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泰國有這麼多gay?」
在演講泰國文化時,最常被提問的問題之一,就是與Gay相關的問題。泰國為什麼Gay特別多呢?泰國的大學生穿制服上學,其中經常看到穿著女學生制服上學的男學生。有人開玩笑說,人文科系裡,不管是學生還是教授,十個裡面有九個是Gay。在路上、在餐廳、在電視裡也很容易看到Gay。對於泰國Gay很多的原因有各種謠傳,有人說「泰國陰氣重,所以語言也很女性化,男子們也變得很女性化」,也有人說「食材『帕企(ผักชี, 香菜)』有讓人精力衰退的效果,所以男生才會變得很女性化」。但是,這全都是根據不足的歪理。有很多男生即使吃了一堆香菜,也依舊是雄赳赳的大男人,也有很多人是身為女生,但是打扮得像男生一樣的「T(Tomboy)」。
此外,也有因為戰爭頻仍,父母為了不讓兒子被送上戰場,因此讓他穿女裝,或是因為戰爭持續太久,使女裝男子「尬推(กะเทย)」增加等說法。泰語有音域柔和、有聲調、發音中混有鼻音等特性,在說話時,抑揚頓挫自然比較溫柔,所以也有因為這種特性,使泰國男性變得女性化的說法。然而長期與泰國打仗的緬甸,在語言上也與泰國聲調相同,但Gay卻不像泰國那麼多。剩下看起來較具妥當性的說法,是因為佛教思想具有寬容精神,以及避諱互相干涉的國民特性。
但為什麼唯獨泰國Gay這麼多呢?2012年泰國的保健福利部統計,在泰國男性約3200萬人中,與男性發生性關係者約有60萬人。雖然沒有女同性戀的相關內容,但總之男性中只有不到2%的數據,與我們總是想到「泰國是Gay天堂」的形象相比,是個低上太多的數字。
有個有趣的調查結果。2014年,有一項調查亞洲國家中在臉書上「出櫃(Coming out)」者的人數,也就是公開宣布自己是同性戀者,並發表了統計結果。第1名是印度,臉書總使用者約1億人,其中有300萬人(約3%)為同性戀者。雖然使用者人數本身就多,但從比例上來看也是個很高的數值。
越南和印尼分各為第2及3名,泰國的臉書總使用者有2千800萬名,其中「出櫃」的人有34萬人,僅占約1.2%。想到喜愛美麗,並喜歡果敢地將其表現出來的泰國男女們,便覺得這是比預想低上非常多的數字。甚至比第10名的韓國(總使用者1400萬人中有28萬人,約2%)還要低上很多。即使只看這份資料,在看到我們的既有觀念被以絕對的數字或比例呈現出來時,會讓人質疑起,泰國與其他亞洲國家的人相比,同性戀者的比例是不是真的較高。或許,不是「Gay比其他國家多」,而是「看起來比較多」也說不定。
有十八種性別的國家,泰國
至少,泰國人似乎比我們更加關注性別的樣子。在泰國,表現性別的詞彙超乎想像的多。雖然聽起來像開玩笑,但泰國有高達十八種之多的性別。首先,去泰國旅行過人的,可能曾聽過一兩次「尬推(กะเทย)」一詞,這是從法國神父讓‧巴蒂斯特‧帕拉蓋爾(Jean-Baptiste Pallegoix)於1854年著作的泰文字典中,翻譯「雌雄同體(Hermaphrodite, 出身時身上同時具有男性與女性性器官者)」一詞而來,現在用來指稱「生理性別為男性,但將自己打扮為女性的人」。
除此之外,還有「Tom(ทอม, 從英文的「Tomboy」一詞中而來,意指打扮得像男生的女生)」、「dee(ดี้, 從英文的「Lady」一詞中而來,意指喜歡Tom的女生)」、「Adam(อดัม, 喜歡Tom的男生)」、「Cherry(เชอร์รี่, 喜歡Gay與「尬推」的女生)」等指稱性別認同的詞彙。而在一對同性戀伴侶中,具有主導傾向的人會加上「King(คิง, 國王)」,相反者加上「Queen(ควีน, 王妃)」做為修飾詞,做出區分。此外還有同時具有多種性取向的人,各自以不同的叫法稱呼。這些名詞為口上語的俗稱(slang),並持續不斷地在變化,這也佐證了泰國人特別關注同性戀。
「第三性」在社會上的成功,歸功於尊重個人意志的人民
為什麼泰國Gay看起來特別多?就像前面稍微提過的內容一樣,「果敢」是原因之一。泰國人熱愛自由,大部分人的生活目標,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並感到幸福。為了自己的幸福,自然會想積極地展現並炫耀自己的個人喜好,特別是最近具有「第三性」的人在社會上活躍地活動,取得財富與名利,使這股潮流更加有力。例如席捲蒂芬妮環球小姐(Miss Tiffany's Universe,也稱為「泰國變性人選美大賽」)與國際變性人選美大賽,獲得高人氣而出道演藝界的變性人寶兒(ปอย ตรีชฎา, Poy Treechada);泰國頂級連鎖美髮沙龍CHALACHOL首長搜薩‧剎拉秋(สมศักดิ์ ชลาชล, Somsak Chalachol)等,除了這些活躍在時尚美妝領域的知名人士外,還有電影《美麗拳王(Beautiful Boxer)》的主角;變性拳擊選手帕莉亞(ปริญญา เจริญผล ,Parinya Charoenphol,又名龍唐);在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取得新聞博士,擔任泰國法政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授的社里‧旺孟薩(ดร.เสรี วงษ์มณฑา, Seri Wongmontha)博士;烏汶府醫院的院長蘇帕勒‧錫康(นายแพทย์ศุภฤกษ์ ศรีคำา)等都是變性人,這些人在社會各界嶄露頭角並大放異彩。
乘著這股風潮,他們擠身「Hiso(ไฮโซ, 從意指上流階層的英文單字「high society」而來)」,也隨之帶來對「第三性」者的肯定言論,減少了對他們的歧視與偏見。
當然,在電視上仍看得到貶低或醜化「第三性」者的傾向。即使如此他們還是有許多人功成名就,這歸功於他們為了與社會的偏見對抗,持續不斷地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在特權階級中,至今仍抱有對同性戀的負面態度,因此聽說為了隱藏自己的性向,有許多人進行假結婚。有不少變性人在性方面依舊被當成嘲弄對象來消費, 事實上有不少電影或喜劇中,他們都被當作笑料。然而,就像它們可能被看成是「亞洲最多Gay的國家」一樣,泰國人的寬容與尊重多元的精神,使具有「第三 性」者能堂堂正正地展現出自己的性向與主觀價值,並高喊擁有受尊重的權力,這讓其他國家的人們都羨慕不已。
在2015年7月,泰國的民 調機關Nida Poll以1250名泰國國民為對象,進行同性戀的社會接受度問卷調查。對於「朋友或同事為第三性者時,是否能接受?」的提問,作答者中有88.72%的 人回答「可以接受」,主要答覆為「因為做為同一個社會的成員,不應該以性別為標準判斷他人,而應該以實力與人品來判斷才對」。而對於「家庭成員中有第三性 者時,是否能接受?」的提問,有79.92%的人回答「可以接受」。我想,同樣的問卷如果給韓國人(作者為韓國人)做的話,絕對不會得到與此相似的結果。可以說,為了重新認識與關懷性少數者,我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更多有關泰國生活、文化、社會與歷史,都在La Vie出版書籍《你所不知道的泰國:從歷、社會、風俗與信仰透視泰國文化的美麗與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