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娜的 iroiro】繞遠路的美好 專訪大阪dieci店主 田丸祥一

【黛安娜的 iroiro】繞遠路的美好 專訪大阪dieci店主 田丸祥一

從大阪天滿橋地鐵站出發,跨過流貫城市的大川,走向有點遠離人潮的巷弄,在轉角發現一棟建物,外表的玻璃透出綠葉植栽的倒影,外頭的小黑板寫著今日甜點,咖啡香從門口流瀉出來,這是dieci天神橋店。享受完咖啡時光,慢慢散步經過中之島公園,抵達磚紅色的柴田大樓,205室以時尚為主,207室展示著器皿,208室則是展覽空間,dieci位於南船場的店鋪小巧精緻。之後,沿著有點安靜卻不失熱鬧的街道,一路走向芝川大樓,這棟充滿歷史氣氛的建物中隱藏了許多人氣小店,步上石頭階梯到3樓305號,推開deici的門,迎接而來的是田丸先生的笑容,這樣有點類似dieci散策般愜意的行程,源自于田丸先生1999年的第一家店鋪

 

時尚的血液 注入選品界

第一次看到「dieci」的時候,無法順利念出,所以用最土法煉鋼的方式將之分解:di-e-ci,這樣試著發音,上網搜尋,原來dieci是義大文的10。而採訪當天第一件事,就是試著讓店主田丸先生念出店名(笑)原來18年前,田丸先生計劃開第一家店鋪,對於店名也是思考很久:「想著如果特別想一個名字,賦予這家店特別的意義,我覺得其實是很不好意思的。當時的店鋪住址號碼是1-10-10,而且也很欣賞義大利米蘭知名選品店10 corso como,嚮往自己可以開出這樣的店。所以就取了dieci(10)[註1]

 

註1:田丸先生補充說其實當初他看錯了住所號碼,正確應該是11,不過還是選擇用了10。

 

田丸先生戴著黑框眼鏡,說話溫柔有禮,黑色毛衣襯托著好氣質,突然我彷彿可以想像dieci這家店的模樣。老家在神戶,因為著迷于時尚,16歲就離家至大阪,在田丸先生口中「當時大阪最時髦的流行時尚店鋪Mamborama」工作。在那個沒有星巴克,咖啡店還不流行的時代,Mamborama以附設咖啡店的時尚空間,一舉成為大阪流行地標,田丸先生興奮的跟我們分享,那個年代,只要有外國時尚設計師來到大阪,就一定會造訪Mamborama,像是英國知名設計大師Paul Smith,都曾坐在店裡悠閒的喝咖啡、聊時尚。這樣的影響,讓咖啡店成了田丸先生決定開店的重要原因:「咖啡店對我來說,是一個人與人交流的空間,不僅僅是喝咖啡這件事,而是藉由喝咖啡,串聯起來,發生的人、事、物。再販售商品的基礎下,往前跨一步,跳脫「販」與「售」的制式關係。」

 

16歲大概是高中二年級的年紀,就決定離家去追尋時尚之路,需要很強大的動力與勇氣。田丸先生笑著說,可能是爺爺、父親都是開洋服公司,所以受到了影響。此外,母親也開啟了田丸先生時尚之路的大門:「母親是小提琴家,從小帶著我去歐洲巡演,當初其實對於歐洲不是很喜歡的,要坐很久很遠的飛機。不過可能就在那時接觸了很多與日本不同的文化、飲食習慣,開了眼界,淺移默化的影響了我。」母親播下與歐洲的緣分, 24歲那年,終於在田丸先生心中生芽。

 

從事8年的服裝業後,獨立開店的念頭興起,最初的夢想是想開二手服飾店:「我與太太到歐洲旅行、採購二手服飾,踏遍荷蘭、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北歐僅去了丹麥。歸國後,我們才發現,日本國內的二手服飾市場非常蓬勃,競爭激烈,已經接近飽和的狀態,作為後起之秀的我們,力量十分薄弱。」與太太商量之餘,田丸夫婦決定試試看古傢俱:「我們去比利時、荷蘭安特衛普、法國採購傢俱,回到日本展售,其實當時的心情很忐忑,幸運的是獲得很好地迴響。」


古傢俱的挑選部分,田丸先生偏好簡潔的設計、大量木頭素材、能夠傳遞出溫暖之感,此外,設計上令人心儀的平衡感也很重要「其實有點不好意思,當初我們採購時,並沒有設定為『北歐』設計,後來經過客人的告知,我們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北歐的傢俱啊!」

 

不過,古傢俱在世界受到歡迎的程度越見升高,後來果真遇到了法國等國都無法買到的情況:「當時只能咬著牙毅然前往北歐,做好了要花大錢採購的心理準備,結果沒想到價格反而更實惠。[註2]原本不是有意的以北歐設計為出發點,有些誤打誤撞的喜愛;原本害怕北歐當地物價太高,選擇了到歐洲其他國家購買,最終卻發現北歐本地價格更加漂亮…田丸先生靜靜地說:「如果不是這樣繞了一圈才去北歐,或許我就會與歐洲其他國家擦肩而過、喪失更加了解的機會。對於這樣繞遠路的經驗,我倒是很珍惜啊。」展售傢俱,常常要很久才能與客人見到一次面,接觸頻率較少,喜歡接待客人的田丸先生難免覺得有些寂寞,所以決定加入雜貨的元素。

 

註2: 田丸先生說日本有種說法「在北歐當地買北歐的商品是很貴的,不過在其他地方像法國等好像比較便宜。」於是他對於前往北歐採購一是有些膽怯。

 

待客為本  造就三家店鋪的模樣

18年前田丸先生對於第一家店的想像是:一樓是商品展售、二樓是小巧咖啡店,二手衣雖然是以美國為主流,不過主要風格要以歐洲為主,再加上一些杯盤,呈現life style的感覺……一晃眼,當年在心中描繪的藍圖,已經慢慢地成形。而dieci的展店,則是為了不破壞店的整體平衡感;為了讓客人與商品能夠相遇,依照商品的分野各自開立了店鋪,營造一個客人與商品相遇的空間:「好好地呈現商品,讓商品好好地展現自己的魅力,這是我們展店的初衷。」

 

現在dieci的團隊有12人,每個人都採多工模式,由於田丸先生的初心發想是「跟客人有所聯結」,因此即便是負責設計的同事,也必須排班顧店,站在服務的第一線,體會客人的需求。田丸先生也不例外,除了一年四次前往北歐採購、日本各地拜訪工房與作家,其餘時間大部分都親自到店接待客人:「因為我最喜歡接待客人的工作!可能對同事來說有困擾吧?(笑)最常出沒的店鋪是芝川大樓的店鋪,畢竟我最喜歡時尚,因此負責服飾店。」

 

第二次繞遠路 與故鄉的重新認識

田丸先生一年到北歐四次左右,與太太親自挑選作品:「如果欣賞哪個品牌、哪位作家,我一定要親自去拜訪他,進行深入了解、溝通,並買回家實際上在家裡使用,慢慢培養情感後,才會進到採購、進貨步驟。雖然網路盛行的時代,顯得有點老派,不過我覺得這些真實的接觸才是最重要的。」身為芬蘭知名作家Lisa Larson的代理商之一﹝註3﹞,拜訪Lisa Larson女士是田丸先生每年重要的行程。他憶起七年前,有一次與Lisa Larson女士的會面,她提到說:「日本也有很多優秀的商品啊,為什麼你大部份都展售北歐的商品呢?」有如被打醒一般,田丸先生感到羞愧,驚覺自己對於日本一點都不甚了解,目光始終朝向國外。開店11年後,田丸先生開始親自走訪日本各地,九州福岡、北海道等,實地去看、真切的去接觸人,去拜訪窯場,重新找回了自己與故鄉的連結現在,dieci在選品上,日本的選品大約占了四成,美國、法國等占一成,北歐占一半。

 

註3:Lisa Larson在日本有兩個代理商,dieci是偏向陶藝、物件(object)的部分,另一個代理商較偏向平面、視覺授權等事務。

 

日本311大地震時,全國無一不陷入痛苦與悲傷氛圍,當時田丸先生也曾深思:「我呈現的這些商品既不是生活中「必須品」,也非「實用品」,是否還有繼續下去的意義?」直到某個偶然場合,有位消費過的客人曾經對田丸先生說:「謝謝你,從這些物品當中,我獲得了療癒,找回了對生活一點點的喜悅。」這樣不經意的一句話,支撐了田丸先生度過懷疑自我的時刻。也更加確立dieci想要表達的:接觸了這些物件之後,心情會變得可愛、心情產生了一些好的變化,讓生活有更加愉悅的感覺

 

【延伸閱讀】【黛安娜的 iroiro】小野哲平與早川由美——生活在高知

 

這次在小器赤峰28,首度舉辦海外展覽「dieci美好生活展」,田丸先生亦是以這樣的心情進行選品,想要帶給台灣民眾比日常生活更多一些不同的感動,這份堅持與心意,希望透過展覽,也能傳遞到您的心中。 

 

 

dieci美好生活展 

日期:3月25日~4月5日 12:00~20:00 

地點:小器赤峰 28﹝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 28-3 號﹞

展出北歐經典品牌::Lisa Larson 著名的動物飾品:mika 貓、dieci 貓、貓頭鷹等,與波佐見燒山株式會社聯名合作的 flora 花器(鉢)、pappa 馬克杯、rund 盤、duva 鴿 形瓶、瑞典 Jonas Lindholm 洋器、瑞典織品品牌 AFRO ART、織品作家 Bjork、芬蘭飾品作家 Galina 等。更嚴選日本作家、職人作品,像是口吹玻璃 工作室 studio prepa、插畫家 YUYA、陶作家郡司庸久、福岡縣羅以音窯、木 器作家盛永省治、石川硝子、陶作家前野直史、陶作家小泊良等,跨越歐日,,呈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味。

 

Text、Photo / 黛安娜

※本文由小器文章迷你專欄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夜市王》如何重新定義台灣街頭美食?專訪節目主持人 A/DA 阿達、美麗本人

《夜市王》重新定義台灣街頭美食!專訪節目主持人 A/DA 阿達、美麗本人

近期最具話題性的台灣綜藝節目非《夜市王》莫屬了!集結9個夜市的主題式競賽,每個攤販都使出看家本領,無論是噱頭十足的創意美食,還是隱藏巷弄的老牌小吃,誰才是夜市的C位?節目背後又如何讓觀眾重新審思在地文化?

全台大約有300多個夜市遍布各縣市,作為陪伴著台灣人長大的小吃集散地,相信許多人都有各自擁護的夜市、商號,而節目《夜市王》的出現更是催化了這種情懷,因此自播出之後引起廣泛討論,民眾紛紛站出來為自己的「信仰」讚聲,當然也會有質疑的聲浪,但無論如何都炒熱了藏在台灣人民心中的「夜市愛」。這次我們邀請到《夜市王》的兩位主持人——阿達和美麗本人,分享他們在鏡頭前後的心路歷程。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北中南的夜市都有各自的族群跟喜好,我們希望從地域性的規劃,讓觀眾們去為夜市加油打氣跟深入探討,但這是以前沒做過的節目,對所有參賽攤位、夜市管委會來說都非常陌生,所以肯來參加的單位,我們都非常感謝。」阿達首先道出了前置期所遇到的困難,要如何讓參賽者信任節目並且前來參與,成了一大難題,光是逐一拜訪夜市攤位、協調檔期,就花了約莫一年。

許多攤販之所以願意參賽,除了想提高自身知名度之外,也是考慮到夜市管委會的人情委託,阿達補充道:「夜市管委會帶著攤販前來,他們除了背負夜市的榮譽,也必須對攤販負責,因此委員對於競賽的情緒有時比攤販更濃厚,而且很有可能委員跟攤販本身就是長久以來的好朋友,所以互相力挺,這也是我們想讓觀眾看到本土人物的真性情,都是平常逛夜市無法體會到的韻味。」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突破以往的拍攝手法

不僅是讓大眾在人文情感方面擁有不一樣的視角,《夜市王》在拍攝手法上也有別於一般的台灣綜藝節目,其中包含了多線性的故事線同時進行,由製作料理、評審溝通、外景訪察、參賽者與管委會委員的訪問等等畫面內容,串起節目的故事性,於是後期的剪輯非常吃重。美麗本人說道:「所有事情在同一時空展開,好處是可以取用的素材非常多,但最困難的就是要透過剪接手法,去把這幾條線拼成一條。」複雜的拍攝方式也讓主持人們面臨記憶力挑戰,且現場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熱騰,採取不停機的拍攝形式,一道道剛做好的料理火速端到評審面前,避免美食節目中食物常常因為擺拍過久而冷卻的缺憾,藉此確保每道菜都是在最佳狀態下送到評審嘴邊,大幅提升了競賽的公平性。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另一方面,「360度環景舞台設計」、「18機全程拍攝」也是少見的高規格技術,零死角地捕捉現場的競賽氛圍,電視前的觀眾宛如親臨現場,從各個角度窺見賽事細節。美麗本人說道:「《夜市王》還有一點很大的突破,就是我們不避諱攝影師入鏡,這樣觀眾會更有身在其中的感覺,彷彿自己也成為了比賽的一份子。」的確,《夜市王》的緊湊節奏和畫面構思都增添了觀眾臨場感,讓原本就親民的庶民小吃更加零距離,觀眾也得以見識到台灣綜藝節目截然不同的全新面向。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從2D昇華到4D的節目新奇體驗

主持人之一的Lulu,在節目的最後都會鼓勵觀眾道:「看完《夜市王》,現在就出發去吃夜市吧!」其實不止是在收看節目之後直接前往各大夜市體驗食物,節目進行的當下就可以同步享用,美麗本人解釋道:「我們甚至會在節目開播以前,就讓觀眾知道這次有哪些選手來參加,大家可以先去買來配著節目一起吃,透過自己的評價跟評審們進行另一種互動,也是一種沉浸式樂趣,你也可以在電視機面前臭他們啊!」這樣的巧思讓觀眾的體感瞬間從2D昇華至4D,尤其夜市的門檻相對低,不限人數、沒有低消、無需預約,人人都可以輕鬆享受電視中出現的美食,誰又能想到,自己習以為常的日常小吃會成為電視節目中的主角呢?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不僅是觀眾們可以擁有新奇體會,連主持人們都得到全新的發現,阿達說道:「在拍攝當中遇到很多讓我驚艷的小吃,像是我第一次品嚐到南機場夜市的『禾甲蒸臭豆腐』,才發現它非常合我的胃。『美食』這種東西,你不親自去嘗試,就永遠不會知道它的滋味!」而身為南機場夜市在地人,美麗本人也意外發現以前不曾注意到的「好吃炸雞」是如此美味,《夜市王》的播出勾出全台灣民眾的熱血心情之外,也引領著觀眾收穫舒適圈以外的驚喜,老口味固然好,但新口味能夠激起無限驚奇,讓每一口都充滿新發現的樂趣。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對外吸引觀光注意力,對內喚醒文化動力

一個綜藝節目的熱播,往往能吸引到他國民眾的注意力,像是美麗本人就收到來自日本、馬來西亞等地友人 的回饋,表示很想來台灣跟著《夜市王》親身踩點,而阿達則期望能對內喚醒更多能量:「很多人長大後再也沒去過夜市,也有很多人覺得夜市賣的東西都一樣又擠滿觀光客所以不想去,但《夜市王》的播出喚醒了在地情懷,我們想看到的是大家支持本土文化,如果我們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這個節目甚至可以成為文化動力,讓更多夜市跟攤販抬頭,競爭也許會更強,但最後受惠的一定是所有喜歡逛夜市的人!」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哪一間夜市最好吃?」這其實是一個沒有答案的主觀問題,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時之選,但不可否認的是,《夜市王》為我們帶來嶄新的視野,不僅展示了多樣的美食,還讓我們看到台灣夜市文化背後的故事與人情味——每一個攤位的「美味」都不僅僅是食物,而是與當地人、生活和歷史的連結。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文|Rae Lin 圖片提供|緯來電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5/1月號《2025餐飲新浪潮》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風靡90年代的「台塑牛小排」,傳說源自台塑企業總部內的神秘招待所,唯有創辦人王永慶邀約的貴賓,才有機會一嚐。最近,台塑生醫首度跨界餐飲,於內湖開設「FB Kitchen」餐廳,讓大眾都能一嚐這道傳奇料理。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是董座夫人李寶珠為吃不慣西餐的王永慶研製,發明出全熟卻能保有牛排肉汁的獨家秘方,40年來備受貴賓們推崇。座落於內湖台塑新總部的「FB Kitchen」餐廳,首次敞開大門公開傳奇料理「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讓大眾一窺具有傳承精神的獨門手藝。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雖為全熟卻能保有鮮嫩肉汁(圖片提供:FB Kitchen)

「台塑牛小排」的魅力究竟為何?

什麼樣的秘方造就了「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從食材原料到烹調方式,「FB Kitchen」公開5大堅持:

➊ 選用牛肉產地需有純淨水源與天然飼料的飼養環境,並特選Choice 3A級的年輕牛隻,精挑肋脊部中第6-8節鄰近背部前段的部位,其肉質結實彈嫩、油花均勻。
➋ 以17種食材、乾濕醃料2:8的黃金比例,將原肉完全浸泡其中,以手工按摩入味後,低溫醃製48小時。
➌ 慢火烘烤2小時,讓牛排呈現琥珀金黃色。
➍ 每一頭牛僅能產出6客、每客就要花上三天時間製作。
➎ 端上桌前由職人精修,確保每口都能達到3:7的勻稱肥瘦比例。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特選Choice 3A級的年輕牛隻,精挑肋脊部中第6-8節鄰近背部前段的部位(圖片提供:FB Kitchen)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經過慢火烘烤2小時,讓牛排呈現琥珀金黃色(圖片提供:FB Kitchen)

「FB Kitchen」必點牛小排系列餐點

「FB Kitchen」外觀低調簡約、室內佈滿綠意,挑高空間以金色燈飾點綴,設有沙發區、石紋餐桌、半開放式包廂,以及適合單人用餐的高腳吧檯等56席,目前以午間時段服務為主。品牌強調每日清晨新鮮配送與備料現作,傳承董座夫人細膩獨到的技藝,推出近30道山珍海味。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FB Kitchen」室內佈滿綠意,挑高空間以金色燈飾點綴(圖片提供:FB Kitchen)

除了保有嫩汁口感、油花香氣的「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必點的還有「台塑牛小排經典牛肉麵」,其湯頭特選白皮洋蔥與紫洋蔥,以250℃高溫煎至焦化後,再加入白蘿蔔、紅蘿蔔、大蔥、蒜苗、蘋果和六種漢方香料,熬煮2小時後靜置1天,再反覆整個烹湯工序3天,看似平凡卻集結了所有食材精華。加入手工辣豆瓣醬、六盎司牛小排後,搭配每日純手工現擀的麵條,勁彈口感加上濃厚湯底,層次豐富令人驚艷。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台塑牛小排經典牛肉麵」(圖片提供:FB Kitchen)

另外,「牛小排辣味炒飯」也是不能錯過的招牌菜,被蛋液包覆的飯粒、火侯控制的精湛廚藝、焦香的鍋氣,與牛小排成為絕佳搭配。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牛小排辣味炒飯」(圖片提供:FB Kitchen)

「FB Kitchen」也提供牛肉以外的一系列料理,包含一頭溫體豬僅能製作六份的「酥炸豬排」;水簾式雞舍養出鮮美雞肉製成的「剝皮辣椒雞煲」;以小農南瓜與紅蘿蔔調製煲底,加上生鮮注入滿滿海味的「海鮮豆腐煲」;上等橄欖油烤製的「普羅旺斯田園烤時蔬」等,每一道料理都經過細細雕琢,展現品牌心意。

「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在內湖!台塑生醫推餐飲品牌「FB Kitchen」,首度公開招待所40年傳奇
「FB Kitchen」也提供牛肉以外的一系列料理(圖片提供:FB Kitchen)

特別注意的是,「FB Kitchen」每日限量12客「台塑正宗帶骨牛小排」、24碗「台塑牛小排經典牛肉麵」,想嚐鮮的讀者務必提前於線上預約

FB Kitchen

店家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122-2號一樓
營業時間|週一到週六11:30-17:00 (午餐最晚點餐時間14:00)
線上訂位|https://pse.is/6wgqlw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