大、也是世界上規模數一數二的圖書館:除了一千四百萬卷書籍和印刷品,更收藏各式手稿、版畫、攝影、地圖、樂譜、貨幣、徽章、服飾……等。法國國立圖書館分館遍佈國內各處:由密特朗總統增建的密特朗圖書館、黎塞留圖書館、阿斯納圖書館以及歌劇院圖書館。其中俗稱「黎塞留四邊形」(quadrilatère Richelieu),有著「法蘭西智慧基石」美譽的黎塞留圖書館,為路易十四時期遷至黎塞留街(rue Richelieu)上的原館,直到密特朗圖書館落成後才改專門收藏特殊藏品,成為國立藝術圖書館。
自 1993 年,「黎塞留四邊形」一直是法國國民的藝術歷史圖書館,提供非學術體系的民眾也能接近這些十七至二十世紀的古文物,使圖書官兼具博物館和藝廊的公共教育功能。「黎塞留四邊形」以顯眼的幾何圖形劃分、串連不同區塊,包括廣大的閱讀室、中庭、花園等。自十七世紀以來,經過綿延不絕的擴建、拆建和精緻化,這些看似整齊緊密的古老建築,其實已翻新和重整無數次。
如今,近五百年的歲月讓「黎塞留四邊形」不論在公共使用上或是文物保存技術上,都逐漸不堪時間的磨損,因而於 2007 年底決定啟動修復和現代化的工程。由法國建築師 Bruno Gaudin 和首席建築師 Lagneau Architectes 操刀,除了維護、保養古老的建築本身,更為了跟進數位時代而設計符合數位化資料庫的設備,以及與法國國家案卷保管和古文書學院(l’École Nationale des Chartes)合作的文化與科學計畫。這項龐大的工程為了在修復期間仍能繼續提供人民使用,將工程拆成兩個部份進行,預計至 2020 年全部完成。 今年,第一部份歷經十年修復後,終於重新開幕,重現於大眾眼前。
建築師 Bruno Gaudin 的工作團隊投入巨大的建築結構史研究,方能在注入現代新生命之時,亦能同時保存老建築的歷史風貌。他們發展出不同的織法,得以讓建築、歷史和科技之間展開不同領域的對話。「這座圖書館經歷過歷史上多位重量級建築師之手,我們承接他們在不同空間和時間裡極,複雜又豐富的建築遺產」,Bruno Gaudin 的團隊解釋,「因此,這項工程最棘手的,就是在建築物的歷史感,和它在未來要乘載的新計畫之間,找到一處平衡。」在不干擾整體性下,盡可能融合百年來各期建築師的精華,再利用玻璃長廊引光入室,巧妙結合復古輝煌的壁飾與簡約俐落的現代設計。
修復和翻新工程的第一步,便是重整龐大圖書館內人潮的流動;在偌大複雜的空間,讓民眾能夠輕鬆地找到空間與館藏之間的關係、邏輯;安插新的空間、樓梯和電梯於其中,同時維持內部空間的整體感。 以往,要在寂靜的走廊查詢手抄本或表演藝術部門,是一件複雜又令人頭痛的過程,但現在建築團隊打造了容易流通的新走道,讓民眾能夠更輕鬆地找到一萬本中世紀的書籍與草紙文稿。Gaudin 的團隊更替表演藝術中心打造全新的閱讀室,利用溫暖的木材和簡潔的空間設計,創造出明亮柔和的閱讀空間。
典型因時間因素而風格歧異的例子,如中央圖書區——原建於 1868 年,1936 年至 1938 年期間,增建兩層地下室,又於 1959 年往上蓋了五層樓。Bruno Gaudin 於是剔除掉歷年來不和諧的設計——包括電梯、層板和部分天花板,讓增建於 1930 和 50 年代的金屬結構外露出來,替濃厚的古典韻味增添現代工業的色澤和骨感。這次修復的亮點,包括由法國著名建築師亨利‧拉布魯斯特(Henri Labrouste,1801—1875)設計的「拉布魯斯特閱讀室」。此區由 Lagneau Architectes 負責修復,挑高的鋼架穹頂象徵著工業時代的經典建築特色;回顧當時,拉布魯斯特在其樑柱間添入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裝飾,營造出既理性又優雅的寧靜閱讀氛圍。
「黎塞留四邊形」的修復工程宏浩如宮廷式革命,它的魅力不只在於雄偉的外觀和耗資,更在於五百年來累積和乘載的建築藝術及文化底蘊。
Text / Vivienne
All Images Courtesy of Bruno Gaudin、Takuji Shimmura、Lagneau Architectes 、designboom.
※本文由 Polysh 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