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7台灣文博會的華山展區中,特別安排了「工藝現場」活動,其中邀請鶯歌的瓷器老店「新旺集瓷」,與日本的工藝職人相互切磋,將是全場的亮點。殊不知,這間百年老店,在陶瓷業凋零時受到重創,如今卻能在第四代的接手下,浴火重生,其背後「少康中興」的故事,更加耐人尋味。
週末午後,一走進素有「台灣景德鎮」美譽的新北市鶯歌,在人潮魚貫的尖山埔路,老街兩旁林立著數十間陶藝店,不少遊客駐足尋寶。其中,門面和作品具有濃烈文創風格的新旺集瓷,即便在眾聲雜沓的街頭一隅,依舊脫俗,十分吸睛。
特別是第四代的接班人許世鋼和太太吳佳樺接手後,開發出多款創意陶瓷商品,令人愛不釋手,甚至還贏得海內外多項設計大獎。最經典的是一套名為「遊變台灣」的變色杯,杯身印有九份老街、平溪天燈、鶯歌窯場等台灣意象圖騰。當店員緩緩倒入熱水,黑白色的燈籠、天燈、磚瓦轉紅,令佇足遊客讚嘆不已,據了解,這款變幻萬千的小杯,去年一賣就是8500個,買氣令人咋舌。
七年級生改造 傳產變文創潮牌
而新旺的壓箱寶,可不只「遊變台灣」。另一款瓷製茶具「四季然」,茶罐和茶杯形似沁涼綿密的綠豆糕,杯身雕以細緻花紋,光看,就彷彿聞到香味。「小時候,常聽阿公跟爸爸聊做陶的故事,我就想,該如何讓這些故事流傳?」新旺集瓷營運長許世鋼回憶著。
事實上,一走進新旺集瓷250坪的門市,在這幢由老窯廠改建而成的空間,一樓地板還裝了三塊玻璃蓋,保留地底的泥漿槽、儲水槽及沉澱槽原貌。拾階而上,二樓是「許新旺陶瓷紀念博物館」,訴說著許家自1926年以來的製陶歷史。許世鋼解釋,「新旺」是爺爺的名字,象徵傳承家業;「集瓷」是他和太太2006年成立的品牌,意在匯集愛好陶瓷的人士。
這對七年級夫婦,用不到十年的時間,讓傳統產業搖身變成文創潮牌,不讓新旺的老招牌蒙塵。然而復興家業的理想,一路走來比想像中不易。其實,過去200年,陶瓷業曾為鶯歌帶來繁榮與財富,八成鎮民皆賴以維生,「在輝煌時代,海外訂單一張接一張,工人數是現在的十倍!」但1990年代,鶯歌陶瓷業開始陷入瓶頸。景氣衰退、工資上漲,工廠紛紛外移;加上中國、越南的廉價瓷器進軍台灣,讓陶瓷業雪上加霜。「鼎盛時期,家裡的工人多達4、50人,後來一度銳減到四、五人。而以往全鎮100多個窯場,也逐漸絕跡,如今兩隻手就數得完!」
「陶瓷業要跳脫代工思惟,才有重生的機會!」吳佳樺解釋,早年台灣是陶瓷代工基地,重量不重質。然而時移世易,當文創意識抬頭,消費者對瓷器的品質、美感更講究,技術也得跟著提升。陶瓷模具差別最為鮮明。許世鋼說,在父執輩時代,一個模具可以重複用上百次,但現在50、60次就得淘汰,「否則燒出的瓷器容易有瑕疵。」
再如新旺的變色杯,剛問市時,客人往往在洗完杯子後,整片感溫塗層跟著脫落,形同報銷,因而接了不少客訴電話。他們痛定思痛檢討,發現用傳統「隧道窯」燒製時,因受熱不均、時間難拿捏,品質往往良莠不齊。於是,許世鋼決定斥資數十萬元,用科技廠專用的電子烤箱燒製變色杯,果然良率大幅提升。
除了品質,新旺集瓷還以設計突圍,開發出多款造型特殊、獨樹一幟的瓷器,獲大量愛瓷者的青睞。另外,為讓遊客對陶瓷產業有更深的認識,許世鋼和父親把工廠一隅改建為陶藝教室,民眾參觀博物館、選購完商品後,能在這體驗捏陶、手拉坏的樂趣。
更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新旺的作品保持原汁原味的「鶯歌風」,許世鋼選擇和鶯歌的老窯場、老師傅合作,生產一系列兼具品質與設計感的藝品。這卻意外地讓停擺許久的燒窯火焰再度燃起,工人又返回工廠,也讓鶯歌再展陶瓷業風華。文博會期間,不妨走訪在華山展區設攤的新旺,不但可以一睹老店新開的跨時代作品,在現場,您更可以親自彩繪瓷器,也能動手操作1940年代的手動車碗機,穿越時空,體驗文化演繹的歷程。
Text / 遠見雜誌
Photo / 賴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