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歐遇見日本!穿越150年的哈日狂潮 浮世繪、花草鳥獸等19世紀最潮和風元素

芬蘭畫家Albert Edelfelt

極簡、低調、洋溢對自然的崇尚,日本與北歐風格之間,似乎隱約有著不少共通的特質。是純粹的偶然與巧合?還是有什麼藏在歷史裡的淵源?

 

日本和北歐,幾乎是位在地球兩端的地區,卻在150多年以來,隨著一波波藝術、文化及生活物件的交流,如遠方的知心好友般建立起內在相契的緊密連結。這股日本對歐洲藝文造成廣泛影響的現象,不僅造就「日本主義」(Japonisme)一詞的誕生,也為北歐從19世紀中期到當代的藝術及設計帶來了嶄新的視野。

 

鎖國開門 席捲歐陸的日本熱潮 

日本與北歐國家的接觸,最早可以追溯到「鎖國令」解除的年代。自日本於江戶時代頒布「鎖國令」的1633年以來,除了中國和荷蘭船隻能進入長崎港之外,所有外國船隻或使節的來訪全都被拒於日本國門外。然而,隨著1853年美國海軍艦隊叩關的「黑船事件」之後,促使了日本開啟國門與外接觸,俄、英、法等國家紛紛與日本簽訂貿易合約,丹麥也在1867年與日本簽訂友好貿易協定,成為英、法之後,歐洲最早和日本往來的國家之一。

 

浮世繪、和服、漆器等洋溢著異國情調的日本藝術品及商品自此湧入歐洲,在歐陸掀起一股對日本的狂熱,對北歐國家來說,在這股風潮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國家非丹麥莫屬。根據資料顯示,丹麥最早對日本的紀載出現在1863年,在這本丹麥中尉遊訪日本後出版的書籍中,不僅記錄了他對日本住宅、服裝、商品的著迷,還特別對織品及服裝的細緻作工表示驚嘆。此外,丹麥藝評家Karl Madsen在1885年出版了第一本針對日本繪畫的北歐語系專書《日本繪畫》(Japanese Painting),一出版就廣受歡迎,在書中不僅介紹了日式傳統佛教繪畫,也首度引介了浮世繪(ukiyo-e),以及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

 

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浮世繪、異國情調、花草鳥獸 19世紀最潮的和風元素 

在日本風潮席捲歐洲的初期,與其說藝術家們是對真正日本感到興趣,倒不如說是對浮世繪中,那些由藝妓、演員、市井小民所建構出神祕而詩意的生活充滿想像。瑞典知名藝術家Anders Zorn於1888年繪製的《The Misses Salomon》,畫中女孩特別做和服打扮,連頭髮上都裝飾了髮簪,背景屏風也是東方風情十足的竹子圖樣,可以見得日本風格時髦的程度。

 

Anders_Zorn_-_Fröknarna_Salomon

讓藝術家們有感的不僅有異國情調氛圍,浮世繪使用的木刻版畫技法,以及在日本過年期間加上祝賀文字的摺物版畫(surimono),也意外地賦予藝術家新的繪畫筆觸靈感。在這類型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知名挪威藝術家孟克(Edvard Munch)的代表作《吶喊》(The Scream),在這幅作品中,描繪火紅天空及奧斯陸峽灣的流動線條,就是受到浮世繪的木刻技法影響。原本在浮世繪中常用來形塑海浪波濤的紋路,在孟克筆下幻化為表現內心掙扎扭曲的創新筆觸。

 

孟克筆下吶喊的並不是人,其實是古文明遺產?!

此外,由於日本傳統神道教對自然的崇拜,日本對於大自然有著特別的專注和著迷。神道教相信大自然擁有讓人們快樂、長壽及充滿正向力的能量,屬於「萬物有靈」式的泛靈信仰,因此大至富士山、海浪、櫻花樹,小到蟲魚花鳥、草葉等,都能成為日本人關注並重新演繹於生活中的對象。對北歐藝術家及創作者而言,儘管不擁抱相同的神道教信仰,但是透過日本凝視大自然的新視野,加上日本藝術強調的不對稱性、簡約、以及風格化特質,對亟欲掙脫歐洲舊式藝術框架的藝術家們,不啻為一股解放的新助力。

 

以收藏超過200多幅日本浮世繪版畫的印象派大師莫內(Monet)來說,當他在1895年遊覽挪威並且畫下《Mount Kolsaas in Norway》時,就曾在書信中提到,「這樣美好的景色就像是置身日本才能體驗到的吧」,透過他飽覽浮世繪作品的眼光與對日本的嚮往,莫內眼前的挪威山景像是換上新的身分,而成為了藝術家筆下獨特的主角。

Monet-Mont-Kolsaas-Marmottan-

再將目光轉到另一幅由SMK典藏、出自丹麥藝術家Laurits Andersen Ring的作品《The Artist's Wife》,畫面中藝術家懷孕的妻子置身於粉嫩花海的景色前,即使花園本身為歐洲風格,但充滿裝飾性的畫風、以及女子靜靜佇立頗富禪意的寧靜時刻,也被認為是受日本藝術影響的藝術代表作之一。

 

La_ring_4

向日本學習的北歐設計大國─丹麥 

這股日本風潮逐漸從藝術蔓延至設計領域,接下來讓我們將視線轉向由丹麥設計博物館策劃的《LEARNING FROM JAPAN》展覽,就能更進一步以丹麥為田野,審視日本主義風潮的對這北歐設計大國的影響。

 

在19世紀中期,北歐的設計與藝術領域,同樣都受到日本花草鳥獸這類自然趣味的影響。以丹麥著名設計師Thorvald Bindesbøll設計的椅子為例,這張曾在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示的作品,椅面採用嵌花刺繡的布料工法,流線而抽線的紋樣,描繪著花朵與綠葉的寫意形象,集自然元素與浮世繪筆觸於一身。

 

Learning-From-Japan6.-Designmuseum-Danmark.-Photo-Pernille-Klempa-840x1024

而談到日式花鳥草葉的影響,就不能不談知名瓷器品牌「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以及已經被其收購的另一瓷器名廠Bing & Grøndahl。在1885年時,阿諾‧克羅格(Arnold Krog)與皮特洛‧克隆(Pietro Krohn)分別接掌這兩間瓷器大廠的藝術總監,在兩者作品中,無論是Bing & Grøndahl瓷器上立體生動的昆蟲蝴蝶形體,或是皇家哥本哈根瓷器上雅致的唐草花葉紋路,都能明顯嗅出這股西漸的日本風潮影響力。

 

從表層圖紋到工匠設計思維 歐陸和風的當代進行 

在19世紀中期第一波的日本風潮之後,曾於1910年代盛極一時的新藝術風格也逐漸淡出丹麥,取而代之的是回歸經典、講求簡單型式、以及質材功能的設計趨勢。而延續著這樣的基調,當第二波日本主義風潮於1950年代再度於丹麥興起時,設計師關注的焦點不再是異國風情及表淺的圖形紋樣,反倒朝向質樸而純粹的自然面向探索。此外,丹麥設計師也開始更聚焦於對日本匠人精巧手藝與工藝製程的關注。

 

丹麥與日本均屬貴重資源相對不豐盛的國家,國土中面積廣大的繁茂森林成為重要的天然資源之一,這個先天因素意外地讓木工藝成為兩國最有共鳴的設計交流領域。在《LEANRING FROM JAPAN》展覽中,特意將丹麥設計大師Grete Jalk於1963年設計的GJ Chair,以及柳宗理於1956年為天童木工設計的蝴蝶椅並置,展現出當時丹麥與日本在曲木家具設計上極簡而具工藝突破性的共通特質。此外,展覽中所展示的丹麥大師Finn Juhl設計的FJ5065胡桃木邊桌,為家居空間帶來無拘束的輕鬆氛圍,這源自低矮和室桌椅的設計靈感,也顯現出在材質及工藝技術之外,連無形的日式生活風格都成為影響丹麥設計的要素之一。

 

A1491546889_1

談起近半世紀以來,丹麥建築及設計師為何仍對日本如此著迷的議題時,策展人Mirjam Gelfer-Jørgensen指出:「丹麥與日本共享了一種對優良傳統質材的專注,而非僅著重於華麗的外表裝飾。對很多丹麥藝術家或設計師來說,日本那種『由下而上』深度理解材質與製程的設計傳統,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透過丹麥設計博物館及策展人Mirjam Gelfer-Jørgensen的深度剖析,在歷史大時代與藝術設計者的創作思維之間,重新感受策展人眼中兩國間共享的「美學連結」(aesthetic kinship),套句策展人的觀點,「向日本學習的過程,不是模仿,而是如何轉化為一種獨立的語彙」,對無論在歷史及文化上也與日本連結甚深的台灣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從當代丹麥設計窺看日本風格 

丹麥知名燈具品牌Le Klint,於1944年在市場上推出以日本摺紙(origami)為靈感的Model 101紙燈。Le Klint持續研發出多款摺紙燈具,而每件燈具都是由工匠師手工摺製而成。有趣的是,這件現正於《LEARNING FROM JAPAN》展覽中亮相的Model 101,早在1942年時即首度公諸於世,而當時就是用來裝飾仍稱為「丹麥裝飾藝術博物館」(The Danish Museum of Decorative Art)的丹麥設計博物館。

 

在設計及工藝層面,又以木家具及陶瓷餐具,最能看出丹麥與日本兩者間的影響與交流。以丹麥設計大師Finn Juhl在1953年設計的Model 137的日式沙發為例,這座沙發特色不僅擁有偏低的和室風格設計,椅框架構更是以日本廣島縣甘日市湖上的鳥居水門(Miyajima Water Gate)為靈感,從椅座背後看去就能發現這隱藏的巧思。

 

由丹麥設計大師Jacob Jensen於1967年設計的咖啡壺(左),帶有1950年代後以功能與極簡為導向的設計風格。與知名丹麥建築師Knud Holscher相同,Jacob Jensen回歸材質本身、專注於功能的極簡風格,靈感均汲取自日本簡約低調的器物美學。由陶藝家Snorre Stephensen於1984年設計的餐具組(右),從木製托盤、無把手茶杯、小型醬油瓶的設計,到容量小巧、形式多樣的陶製碟子,都顯現出日式餐飲習慣對於當代丹麥陶藝家作品的影響。

 



 

畢業於丹麥設計學院的知名設計師Hans Sandgren Jakobsen,曾於獲得獎學金於日本學習設計一年,而他在1998年設計出的gallery椅,整體風格極簡,並且將合板曲木的彎曲度發揮到極致,兼具創新工藝與美學風格。目前Hans Sandgren Jakobsen持續為丹麥及日本品牌打造設計作品。

 

新一代丹麥設計師Rasmus Fenhann以赴日本見學期間獲得的靈感,打造出名為「Hikari」(日文意指「光」)的燈具,並於2010年入選為丹麥藝術基金會(Danish Arts Foundation)的「年度丹麥工藝系列」。採用幾何多面體結構設計,穿越手工和紙透出的光線顯得均勻柔和。設計師曾表示,日本對材質及細節的講究對他的設計帶來許多啟發。 
 

文/方敘潔

攝影/方敘潔

圖片提供/National Gallery of Denmark、Designmuseum Danmark

本文選自《LaVie》2017年4月號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20年前的紐約中央公園,佇立著綿延數十公里的橘紅色門框,透著光的布幔在雪地中飄揚。這個在當時為市民帶來震撼感受的作品,出自藝術家組合克里斯多和珍妮克勞德(Christo and Jeanne-Claude);如今,壯觀的七千多座大門雖不復見,卻在即將開展的《The Gates與紐約未竟之作》(The Gates and Unrealized Projects for New York City)中能夠身歷其境體驗!

「包裹」世界的藝術家夫妻檔

藝術家夫妻檔克里斯多珍妮克勞德有著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巧合背景,克里斯多出生於保加利亞、珍妮克勞德則出生於摩洛哥,兩人於1964年遷居至美國紐約。

克里斯多在求學時期學習繪畫、雕塑、建築與裝飾藝術,認識珍妮克勞德後,兩人於1961年首次合作,於德國科隆港打造戶外臨時藝術作品《Stacked Oil Barrels and Dockside Packages》。自此之後,兩人便一直合作無間,持續創作各項公共藝術與室內裝置作品。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克里斯多和珍妮克勞德(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兩人在世期間,於全世界各地進行許多宏大的藝術計畫,最著名的便是以帆布「包裹」著名地標的系列作品,巴黎凱旋門、巴黎新橋、雪梨海岸、柏林國會大廈都曾參與其中。除此之外,還有大型地景藝術作品如《Running Fence》、《Surrounded Islands》、《The Umbrellas》、《The Floating Piers》、《The London Mastaba》等。

延伸閱讀:2021被包裹的凱旋門!盤點藝術家Christo and Jeanne-Claude遍佈全球的8件地景藝術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L'Arc de Triomphe, Wrapped》,2021,巴黎(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Surrounded Islands》,1983,邁阿密(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The Umbrellas》,1991,美國與日本(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20年後,重現中央公園的7500道門

《The Gates》為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於2005年為紐約中央公園所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該作品在全長37公里的步道兩側,架起多達7,503個橘紅色門框,並覆蓋上同樣色調的布料,為這座地標性的公園帶來嶄新意象。適逢《The Gates》創作20週年,紐約藝術中心​​The Shed策劃《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The Gates與紐約未竟之作》展覽,以新世代的技術與媒介,為觀眾重現二十年前在中央公園的感受。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The Gates》,2005,紐約(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該作品在全長37公里的步道兩側,架起多達7,503個橘紅色門框(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展覽的第一部分聚焦於《The Gates》本身,展出克里斯多的一系列相關作品,包括素描、模型、如今尚存的部分零件、照片與影片等。展覽還攜手XR工作室Dirt Empire與Pixels Pixels,運用虛擬動畫模型重現壯觀的《The Gates》,並帶領觀眾認識作品背後的故事,理解藝術家歷經25年的協商,終於得以將創作計畫付諸實現的過程。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展覽展出克里斯多的一系列相關作品,包括素描、模型、如今尚存的部分零件、照片與影片等(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克里斯多為《The Gates》繪製的素描(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展覽運用虛擬動畫模型重現壯觀的《The Gates》(圖片來源:The Shed)

展覽的第二部分,則揭開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生前未完成的多個創作計畫。這些計畫凸顯了兩位藝術家與紐約的深厚情感連結,以及他們的雄心壯志與創新精神。觀眾將能從素描、模型等展品中想像這些未竟之作,也能一窺平時少見的、大型公共藝術背後的創作思考。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藝術家原先在東京進行《The Daiba Project》,然後來和參與團隊產生意見分歧,並取消計畫(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藝術家曾於1969年提出將《Wrapped Tree》計畫實踐於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The Gates與紐約未實踐之作》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The Gates and Unrealized Projects for New York City)

展覽日期|February 12 – March 23, 2025
展覽地點|The Shed(545 W 30th St, New York, NY 10001美國)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廣慈社宅」位於松山奉天宮附近、規模居台北市之冠,而以此為基地、醞釀五年多的「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如今迎來成果發表,於2025年1月9日至2月10日開放大眾參觀。

一場社宅裡的藝術盛典

廣慈社宅前身為福德平宅以及廣慈博愛院,由於該地區發展相較老臺北城慢,散落著埤塘、濕地、郊山,緊扣鐵路、礦區、移民聚落,因此至今仍有許多新建設落成,可說是都市發展的一方新天地。廣慈社宅佔地6.4公頃,共有逾1500戶,入住居民面貌多元,為了促進社區的對話與相互理解,「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於2020年正式啟動。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徐永旭《光之巢》位於廣慈社宅園區南面入口處(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周邊環境、居民組成等多元背景,替公共藝術計畫供應了豐沛的創意靈光。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由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主辦、禾磊藝術策劃,以「我們在家(We Are Home)」為題,聚焦關係美學與環境美學,串起既有社群與新遷入的住戶、社會與社宅、人與環境間的連結,一步步形塑居民對家的認同。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游文富《溫暖的載體》夜景(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邀請藝術家實際駐地於一側的「福德聚場」,並設計一系列貼近在地的帶狀活動,讓藝術流動於社區建造中,築起一座共生共好的關係堡壘。九組來自台灣、日本與荷蘭的藝術家,分別以聲光、插畫、陶藝、纖維藝術、空間裝置等多元媒材,回應此處消逝的煤礦、水圳和生態,以及被人們擱置的記憶、感受,甚或是難以啟齒的終老話題等。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展覽現場(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2件展期限定作品

兩件展期限定作品,為廣慈社宅公共藝術成果展揭開序幕。游文富的竹編裝置《溫暖的載體》,樸質、溫潤宛如翻湧的金黃色雲海,融入地景也溫柔摟抱著老榕樹,歡迎觀眾穿梭其中;國內外藝術家跨界合創的《遷徙博物館》,是展覽的一大亮點,由德國藝術家佛羅里安.克拉爾(Florian Claar)結合金屬、木構和聲學技術,構築出的開放式聲鏡劇場《Wall of Voices》,而裏頭循環播放的聲音作品,則是知名音樂人林強,取材十多位受訪居民關於夢境、夢想的口語敘事,所創造出的電子音樂作品《聽夢I-夢迴》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游文富《溫暖的載體》(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Wall of Voices》結合金屬、木構和聲學技術,構築出開放式聲鏡劇場(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噪咖藝術、吳秉聖合力於《Wall of Voices》中,打造出光影作品《牽繫》(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8件永久性戶外裝置,呼應周邊地景

廣慈社宅室內外共有18件裝置作品,觀展動線以信義區行政中心正後方的社宅3區(C區)的主視覺延伸作品《社區精神旗幟》為起點。展期中展示的作品為蔡慧盈操刀的《揚揚》,藉由邀請居民共創,拓印下老椅子、磚瓦甚至福德聚場門牌等象徵「家」的元素。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蔡慧盈《社區精神旗幟:揚揚》(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衛福大樓與行政中心的接壤處,是禾磊設計梁豫漳以耐候鋼打造雙圓弧棚頂的《流亭》,如今已成為居民偶遇、寒暄的地標;嶼山工房林聖峰《大樹下的山水客廳》以平行並排的波狀鋼筋,模糊建材的軟硬與內外之分,成為日升月落間瞬息萬變的光影山水。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禾磊設計梁豫漳《流亭》地處衛福大樓和行政中心大樓之間(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嶼山工房林聖峰《大樹下的山水客廳》夜景(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站在《大樹下的山水客廳》下方仰望天空(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南面入口處徐永旭《光之巢》呈現四座溫煦、質樸的峽谷雕塑,呼應地勢也迎接人們歸巢;邱承宏《採光》以昔日植物的形象刻鑿混凝土浮雕,營造翩翩詩意及巧妙的共時性;偶然設計曾令理《孢燈》同樣取植物為靈感,用數株不鏽鋼雕塑模擬附近淺山的蕈菇、孢子,回應廣慈社宅周邊地景。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徐永旭《光之巢》(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邱承宏《採光》(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偶然設計曾令理《孢燈》(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路面、變電箱上九個貌似秘魯「納斯卡線」的神秘圖騰,是彭冠傑的作品《祝》,受附近奉天宮、慈惠堂等公廟信仰啟發所設計;現居荷蘭的以色列藝術家拉姆・卡齊爾(Ram Katzir)則從觀察手相的風俗出發,於三棟社宅包夾的廣場描繪出巨幅地畫《書寫未來》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彭冠傑《祝》(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藝術家拉姆・卡齊爾《書寫未來》(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10件室內創作,訴說場域本質

廣慈社宅建物內,也展示著許多藝術作品。大廳牆面上的鄒駿昇《共生》,描繪四獸山所代表的神獸,隱含動物與人類、生態與聚落間共生的永續議題;吳芊頤《窗光漫遊》轉化了公園、濕地、花草、蝶鳥,以及鐵窗花等在地符號;李維皓、許敬柔創作的《盈盈》,以特製不鏽鋼板折射天光,製造出宛如水中游魚的熠熠鱗光。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鄒駿昇《共生》(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吳芊頤《窗光漫遊》(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李維皓、許敬柔《盈盈》(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山由社《描海》是一幅需抬頭仰望的壯闊海景,鼓勵觀者打開嶄新的視角;日本藝術家本間純《記憶中的海》則將海洋的寫真轉印於金屬穿孔板上;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山由社《描海》(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本間純《記憶中的海》(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章芙菱《一場及時雨》李維皓、許敬柔創作的《沐浴》,一件用分光鏡營造七彩色光、一件讓光源與白色地景共舞,替受困的心靈帶來片刻撫慰;長居臺灣的日本藝術家大塚麻子《請跟我說》《廣慈的天空》兩件畫作,則替空間平添了一絲活潑氣息。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章芙菱《一場及時雨》(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李維皓、許敬柔《沐浴》(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大塚麻子《請跟我說》(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We Are Home: 廣慈社會住宅公共藝術成果展

展覽日期|2025年1月9日至2月10日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17:00
展覽地點|廣慈社會住宅公共區域(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38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