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和網路尚未普及以前,人們的美感是如何被形塑出來的呢?大眾文化又和藝術有甚麼關聯呢?臺北市立美術館新展「為了一種現代的視覺:七〇年代跨域的造型感」展出台灣1970年代的文化產物,從電影、雜誌、攝影與藝術領域探索藝術和美感的形成,展覽從7月14日展到9月17日。
展場位於北美館3樓C區,圍繞著環形的動線,觀眾將穿越李行及瓊瑤電影海報的長廊,《劇場》雜誌、早期的古龍小說陳列在展區中央,也能看到張照堂、郭英聲等攝影名家早期的作品,甚至是街頭實驗電影。當時現代藝術的概念在台灣還不明確,藝文工作者尚在摸索自己的定位和創作形式,也藉由合作激盪出新的火花。
策展人王柏偉表示,七〇年代除了鄉土與寫實之外,在藝術領域受到攝影寫實、 超寫實和超現實等流派的影響;設計業逐漸發展,時尚產業、實驗電影和攝影都非常蓬勃,在觀看這些藝文媒介時,大眾的美感經驗也逐漸沉澱,形成某種既定的造型觀念。
在1980年代報導與紀實攝影非常興盛,關於鄉土運動或寫實理念的討論逐漸式微,轉而關注社會狀況。王柏偉說:「我好奇的是,台灣的藝術產業人員如何在七〇年代進行轉變,讓八〇年代的報導攝影開展。在這之前,人們對社會角色的定位非常模糊,但是透過攝影和電影的傳播,讓社會角色的造型被定型下來,比如這是一個工人、窮人或是被剝削者…,我們也能夠清楚地辨識他們。」
著名的《漢聲雜誌》創辦於1971年,最初是在飛機上供旅客閱讀的英文雜誌,1987年時發行中文版,雜誌社也發行《漢聲小百科》、《漢聲中國童話》等圖書,成為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一組由《漢聲雜誌》美編黃永松拍攝的照片,呈現老婦人和民俗面具的特寫。這兩張照片是在民間進行田野調查時所拍攝的,細緻地記錄了被拍攝對象的造型。王柏偉認為,藝術作者如何呈現作品,同時也會影響觀看者的感知:「黃永松提供了100X150公分的尺幅,不是田野調查使用的尺寸。當你把它當成作品來觀看時,會產生對比很大的效果,它很細緻,但又是沒有被當作藝術作品來呈現。」「我認為,不管藝術家有沒有刻意在影響觀眾,其實他們的意識都滲透在日常生活裡,像是電影、出版品等媒介;我們也會覺得,拍老婦人就是要用這樣的光影和皺紋,讓背景慢慢沒入,她的滄桑感就會出來。」
展覽空間猶如一條時光長廊,一張張老海報、一本本老雜誌都散發過去歷史的光輝,即使不曾經歷過那個時代,它們已經透過物質文化,無形中影響了我們觀看的方式。
Text、Photo / 非池中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