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傳統工藝考察,並舉辦《融》系列展,品物流形在竹、絲、土、銅、紙五種傳統材料中發現現代設計語彙,並將它們整理為From 餘杭融設計圖書館的一部份展示內容。
【土】
土在中國傳統工藝文化中以多種面貌呈現,如傳統工藝中的瓦片、陶瓷、青磚、泥土、水泥、搪瓷、礦物質顏料等。此為耳語工作室的「地質的層」,採傳統陶瓷工藝的灌漿技術,不同的是,運用不同土質如景德鎮高白泥、宜興黑紫砂土、細陶紅陶泥、沙粒和礦物色粉由下往上逐層灌漿,使之凝固在同一物體上,快速的灌漿動作因此變得緩慢,成為一種設計的「儀式」。
【竹】
竹的生長週期短且有極快的生長速度,是當代理想的環保自然材料。利用竹子強韌、富有紋理的特性,加上運用工藝技法處理的竹木、竹皮、竹篾、竹絲、竹纖維和竹紙等材料,在現代設計中可有廣泛的應用。圖中「AIR」椅是品物流形對中國傳統竹編的重新詮釋,透過設計將竹子能乘載的重量和強度推到極限,成為一張輕量且耐用的椅子。
【絲】
傳統工藝中的絲,從製作成纖維到面料,有著精細的工藝技法。從一顆蠶繭抽出的絲,可達1,000 公尺長。將幾根繭絲合併可成為「生絲」,經加工後根據編織的方式不同,有綾、羅、稠、絹、緞等種類。絲除了獨特的製作技巧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良好的水質。餘杭區南苕溪附近的絲棉工作坊,因絲在河中水洗後品質極佳,所以此區生產的絲被稱為「清水絲綿」,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物流形的設計師王聖海,考察了餘杭區的清水絲綿工藝,結合造紙的撈紙技術做出了半球形燈罩和柱狀燈座「隱」。
【銅】
常見於傳統工藝製作的銅材料,因金屬的特殊處理,而有獨一無二的造型和紋理。例如鑄造工藝利用銅加熱,將液態澆鑄到固態,產生設計造型。也有利用腐蝕和金屬著色方式,讓銅表面進行氧化反應等工序而產生美麗的表面紋路。除了特殊技法,熱軋銅棒而不退火的銅絲,可用於織網,為設計表面帶來具有個性的精細織紋。此設計為「生長的色彩」,出自設計師羅黛詩之手。以黃銅、紫銅、黑胡桃木為設計主要材料,並在銅著色藝術中獨創「引火入水」技法,讓色彩與銅激盪出令人驚豔的紋路效果。
【紙】
中國傳統工藝中的手工紙,是以植物加工而成的紙漿作為造紙的原料。透過折紙、扎染、拓印、剪紙和糊紙等工藝,能應用於各式設計和藝術品上。例如餘杭區知名的油紙傘工藝,傘面選用特級棉紙,經過多道工序而精製成一把傘。品物流形轉化傳統紙工藝的設計,就屬紙椅「飄」最知名!靈感是來自餘杭歷史悠久的油紙傘工藝,用傳統宣紙以糊紙傘的方式層層黏貼起來,形制簡約卻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Text / 陳岱華
圖片提供 / 品物流形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雜誌2017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