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揚‧范‧艾克(Jan van Eyck)的巔峰時間代表作,創作於1434年的《阿諾菲尼和他的新娘》(The Arnolfini Portrait ),是在油畫剛發明後所作的革新作品,充分發揮了油畫技法描繪細微處及其鮮豔色澤的特性,是一幅令人驚異的寫實作品。然而畫中卻藏有不為人知的繪畫訊息?
在畫面中,描繪了出身義大利盧卡(Lucca)、住在布魯日(Bruges)的商人阿諾菲尼(Giovanni Arnolfini)抬起右手,並以左手托起女性之手的模樣。一直以來這幅畫被當作是描寫阿諾菲尼和妻子喬凡娜‧茄納米(Giovanna Cenami)的結婚誓約,也就是所謂的結婚證書。
請看看房間裡的各樣家具用品,這些畫得很精細的物品大多象徵了婚姻。首先是左邊窗前的蘋果和橘子,亞當的蘋果雖代表「原罪」,下面卻畫了代表純潔無瑕的橘子,代表兩人是在清清白白的狀況下結婚。
脫在左邊地上的木屐,源自於聖經「在聖地要脫鞋」的說法。吊燈(燭台)代表基督,上面只點了一根蠟燭,也表示這個地方是訂定婚姻盟約的神聖場所。再來看看畫在這對夫妻背後的小東西。右側床邊的椅背上畫了「童貞聖女瑪格麗特」肖像,她是守護安產的聖人。椅子邊上的小掃帚和隔著鏡子另一邊的水晶祈禱念珠,在當時這兩樣都是結婚賀禮。
又如兩人腳邊的小狗是夫婦間忠誠和繁榮的象徵等,在室內各處都畫了象徵結婚的物品。其中最明顯證明了這是結婚場面的,就是用拉丁文寫在鏡子上的簽名:「揚‧范‧艾克在此,一四三四年」。其實若凝神細看鏡中,可發現現場還有另外兩位人物。當時就算沒有祭司證婚,只要有兩位證人,在哪裡都可以舉行結婚典禮,這兩位應該就是證人。其中穿著藍色衣服的人物,咸認為就是艾克本人。
做為宮廷畫家而出名的艾克也受到商人階層的支持,據說和阿諾菲尼也很親近。身為朋友,艾克帶著祝福的心情描繪結婚場景,並為朋友的結婚作證留下了簽名。
其實是貴賤通婚?
這幅〈阿諾菲尼和他的新娘〉雖以充滿祝福的作品廣為人知,但近年來美術史家提出新的見解,足以顛覆這種說法。其實這段婚姻並未受到世人的祝福。其中一項根據便是阿諾菲尼的左手。畫中他抬起右手,用左手托著新娘的右手,但若是正式結婚,一般應該是彼此右手互握,因此有人提出疑問。所以這是身分不同的貴賤通婚,也就是俗稱的「左手結婚」。當時結婚的前提是要門當戶對,若不是,就不被承認是正式婚姻。
學者推論富裕的阿諾菲尼雖娶了美麗的女性,但因她出身低賤,因此不被承認是正式結婚。她算是現在所謂的同居人,或許更接近情人也說不定。
這種情況下,不論是新娘或她將來生的孩子都沒有財產繼承權,母子都處於極為不安定的處境。不過在丈夫活著期間,生活和身分都會受到保障;當時的風俗是在洞房的隔天早晨,贈與新娘適當的財產以保障其生活。這幅畫很有可能是描寫贈與財產和成為妻子的契約順利結束的情景。
到底是受到祝福的正式結婚,還是所謂的貴賤結婚,這幅畫真是越看越令人疑惑。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解謎世界名畫》
更多精彩名畫故事,請見《解謎世界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