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墾丁,你會想到什麼?海灘、小吃、春吶音樂季?從今天起,換一個方式看這裡吧。一群年輕人燃燒他們的青春告訴我們,島嶼南段最珍貴的事物,不僅在人聲雜沓的夜市大街上,也在於鮮少人知的山路裡,螢火蟲與黑翅蟬的細語之間。
講者在前方暢快地訴說極地探險引發的環境反思,聽眾個個興致盎然。一如往常,這個平凡的午後,森社場所的二樓又上演一場人類和生態如何共存的辯論。我們在一樓等著,不一會兒,一位身材高挑的年輕人,頂著被豔陽烤黑的肌膚和爽朗笑容走下來。他是林志遠,森社場所暨里山生態有限公司的創辦人,也是整個大恆春半島的社區輔導員。
環境和經濟的雙贏處方籤
從沒想過,這一待就是十年,志遠如今憶起都還覺得不可思議。當年他只是一位青澀的大學生,從家鄉台中遠赴屏科大就讀森林系,因為跟隨曾在林務局工作的陳美惠教授投入社區營造,一做就做出了興趣,便這麼留了下來。
2006 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正式引入「生態旅遊」的概念,希望推動在地觀光。該政策起源於涵蓋恆春半島大半面積的墾丁國家公園,雖以豐沛的自然物種為傲,卻長期與當地居民處於對立之中,因為法律對環境的保護,與居民們過往取用自然資源的習慣相違背。
「以里德社區為例,從前每年十月的晚上,一個人可以打下1、2 百隻老鷹。因為這裡很窮,對住民而言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後來墾管處禁止,雙方就起了衝突。」他說。
對在地風俗不能失敬,珍稀物種卻又濫殺不得,左右兩難之下,墾管處希望以生態旅遊作解套,並委託學界團體居中協調,而這正是當年陳美惠教授的團隊接下的任務。從社頂部落為起點往外擴展,每一個社區為獨立單位,老師和研究生規劃好路線,然後對各社區民眾進行培訓,經過80小時的課程和墾管處認證後,民眾就正式成為解說員,除了帶團講解外,還負責監管環境、防止盜獵等任務。
「昔日狩獵的經驗變成很棒的解說題材,他們可以帶人去看老鷹在哪邊居住、做很細膩的觀察。以前會被抓去關,但現在當解說員,不用打老鷹就有收入,還被人當成老師尊敬。這讓他們開始產生使命感,想去保護這地方。」危機就是轉機,以從前反彈聲浪最大的里德社區來說,在導入觀光後,大家參與度極高,曾創下一年百萬的驚人營收,寫下相當成功的轉型成績。
多元輔導地方踏出下一步
然而,導入學界力量的問題之一,就是學生總有畢業的一天。好在已與地方培養濃厚感情的志遠和另外兩位夥伴,當完兵後義不容辭地回歸屏東,2012年成立由陳美惠教授引日本「里山倡議」典故取名的里山生態有限公司,隔年志遠又創設諧音幽默的森社場所作為實體據點,找來更多朋友加入,希望成為在地的生態旅遊中心,長期陪伴地方發展。
平心而論,生態旅遊雖然深具潛力,但要替居民創造穩定而豐厚的收入,還有一段路要走。一方面這種旅遊型態本就無法一次容納太多旅客,其次每個社區的狀況不同,各自要同心協力完成這份工作,實際上並不容易。因而即便營收最好的社區,目前依然只能將導覽視為兼職。
儘管如此,走入第十年,生態旅遊已經推向社頂、水蛙窟、龍水、大光、里德、港口、滿州、永靖、後灣等九個社區,並持續增加中,可謂成果斐然。除了旅遊,里山生態有限公司還協助各社區進行活動規劃和提案,向公部門爭取資源,也替墾管處舉辦以友善環境為主軸的「墾丁ㄟ市集」,甚至開啟藝術駐村計畫,和在後灣等高齡化地段推行長者關懷運動等,儼然成為串連當地極為重要的單位。「社區間彼此可能還沒那麼熟悉,但他們都很信任我們。不只居民,我們自己也是改變最多的,從一個學術團隊,經過無數工作和當地居民變成夥伴。幾乎是朋友以上、如同家人般的關心。」
志遠和多位員工其實都來自其它城市,卻無怨無悔地耕耘這塊終年高溫,迎面就是鹹澀海風的土地。在森社場所逛一圈,裡面全是來自屏東各地的特色產品,其中不少是和小農合作,從小零嘴到生活物件,都像在吟唱島南的牧歌,故事怎麼也說不完。
「未來會從生態旅遊慢慢走向綠色經濟,只要是友善土地的事情我們都會去嘗試。」志遠表示,「像今年我們開始和農民合作種植黑豆。此外,除了做政府輔導案,去年也和吳寶春老師的陳無嫌基金會、以及親子天下等單位合作夏令營的活動。來到這裡可以享受這些行程,還能看到地方的產業。創造更多產值之後,才有辦法讓更多人留下來。」
不與人爭的閒適步調,是這裡人們的生活特色。而或許環境保育也得如此。一點一滴的累積,雖然慢,但始終都默默地向前行。
【立刻就想去的生態體驗】
與黑翅蟬共舞—社頂部落
作為墾丁國家公園第一個發展生態旅遊的社區,社頂部落的行程和運作可謂最為純熟。此地多達300 種植物蓬勃生長,包括螢光蕈、黑翅蟬、黃裳鳳蝶、津田氏大頭竹節蟲等特殊生物。行程包括日夜間復育棲息地旅遊、尋覓梅花鹿的蹤跡等。老練的解說員還會分享私房景點,絕對讓你大讚不虛此行。
看見灰面鵟鷹—里德社區
每年十月,保育等級的灰面鵟鷹(又稱灰面鷲)壯闊的過境場面就會在這裡上演,讓不少老鷹的愛好者紛紛群聚欣賞,可謂年度盛事。除了英姿颯爽的老鷹,從海岸山脈東流向太平洋的港口溪和欖仁溪兩條溪流中,還孕育日本樹蛙、褐樹蛙、黃灰澤蟹、山窗螢等可愛的小主人,自由地穿梭在石縫和瀑瀉之間。
嬉戲於珊瑚礁間—大光社區
緊依海岸線的大光社區,過去長期依賴漁撈維生,近年配合產業轉型,祭出多項海洋休閒的活動。穿戴好浮潛裝備躍入海中,五顏六色的珊瑚礁、海葵、海星就在你眼前隨海波擺動,岸上海蝕平台和潮間帶的生態景觀也同樣迷人。往山坡處靠近,還能發現早期作工業用途,如今依舊高舉著硬梗葉片的瓊麻林。玩累了,走進屋內體驗自製花生豆腐,聆聽在地的月琴民謠,向當地人學習恬淡自適的生活態度。
Info|里山生態有限公司(森社場所)
地址:屏東縣恆春鎮中山路39號
電話:08-888-3939
官網:http://lishaneco.blogspot.tw/
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LiShanEcotourism/
Text / 歐陽辰柔
Photo / 張藝霖
圖片提供 / 里山生態有限公司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雜誌2017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