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當道憑什麼:韓國到底多認真規畫韓流搶攻全球的策略?

歐巴當道憑什麼:席捲全世界的韓流

韓國到底多認真規畫韓流搶攻全球的策略?其實,韓國政府與許多直屬部門已開始定期發放教戰手冊,以搶攻全球市場。有種孫子兵法的氛圍?確實。只不過作戰目標是宣傳韓流!我手上的教戰手冊是以韓語寫成的《韓流不滅》,由政府組織「韓國文化貿易委員會」出版,是本專業精闢、研究透徹的入門手冊,對於應如何進入全球市場知無不言。此書簡介各個地區,解釋哪些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因素對韓流市場是利多,甚至建議哪些範疇最適合發展韓流,包括電影、電視、美食等等。比方說,阿拉伯世界的章節就指出,要牢記穆斯林教徒的祈禱時間(並避免在這些時段播出韓國電視節目),並詳細說明由於當地人嚴格遵守的習俗,某些韓劇可能非常不適合阿拉伯市場。

 

韓流的滲透力是隨時一點一滴、不著痕跡的。文化體育觀光部的魏澤煥寫的《韓流:從韓國流行音樂到韓國流行文化》列出了許多讓人驚奇的小招式,可以讓韓國得到全世界的關切。例如在阿根廷熱賣的哈密瓜冰棒——由韓國Binggrae食品公司生產——「在大量出產水果品質又好又新鮮的國家,哈密瓜冰棒為何能如此暢銷?」魏澤煥問。書中還提到,俄羅斯是訂購韓國泡菜拉麵——裝在保麗龍湯碗中的速食辣麵條——的最大宗客戶。

 

無庸置疑,亞洲韓流瘋絕對是成功推銷韓流的最佳示範,韓國人也希望複製亞洲經驗,在世界各地持續散播韓國的魅力。哈韓潮在亞洲究竟有多猛烈?從二○一三年立頓冰紅茶的泰國電視廣告可見端倪:該廣告講述有個男孩想打動某個女孩,他從一開始的失敗到最後大功告成,是因為他在狂喝立頓冰紅茶的同時,口中不知為何突然冒出一句韓語的「我愛妳」!這則廣告的口號是:「永遠做個最酷的人」(Never lose your cool)。基本上,韓國人是亞洲版的萬寶路男人、理想中陽剛、有男子氣概又兼具浪漫的男人!

 

為了精確了解亞洲人對韓國人的看法,我採訪了華裔美籍記者傑夫.楊,楊是美國《A雜誌》(A Magazine)創辦人,《A雜誌》專門報導亞裔美國人相關議題和文化,也是史上第一本亞裔時尚雜誌(於一九八九至二○○二年間發行)。楊也是講述亞洲武打巨星成龍的暢銷書作者。說到最精通亞洲流行文化的美國專家,非楊莫屬。楊指出:「韓流已是亞洲人心中的流行文化指標。」他以最近一次曼谷之行見識到的韓流狂潮為例:「我搭地鐵時發現有個巨型廣告,廣告主雖是泰國電信供應商,代言人卻是韓國的少女時代。即使有語言隔閡,但韓國明星——比如少女時代——常穩坐泰國最受歡迎排行榜冠軍。」

 

我請他解釋亞洲的流行文化演變趨勢,楊分析:「流行文化盟主不停易位,十年前是日本,再之前的十年也許是美國,現在最出類拔萃的是韓國。」韓國流行音樂為何能讓亞洲粉絲如此瘋狂?基本上,據楊分析,這是因為韓國本身的吸引力已經夠強大,而日本和中國在試著外銷自己的文化時,攻勢較為保守,目標也只鎖定亞洲地區。

 

我其實在其他地方提過了,但我總是對這件事非常驚訝:大家怎麼會形容韓國是個又酷又炫的國家?我自己一直非常討厭當韓國人。我向楊表達我的懷疑,亞洲人到底認為韓國酷在哪?他總結了現今一般亞洲人對韓國的看法:「韓國有時尚的電子產品,還有長腿美女,韓國男人不但是深情款款的暖男,甚至還附贈迷人的肌肉線條,而且又帥到掉渣。韓國簡直是酷斃了!」

 

年輕時的我一向認為,在世界歷史上,韓國總是受盡強國的欺凌壓迫,但從楊的說明看來,這些特質現在反倒成為韓國吸引亞洲人的部分因素,因為之前的韓國從未侵略過任何一片土地。楊表示,「我想這其中有某些地緣政治因素。其他國家的影響力雖然曾經括及整個亞洲,但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卻都不懷好意。中國和日本過去都是亞洲地區的強國,被視為殖民主義擁護者,或是覬覦其他亞洲國家。」

 

相較之下,韓國一直遵循不同的路線:透過日新月異的消費性產品,而不是武力。「上個世代的韓國只是新興市場,但現在,大家覺得韓國就像是聖誕老人。亞洲人認為,韓國的酷炫產品讓整個消費市場增色不少。大家不覺得韓國人是經濟掠奪──搶奪天然資源或搜括古蹟文物,或以其他方式步步強占。」

 

楊和我分享許多的專家想法。專家們認為,韓國的酷炫形象起源於電子產品。三星和LG都特別制定了極為關鍵的營運策略:追隨低價市場。以三星為例,三星針對較不富裕的國家發表低價手機,反之蘋果則不做廉價版 iPhone。楊繼續補充:「三星和LG的冰箱和洗碗機設計感十足,讓使用者在無形中升級為中產人士。」換句話說,韓國的消費性產品成為「希望」和「向上提升」的象徵。「在文化潛意識裡,努力奮鬥的亞洲市場視韓國為盟友,而不是來自歐美的老練敵手。」楊指出。

 

楊並不想假裝韓國流行音樂特別獨樹一幟或驚世駭俗。事實上,中規中矩正是韓國流行音樂吸引世人的部分原因。楊認為,韓國流行音樂界不會創造出撼動全球的「壞小子」米克.傑格(Mick Jagger),或是前衛創新的傳奇歌手大衛.鮑伊(David Bowies),相反地,「韓國把標準的流行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韓國流行音樂的娛樂效果與表演方式非常循規蹈矩。性感歸性感,但不會搞怪到沒大人管的程度。」楊說。

 

所以應該說,韓國流行音樂的吸引力只有一部分跟音樂有關,楊表示:「會買韓國流行音樂產品的粉絲,其實想買的是生活風格,韓國流行音樂是展現生活風格的流行文化!」

 

韓流的整體效果遠大於各個小分支,事實上,在某種意義上說,韓流每個小分支互為一體,而不是單打獨鬥。不論消費者是否意識到這點,但韓國把韓流精心包裝成「一攬子」交易,而這可能就是為什麼韓國有機會把自家文化輸入西方的原因。一如楊所言:「我不認為之前有人像韓國這樣嘗試過,整合出一個完整的組合,從硬體的消費者科技(consumer technology),到音樂、視頻影像和線上內容都包括在內,全面且竭盡全力地進攻海外市場。」

 

韓流是否有機會橫掃西方市場?楊的態度謹慎但保持樂觀:「觀察韓流能發展到什麼程度會很有趣。如果回到上個世代,我會說——前進西方市場?想都不用想!日本和香港都沒成功,韓國憑什麼?但我們現在面對的是跟過去不同的世界,韓國流行音樂蓄勢待發,誰說西方市場不會心動?我們現在說的是亞洲的流行文化憑著自身條件,在西方占有一席之地,自信滿滿、虛懷若谷、沒有降尊屈就。對於眼前這個世代,對全世界整個世代來說,到國外發展都是夢寐以求的事。」

 

更多全方位解析韓國文化產業崛起的秘密,都在La Vie出版書籍《歐巴當道憑什麼?》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熱播13年的國民美食神劇《孤獨的美食家》,推出集大成輝煌之作《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並將在3月14日於台灣上映。

開播至今已達13年的《孤獨的美食家》,最早是由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於199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從2012年拍攝成電視劇以來,已經累積11季劇集、12集特別篇,可說是日本最長壽的美食劇集。而這部紅遍海內外的美食神劇,如今終於以《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跟觀眾在大銀幕見面。

國民美食神劇首度電影化

本作透過往返於各個城市的進口雜貨商人「井之頭五郎」,每當辛勤工作之後,總會在內心吶喊「肚子餓了!」然後趕緊找到一間偶然路過的餐廳用餐,並沉浸在努力工作後,享用美食的幸福時光當中。與一般戲劇作品不同的是,本作雖然沒有衝突萬分的戲劇化轉折,主要專注在刻劃五郎於各個餐廳品嚐美味佳餚的過程,然而他西裝筆挺、手拎公事包,透過豐富內心戲、對美食的強烈直覺、大膽的飲食風格,在不受任何人打擾、自由享受美食的情況下吃遍大街小巷,也無比療癒觀眾的身心靈,更對角色產生共鳴而沉迷其中,因此蔚為熱議話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適逢播出本劇的東京電視台開台60週年之際,製作團隊順勢推出這部最新電影版作品,不論製作規模與敘事風格,都將與戲劇版截然不同,更像是一部主角「吃爆全世界」的美味之旅,足跡將遍佈法國巴黎、長崎五島群島、南韓巨濟島和東京。而且相較於戲劇版,電影版的敘事將充滿高度戲劇性,並以貼近現實生活的幽默與台詞來提升喜劇效果。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而本片也因為松重豐的號召,齊聚豪華演出陣容,包括內田有紀、磯村勇斗、村田雄浩、鹽見三省、杏、小田切讓、遠藤憲一,以及曾演出《梨泰院Class》的韓星劉宰明特別加盟。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

值得一提的是,松重豐這回更一肩扛起《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導演、編劇、主演工作,尤其他在這13年來,自始至終支撐著本作,深深了解作品的世界觀,成為他出道40餘年首度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他回憶這次將作品「放大」成電影版的過程:「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拍攝電視劇第十季的2022年夏天。當時,長期參與系列作的製片人和工作人員因調動或轉職,讓人擔心沒人能綜觀全局並指引未來的方向。這讓我想到,既然正值十週年,為了測試這部作品是否還能繼續、有更大規模的發展,我決定展開動搖根基的挑戰。基於這樣的想法,我選擇『電影化』這個方式,雖然並不確定本作的內容是否適合改編成電影,但希望能藉此進行一次重構。」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獲金獎名導奉俊昊啟發

尤其松重豐是本作唯一的常駐主演,這讓他產生一種責任感:「基於對未來發展的考量,我開始思考誰適合當導演。」而他最一開始,就是想找《寄生上流》奧斯卡金獎名導奉俊昊執導,他對此表示:「考慮到本作不僅在日本、在東亞地區、尤其是韓國都頗受歡迎。我也曾在多次赴韓取景時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於是我便想到了奉俊昊導演。恰巧,我和他之前在《東京狂想曲》中的〈搖晃的東京〉短篇合作過,覺得如果他能將這部作品『烹調』成電影,會非常有趣。」

松重豐甚至還親自寫信給奉俊昊提出邀約,只可惜對方回覆時間因素無法配合,但這也開啟他不同的思考:「我和事務所社長談起這件事,隨口說了一句:『要不乾脆我來當導演?』這就是最一開始的狀況。」他並補充:「之後,我並沒有太在意自己說話的分量,就順勢寫下了一份劇情大綱,拿給正在拍攝第十季的工作人員看,跟他們說:『我打算以這份大綱來拍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我打算自己當導演。』結果他們回答:『我覺得不錯,一起做吧。』」而這也成就出本片最一開始的面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劇情大綱

本片劇情描述從事進口雜貨銷售的井之頭五郎(松重豐飾演),是個喜歡在工作之餘到處品嚐美饌的老饕。只要肚子一餓,就會秉持「吃飯皇帝大」的信念,拋下一切直奔周遭的餐廳食堂大快朵頤。他最愛享受用餐時不被人打擾,細細品嚐料理的美好時光,更愛在內心自言自語品評美食滋味。這回,他接到前女友的女兒——千秋(杏飾演)的委託,前往法國拜訪千秋的祖父一郎(鹽見三省飾演),並要幫助一郎找出童年時曾喝過的湯頭食譜。儘管線索相當稀少,五郎依舊踏上尋找「究極湯頭」的旅程,足跡遍及法國、南韓、長崎和東京。不過在這趟旅程當中,他卻意外捲入到一場更大的風暴當中⋯⋯。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的經典鉅作《風之谷》,將在3月6日首登全台大銀幕!片商也宣布和Pinkoi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紀念票卡樣式有「娜烏西卡飛行員」及「究極的王蟲」兩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極具收藏價值,已於Pinkoi限量開賣。

《風之谷》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名列「影史百大動畫」的吉卜力神作《風之谷》,更是「吉卜力三巨頭」宮﨑駿、高畑勳、鈴木敏夫這三位日本動畫界巨擘「夢幻聯動」的合作起點。當初鈴木敏夫任職動漫雜誌《Animage》副總編輯,因採訪工作結識宮﨑駿、高畑勳,先是促成《風之谷》原作漫畫在雜誌上連載並大獲好評,又說服高畑勳擔任該片監製,讓宮﨑駿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風之谷》動畫,電影上映後獨特的「腐海」設定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哲學,獲得極高人氣及評價,使得吉卜力工作室在隔年1985年成立,陸續誕生同樣膾炙人口的《天空之城》、《龍貓》、《神隱少女》等吉卜力經典之作。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久石讓首度操刀宮﨑駿動畫配樂

宮﨑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配樂向來由御用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而40年前慧眼識英雄的就是《風之谷》監製高畑勳,他起用當時還沒沒無聞、年僅30歲出頭的久石讓,兩人邊討論邊製作音樂,最終譜出適合這部磅礡作品的熾熱曲風,特別的是,原聲帶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啦啦啦」童聲,是由久石讓年僅4歲的愛女藤澤麻衣獻唱的〈娜烏西卡安魂曲〉,搭配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引發不少觀眾共鳴感動落淚,蔚為經典。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描述自然資源受嚴重破壞、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戰後腐化世界,由於地表被劇毒腐海所覆蓋,人類只能在被汙染的大地及巨型昆蟲威脅下求生,唯有「風之谷」因海風吹拂而不受腐海之毒侵擾。擁有獨特溝通能力的風之谷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到腐海探險,某天,多魯美奇亞帝國的運輸機墜毀於風之谷,上頭載著千年前毀滅世界的生化武器「巨神兵」,讓風之谷頓時捲入爭奪巨神兵的戰爭中,為了人類與世界的存亡,娜烏西卡必須挺身而出。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典藏預售電影套票限量開賣

而這部吉卜力經典動畫鉅作《風之谷》,即將在3月6日首度全台盛大上映,片商甲上娛樂和Pinkoi也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內含2張電影交換券和2張限量復古紀念書卡「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售價760元,已在Pinkoi獨家開賣,2月17日前購買套票再加贈「腐海植物的實驗室」限量早鳥書卡1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