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寶藏巖是在高中走過福和橋到公館,橋上遠眺馬上就被這地方的景色吸引,沒有料到自己後來的命運會跟寶藏巖交織得這樣深。這裡給我太多的回憶跟思考過往,這裡承接著過去時代背景所遺留的景觀變遷,象徵著台北這座城市對文化、共生的包容。從一個佈滿違建的小山丘變身為歷史聚落,寶藏巖現在不僅成為台北人的尋幽花園,也是城市擁有的重要文化資產。筆者認為最難得可貴的,是台北市在上世紀快速變遷邁入現代化的過程中,能夠讓這樣的建築景觀以「活保存」型態為這座城市保留最值得記憶的人文地景,讓這座有溫度、故事的小山城繼續述說它的故事。
Back to 90s
90年代初期是社會急遽脈動、台灣經濟起飛,錢淹腳目的年代。在經歷解嚴後的意識解放,小劇場、當代藝術、電影新浪潮創作蓬勃反應社會樣貌。同時台北幾個大型都市規劃正式啟動,也引發眾多知識份子的檢討聲浪。90年到千禧年之中,台北市有一波由藝術家、NGO共同發起的解放公共空間運動,針對台北市幾個大型閒置廠區、聚落展開探求討論。當時的環改協會、表盟、崔媽媽基金會、台大城鄉所、Ours、破報分別活躍於華山、松菸、寶藏巖等地的空間開放跟古蹟保存運動。隨著時間的轉移,松菸、華山現今已經是文創園區的型態,走向不同營運模式。唯有寶藏巖今天以藝術村的形態被完整保存下來。
隨著時空演進,原先屬於這裡的歷史縱深逐漸被人遺忘。人們遂忘卻了城市邊緣的山城故事,寶藏巖有來自四面八方的移民、自力造屋、拆遷抗爭的過往記憶,甚至是少數民間力量發起改變市府政策的特殊案例,過去在居民不斷陳情及台大城鄉所、NGO團隊與眾多藝術家多方奔走下,台北市府於2004年公告此處成為歷史聚落,並朝藝術村方向規劃,2010年「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正式展開營運。
寶藏巖擁有豐富的文化地景,處處都有引發驚喜的當代藝術巧思,藉由一年一度寶藏巖光節以藝術點亮寶藏巖成為台北的光之丘,形塑最優美的夜間地標。因此,期望藉由「光」延續寶藏巖的文化特質,發揮村落獨有的魅力。現在的寶藏巖走過歷史歲月,希冀讓每一位來到寶村的民眾細細感受藝術活動的核心,引領人的步行動線及觀看經驗,用這一切都代表著我們對寶藏巖書寫的重新開始,希望藉由一步步的計劃多元開啟民眾重新來論述寶藏巖與台北這座偉大的文化城市。
【延伸閱讀】吳達坤:如果機場能像一座博物館?
Text、Photo / 吳達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