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祺與我們約在上海最熱鬧街區南京東路上的咖啡館,洋溢著一股中國八〇後俐落氣息的她,內心裡卻不折不扣是個對傳統雜貨充滿熱愛的老靈魂。2011 年從日夜顛倒、充滿快時尚感的廣告公司離職後,周祺決定聽從自己心裡的聲音,離開冷氣房、走出城區高樓叢林,開始了她尋找傳統手作生活物件的田野之旅。
不像是新世代的電商或品牌,在網路上輕鬆輸入關鍵字就能找到蹤跡,傳統手作坊或是老雜貨鋪只以最樸素的方式鑲嵌在生活與真實巷弄中,想要找到他們,唯一的方法就是親自走到店鋪門口,「一定不能開車,因為一踩油門村落裡好幾個小巷口就錯過了」,周祺笑著分享多年來累積的經驗談,「最好的方法,就是搭長途巴士,每一站都下車鑽進巷弄裡搜一圈。」尋訪的同時,周祺也一邊採買,常常結束一天風塵僕僕,還大包小包背著手編竹籃、草帽、土布袋等等別人看似不起眼、她卻心滿意足的戰利品回到家。
儘管只以大上海區作為田野範疇,但世代和鄉里間方言的不同仍常讓周祺印象深刻,「有次到靠近海邊的奉賢區,遇到一整戶阿姨都在織布,她們在大客廳裡坐成一圈,邊聊天邊織布,雖然都是上海人,但她們聊天的鄉音重到我一句都聽不懂,還得派出她們的兒子輩來翻譯(笑)」,但最讓周祺驚訝的倒不是語言的差異,而是阿姨們身上所穿、她們自己覺得再普通不過的日常服裝,「我剛看到阿姨們時只覺得有種純樸的親切感,仔細看才發現,她們身上穿的完全不是一般市面上賣的成衣,而是用自己手織布料作成的衣服!實在太讓我難忘。」
從小在石庫門弄堂裡長大,一直到18 歲才搬離,周祺的成長回憶裡隨處都是值得回味的海派生活況味。在上海的弄堂口,通常都會有間什麼都賣的雜貨鋪,手作的生活器物、小零嘴、蜜餞等等,甚至在家用電話還不普及的時候還配有公共電話,一有來電找人,雜貨舖老闆就會扯開喉嚨大喊誰誰出來接電話,所以哪家住誰、平時從事什麼行業,鄰居們彼此熟悉得很。
「大家都知道以前上海人有穿睡衣出門的習慣,其實就是因為弄堂比較沒有私密/公共空間的區別,老上海人即使走到弄堂口雜貨鋪, 都覺得還算是我家裡嘛。」周祺有點感慨地說,「有次訪問到其他地方的一間雜貨鋪,閒聊之下發現有個供應手作竹籃的師傅就住在我家隔壁,而我居然一點也不知道,這要是在以前弄堂裡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四年前周祺將田野尋訪的手作師傅和雜貨鋪集結成《上海雜貨鋪》這本書,並且持續為《新民晚報》撰寫同名專欄至今。
當時訪問的手作人最年輕的50多歲,年紀最大的超過90歲,幾年過去,周祺仍不定期回訪他們,但20多間雜貨鋪或老師傅手作坊中,將近1/2 都已陸續歇業退休。周祺帶著淺淺的微笑說,「我能做到的,就是用記錄留下他們曾經存在的樣子,希望他們即使漸漸消失在日常生活裡,也別太快消失在我們這一輩的記憶裡。」
這手工活用的都是巧勁
我17歲開始學敲鉛皮(白鐵),在廠裡跟著老師傅學,平時下班的時候自己也練習練習。後來下崗了,就開始自己接活幹了,到現在50 多年了喔!現在每天都要做8 小時。做這個其實不是很用力的,敲敲打打都是用巧勁,所以也不算什麼體力活,但剛學那會兒手一直敲出血,滿手的橡皮膏。一般經常做的尺寸都已經在我腦子裡了,其他有些比較複雜的,人家有要求的,我就畫下來問他們是不是要這個東西。像澆花桶有6 個尺寸,可以根據不同需要來訂做。如頭上的這個洞眼小一點少一點,水澆得就遠一點,大一點密一點呢,就可以澆得近,每個訂的人要求都不一樣的。
我帶過三個徒弟,不過現在都不做了,嫌這個賺錢慢。店裡做蘿蔔絲餅、油墩子用的那個勺賣得最好,5塊錢一個,一天快的話可以做50 個,看心情的。逢年過節,像桃花節的時候人多得不得了,外國人也多,我已經做出名氣來了,生意好得不得了,新場就我一家呀,每天有人跟我訂東西,賺點功夫錢,吃喝沒問題。
只有自己做的自己賣,才能叫作坊
我們這個叫圓作,專門做圓的東西。還有種叫方作,是做椅子、家具的。我16 歲跟師傅學手藝,到現在也有五十幾年了,那個年紀開始學麼,至少要學六年。要品質好,一天做一個不錯了。按照老法來做麼,木條要用竹釘穿起來的。不過,現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用膠水粘起來,方便呀。我一般都用杉木,質地比較軟,其他木料太硬了沒辦法手工弄的。一般都會挑樹結少的木料,這樣做出來好看,也不容易漏水。買來的木料要曬將近一個多月,要是做到一半天氣不好受潮了,還要等天氣好的時候再拿出來曬曬透。
我這個是作坊,只有自己做的自己賣,才能叫作坊。 以前很多東西都要用到木桶,裝飯的要飯桶,鍋子麼要鍋蓋,都用木頭做的。現在冬天買腳盆的人比較多,天冷大家喜歡買高一點的,天熱麼都喜歡矮的,平時用來洗洗腳。新的木盆拿回去放點冷水給它泡著,吸收了水分以後呢,木頭會脹開,這樣它密度就高了,一點水都不會漏。
以前每家每戶都不只有一個籃子
我學編籃子的時候,就在師傅邊上看看,和師傅一起編,學了三個下午,就算是出師了,一開始都做不好的,慢慢的再自己摸索。到了賣籃子的時候,大家攤子都搬在一起,然後就可以互相看到各自做的籃子,再從別人那裡討教些不同的編法,大家編的東西都一樣,只是編法有所不同。以前買籃子的大都是本地人,家家戶戶都要用的嘛,每戶還不止有一個籃子,都是我當天做,當天就全部賣光了,能維持基本生活。
現在買的人少了,所以還要靠養老金。 過去我們當地一些人家結婚還有個傳統,就是要在籃子裡裝香煙、一條魚、一隻雞,放滿兩個籃子,外麵包一層紅紙,這樣就可以去娶親了。還有裝飯的籃子現在都還有人在用,就是把燒熟的米飯,直接放在籃子裡面保存,蓋子一蓋就好了,這種天氣(11 月)不放冰箱也不會壞。現在遊客買的多,他們覺得稀奇,買一個回去掛家裡裝飾下也蠻好看的,懷舊一下。
Info│八〇後上海女孩─周祺
周祺,1986 年生於上海,設計師,攝影師,插畫師,現為「上海風景工作室」成員。專注創作與上海城市文化相關的出版物及相關展覽,著有《上海雜貨鋪》,《新民晚報》夜光杯「上海雜貨鋪」專欄作者。
Text / 方敘潔
Photo、插畫 / 周祺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雜誌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