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北必吃的美食!10大最受歡迎的小吃不可錯過!

台北必吃!最受歡迎的小吃 Top 10

臺灣是多元族群與文化的社會,追求互相融合,體現最完整的地方就在飲食文化。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曾報導過不能不吃的臺灣美食,臺北旅遊網挑選10道必吃美食,想想深刻體驗臺灣的文化,就從品嘗在地小吃開始吧!

 

牛肉麵

牛肉麵是臺灣的國民美食之一,牛肉麵要好吃,麵條、湯頭及牛肉三大元素缺一不可,湯頭更是牛肉麵的精華,牛肉麵大多分為紅燒清燉,搭配上燉好的牛腩及牛筋居多。從小攤到老店,各門派莫不潛心專研牛肉麵學,牛肉麵已成臺灣之光,各店家花盡心思追求牛肉麵極致美味!

 

小籠包

誕生於江南地區的著名點心,以「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著稱。傳統肉餡小籠湯包來說,湯汁是靈魂,為了追求皮薄透亮的口感,許多師傅採用塗抹麵粉後用擀麵杖壓出薄如紙的麵皮,蒸出的小籠包就會顯得粉潤透亮!傳統小籠包的褶皺在14個以上,而更為考究如知名店家鼎泰豐會做成18個以上。

 

滷肉飯

看似普通的滷肉飯,一碗好吃的滷肉飯軟腴化口不油膩,小從小吃攤,大到五星級酒店,也曾登上總統府國宴,「臺灣小吃教主」的美食作家舒國治也曾說,滷肉飯是臺灣的「國飯」。滷肉飯一般指臺灣北部、中部的滷肉飯,肉用刀切碎後滷的,而這在南部稱之肉燥(臊)飯,肉是用機器絞碎滷的。南部也有滷肉飯,則指用大塊三層肉(五花肉)滷的,這在北部、中部稱之爌(焢)肉飯。

 

大腸(蚵仔)麵線

麵線是台灣人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除了生日煮的壽麵、豬腳麵線、麻油麵線之外,紅麵線一脈的大腸(蚵仔)麵線更是台灣著名的小吃。主要原料為蚵仔和麵線,蚵仔需先拌太白粉,也有使用滷大腸做搭配。蚵仔麵線的優劣決定於蚵仔的大小與新鮮度,豬大腸滷製的過程,與整碗麵線中的比例都是決定優劣的關鍵。食用時,搭配店家特製辣椒醬,可加入烏醋、蒜末、香菜來增添風味!

 

蚵仔煎

完美的蚵仔煎外層粉漿要有焦酥口感,地瓜粉、太白粉勾出的芡衣,各店家私房的甜辣醬完美比例形成滑溜、Q彈的美妙感受!咀嚼後,濃郁蛋香在齒際漫開,搭配新鮮時蔬如茼萵、小白菜,最後的主角是渾圓肥美的新鮮蚵仔,一咬下去來自大海的清鹹鮮甜在口中瞬化開來,是逛夜市必吃的特色小吃

 

臭豆腐

用豆腐醃製到發酵而產生特殊香氣,因此稱為「臭豆腐」。其獨特的風味,加上油炸或蒸滷,也成為在地特色小吃。臺灣攤販多半販賣的是炸臭豆腐,搭配酸甜不辣的臺式泡菜(或四川泡菜),紓解油炸膩感。麻辣臭豆腐是近年來臺灣的新吃法,搭配鴨血、酸菜,濃郁的麻辣湯底再加上臭豆腐獨特的氣味,有的店家也會加入肥腸(豬大腸),俗稱「大腸臭臭鍋」。

 

雞排

雞排可以說是「邪惡國民美食之首」,在小吃界已被賦予新的地位。口味變化從灑上辣椒粉的辣味雞排,改良出灑上五香粉、海苔粉、芥茉粉等調味雞排,以蜜汁醃漬而成的蜜汁雞排,包覆起士內餡的和風起士雞排;調理方法出現不同於傳統方油炸方式的碳烤、焗烤雞排;也有強調尺寸的超大雞排、改採雞腿肉的雞腿排等。食用時具機動性及飽足感,迅速攻占大街小巷與各大夜市,是臺灣最普遍的小吃

 

珍珠奶茶

提到雞排,不可能缺少珍珠奶茶,雞排配珍奶,可以說是經典的小吃組合。珍珠奶茶不只外表營造出多層次的美感,粉圓(珍珠)加入香醇的奶茶當中,在享受液體飲料的同時,又可以感受到粉圓固體的嚼勁,創造出煥然一新的味覺體驗!由於口感特殊,所以受到廣大的歡迎與迴響,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飲品之一,多年來,已由臺灣流行至東亞、歐洲、美國甚至中東、或是歐美國家等地方。

 

刨冰

剉冰於日治時代引進臺灣,以製冰機將冰塊切成碎片狀後,在碎冰上頭添加上不同配料與醬料,至今成為街頭巷尾都常見的特色冰品。臺灣熱銷的芒果冰,被美國CNN和旅遊雜誌評選為世界最好的甜點之一,來碗充滿台灣味的芒果冰、或是深植臺灣人兒時記憶中綿密的芋頭冰、紅豆冰,或者甜入心坎裡的古早味黑糖刨冰,都是不錯的選擇!

 

鳳梨酥

鳳梨酥是臺灣的著名點心,主要原料為麵粉、奶油、糖、蛋、冬瓜、鳳梨醬,外皮酥、內餡軟,有鳳梨甜香,融入臺灣最具特色的質樸在地口味。鳳梨的閩南語諧音為「旺來」,帶有吉利興旺之意,也是國外旅客訪臺的最受歡迎的伴手禮之一

 

via / 台北旅遊網

極致發揮植物力!台北米其林一星「A」春季菜單,單株植物根芽、莖葉、花朵零浪費入菜

2025年開春,台北米其林一星餐廳「A」正式入選由「世界最佳50餐廳」創立的餐飲指南「50 Best Discovery」年度全球關注餐廳,國際榜單再下一城。迎接好消息的同時,「A」也帶來全新春季菜單《根莖花語》(From Roots to Shoots)。

多元質地、多重口感,極致發揮「植物力」

《根莖花語》延續黃以倫(Alain)主廚在春季料理的「植物力」主題,每道餐點都完整利用同一株植物的根芽、莖葉、花朵等元素,將其獨特風味及自然生命力融於餐盤菜餚,實踐食材零浪費的同時也展現無邊創意。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台北米其林一星餐廳「A」。(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勃根地風味焗犢牛/酸辣蝦吉拿圈。(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根莖花語》菜單從「多元質地」和「多重口感」兩大途徑探索植物食材的風味之美。Chef Alain使用甜茴香、甘藍菜、彩色蘿蔔、櫛瓜、薑等蔬菜,或透過多元表現手法呈現同一種蔬菜、不同部位的風味,或將多種蔬菜匯集,善用不同料理技法展現蔬菜風味、質地的多變性,將植物力極致發揮。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花漾大蝦龍鬚酥/橙香蘆筍魚子醬。(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單一蔬菜的多種可能

菜單中這道「春茴墨魚白沙拉」以甜茴香為主角呈現:口感脆嫩、香氣清雅的茴香頭,搭配肉質飽滿軟糯的花枝,以氣味濃郁的茴香花點綴,陪襯的是富含營養價值的茴香葉;帶有青草和香料風味的茴香籽,則化身堅果蛋白餅,增添酥脆口感。在另一道菜色中,冬春之際多汁香甜的蘿蔔則以脆片、泡菜、醬汁等方式呈現,祛除過重的草腥味。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春茴墨魚白沙拉。(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一道料理匯集蔬菜的多元質地

台灣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在法國料理以「chou」稱呼,花椰菜、抱子甘藍、大頭菜、高麗菜等都包含在內,Chef Alain在同一道菜中匯聚了新鮮的花椰菜、油漬甘藍、香甜的蔬菜泥等,以多樣的料理手法展現蔬菜質地的多變性。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桂香甘薯火焰薄餅。(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醬汁提煉蔬菜鮮美

貫徹蔬果零浪費的料理原則,菜色醬汁也以植物食材為基底,例如冷前菜「干貝奶酪蜜糖豆」以豆莢作為醬汁;白沙拉搭配茴香高湯;鮭魚料理則運用了紅蘿蔔醬汁,展現各種蔬菜食材的原始風味與鮮美。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干貝奶酪蜜糖豆。(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薰衣草帝王紅鮭。(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搭餐飲品詮釋植物成長五階段

延續菜單概念,本季無酒精飲品設融合蔬菜、水果、花朵等植物元素,以植物的生長週期為命名靈感,從「種子」、「萌芽」、「花開」、「綻放」、「根系養分」等五階段的不同特性出發,既是「A」對春季的獻禮,也是對植物食材的深刻探索。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Restaurant A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282號4樓

電話|02-2721-8088

菜單價格|

・A,提供2人、4人位

午間套餐$4,850+10%、晚間套餐$6,850+10%,皆已含精選酒精或無酒精飲品pairing。

・A ROOM,VIP包廂

午間套餐$6,350+10%、晚間套餐$8,350+10%,皆已含升級款酒精或無酒精飲品pairing。

・Alcoholiday 香檳吧

每人低消$700+10%。

本事為台中「燒肉風間」設計新裝!灰黑色調、粗獷石材及氣派紅色旋轉梯構築「燒肉劇場」

台中「燒肉風間」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被封為台中必吃三大燒肉之一的「燒肉風間」,為迎接十週年,攜手「本事空間製作所」將公益本店改造為黑色系點綴亮紅色的摩登「燒肉劇場」。菜單也同步優化,牛肉全面升級為和牛,肉品品質與精修程度也雙雙提升;四款套餐中主打的「Feast」儀式感最足、集齊和牛各種吃法,直火燒肉、炙烤牛排、韃靼、澄清湯、漢堡排等一套滿足。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本店十週年新裝亮相。(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燒肉風間」2025新版菜單:「Fusion」套餐。(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台中必吃三大燒肉

2014年於台中公益路創立的燒肉風間,主打關西流燒肉,餐廳空間及餐點風格融合西方特色,猶如日本關西地區大方接受西方外來文化、兼容並蓄的地域風貌。店內精選日本A5和牛、澳洲和牛等頂級肉品,跳脫傳統日式燒肉、韓式燒肉的窠臼,根據和牛不同部位及切法搭配多種獨家醬汁燒烤,另提供多樣熟食、甜點選擇,十年來在台中燒肉激烈戰區框下一席之地。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公益本店十週年改裝,本事打造「燒肉劇場」

燒肉風間公益店十週年改裝,由本事空間製作所將原先以木質調為主的美式老酒館風格空間,改造為現代極簡的「燒肉劇場」。店面隱於厚實的炭黑大門後,推門入內即刻感受到挑高7米的氣派,鮮明的紅色旋轉樓梯聚焦視線。室內以灰黑色調為主調,採用肌理感強烈的石材、鐵件搭配聚光燈,屏除繁複裝飾,透過元素重複排列創造視覺韻律,並運用幾何、材質及光影的互動,塑造劇場張力及靜奢氛圍。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新版「Feast」套餐亮點菜色盤點

優化後的全新菜單包含4款套餐:「Pork+」、「Fusion」、「Master」及「Feast」,皆包含肉品、海鮮、小菜、沙拉、熟食、湯品、米食、飲品、甜點等。其中「Fusion」套餐人均1,500元就能享受日本A5和牛的脂香肉嫩;「Feast」則是燒肉風間首推,最富儀式感、最能體驗多元吃法的和牛燒肉盛宴,以下精選幾道「Feast」套餐的亮點菜色!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燒肉風間」2025新版菜單:「Feast」套餐。(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開胃菜|和牛韃靼

這道集結海陸風味的開胃菜,取日本A5和牛油脂適中、柔軟帶嚼勁的肩胛部位,調和秘製燒肉醬,桌邊拌入生蛋黃及魚子,盛裝櫻花蝦餅內上桌。脆口蝦餅、柔嫩和牛堆疊出口感層次,鹹鮮風味喚醒味蕾迎接和牛燒肉。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和牛韃靼。(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米食|磯雪昆布雲丹本丸

銜接開胃菜與燒肉的米食,首推這道「磯雪昆布雲丹本丸」,專人將於桌邊燒烤飯糰後,以北海道磯雪昆布包覆,最後點綴馬糞海膽,呈現外層酥脆微鹹、內裏綿密鮮甜的口感及滋味。除此之外,米食還有多種選擇,包含越光米、日本和牛/伊比利霜降雲丹舒肥蛋拌飯、鍋巴飯等。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磯雪昆布雲丹本丸。(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暖心鍋巴飯。(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和牛燒肉|牛舌、牛小排、肋眼上蓋

餐期來到高潮,燒肉盛宴以肉感濃厚、油脂豐富的肉品穿插搭配,包含厚切牛舌、入口即化的日本A5和牛牛小排、油花如大理石般細緻的「老饕」肋眼上蓋,並運用不同切法、厚薄、調味與配料,成就飽足而不膩口的過癮體驗。牛舌推薦加價享受「幻切和牛舌」,其採厚切、蓑衣花刀展現華麗視覺,炙火燒烤後佐蒜片、柚子胡椒或海鹽,可品嚐豐富油脂及柔彈口感。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幻切和牛舌。(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以肉之名

接續和牛燒肉,這道名為「以肉之名」的餐點更是將體驗推至頂峰。牛肉取日本A5和牛肋眼心部位薄切,肥瘦均勻、油脂細緻綿密,燒肉醬賦味後於烤網快速炙烤約五分熟,佐馬糞海膽與生蛋黃,帶來多層次的柔嫩化口與鮮甜滋味。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以肉之名。(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湯品|和牛澄清湯

邁入套期尾聲,由暖胃湯品平撫味蕾。碗內是肉質纖細的生和牛肉芯薄片,由專人於桌邊倒入澄清湯,讓熱湯融入和牛油脂香,熱氣中瀰漫馬告清新柑橘香氣,緩緩入喉溫暖脾胃。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和牛澄清湯。(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甜點:閃電泡芙/大人風味自家產焦糖布丁。(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燒肉風間公益本店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171-1號

電話|04-2328-1855

營業時間|週一、三、四、五 11:30-16:00、17:30-00:00;週二 17:30-00:00;週六、日11: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