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奈良Airbnb設計木屋「吉野杉之家」!串聯鄉村林業、村民工藝替偏鄉找回在地價值

入住奈良Airbnb設計木屋「吉野杉之家」!串聯鄉村林業、村民工藝替偏鄉找回在地價值

橫跨全球192個國家的民宿平台Airbnb,與以林木產業著名的奈良縣吉野町合作,在2016年原研哉主持的House Vision展中,發表了由建築師長谷川豪操刀設計,結合在地木工職人技術及良質杉木的「吉野杉之家」(吉野杉の家)。有著俐落線條的兩層樓木造建築在展覽後拆解、運回吉野町重組,並由當地組織自主營運,成為兼具住宿功能及促進交流的場域,建構出一個讓旅客能深度瞭解當地、並展現傳統產業及人文特色的平台,成為振興地方的契機。

 

Airbnb除了媒合供宿主及寄宿者,近年也一直希望藉由住宿模式的多樣化與在地化,讓旅客瞭解當地並增加旅遊經驗的深度。為求更積極的作為,Airbnb創設了Samara部門,希望運用其豐富的社群連結經驗,從空間等硬體設計,到服務、經營體制等軟體的建構,都能結合不同領域的專業,創造以社群為主體,同時深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羈絆、強化經濟效益、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可能模式。

 

他們首先聚焦已開發國家的共同課題:人口高齡化和地方人口流失,造成傳統產業斷後而併發的經濟蕭條現象。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居民的自覺及作為是不可或缺的關鍵。這類課題在長壽大國日本尤其深刻,因此以日本作為第一波試驗的舞台。

 

資源技術兼具 只欠發聲平台催化的良木美地

自500年前的室町時代以來,吉野出產的林木即是城樓、佛寺愛用的頂級建材。採用「密植」手法養林,先以高密度間距培植樹木,頻繁地進行修枝並逐年砍伐減少密度,使最後收成的樹幹木芯渾圓,年輪間隙窄且均勻,質地堅硬。木紋甚至不帶節點,還散發些許赤紅,被視為日本杉木中的高級品。由於香氣清而不膩,亦被視為製作釀酒樽的良材。林業延伸出的釀造業、木材加工業、木造建築業等技術也代代相傳至今。

 

建築師長谷川豪曾表示,將自然資源和以其衍伸出的傳統工法都保留下來的區域很少見,而這正是吉野町的獨特魅力。加上這裡的吉野山是賞櫻名勝,觀光資源可謂相當豐富。然而極富潛力的吉野町,卻因人口及產業結構的改變漸漸沒落,旅客行經此地也沒有深入認識的管道。因此,Airbnb選定與吉野町攜手合作,促成這次的吉野杉之家計畫。

 

閃亮登場後返鄉落地生根

「吉野杉之家」在去年House Vision展中於東京首度亮相。建築師長谷川豪使用吉野開採而來的高品質杉檜,參考當地造屋工法,由當地木材建築職人打造。從設計發想到施工的每一個階段,都納入吉野町的傳統產業。展後拆解成7輛貨櫃車運回吉野町重組,地點特別挑選在吉野川旁,因為這裡是昔日原木順流而下時,作為林材品管停靠站的河段,鎮守著吉野杉名揚天下的起點,也象徵邁向未來與世界旅人接軌的出發點。

 

房屋為線條簡樸的兩層樓木造建築。二樓為正三角柱空間的「朝日之屋」、「夕陽之屋」兩間客房,沒有過多的設計,將亮點留給兩側窗外的美景。天花板的鑲嵌式照明透過0.3mm的極薄杉片散發溫暖的光線;吊掛式的懸空樓梯、杉木發出的微香,處處都是絕妙的木工技法。一樓是整面落地窗的橫長居廳空間。開放性廊緣設計將周邊的景致盡收眼底,是住客的休憩之所,也是居民的活動交流場地。

 

長谷川豪表示:「特別採取昔日日本家屋的質樸設計,不只能和吉野的街道風景融合,也讓外國旅客可以實際體驗到日本居所的魅力。」以此使旅客藉由住宿,增加對當地生活文化的認識。

 

在地社群自主摸索獨自的營運模式

除了硬體全面採用當地材料,在軟體模式的建構上也立下兩個方針。一是以在地團體為營運主體,二是其住宿收益回饋當地,做為資產保存之用。Airbnb是這次計畫的發起兼投資者,訂房系統也是透過其廣布全球的社群平台進行,然而在營運上,完全交由在地組織「Re:吉野共居會」(Re:吉野と暮らす会)主導。

 

在開幕儀式時,Airbnb社會創新統籌負責人卡麥隆‧辛克萊(Cameron Sinclair)表示:「吉野杉之家並不是Airbnb意圖呈現的理想家居模式,而是由在地社群主導的地方活化試驗計畫。」他也期待這個計劃進一步找到和在地產業連結的可能。目前收益高達97%回饋給地方文化遺產保存之用,讓沒有實際參與的民眾也能受惠,形成優良的永續循環。

 

從2016年12月開幕至今,營運組織已推出各種企劃,包括與在地林木產業合作的工廠參訪之旅、做為學童的校外教學據點、提供在地酒藏舉辦試飲會……等。成員也輪流進駐,與外來訪客實際接觸,不僅擁有對外發聲的場所,也刺激思考並再一次認識故鄉的特色。特別是成員不乏林業伐材職人或木工師傅,他們對傳產文化和建築工法了解甚深,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精彩故事,也讓每一次的相遇充滿驚喜。

 

如同一直以來扮演媒合平台的角色一樣,Airbnb成功串連建築師、地方傳統產業、在地職人等異業領域,提供了軟硬體平台,讓地方組織(供宿者)和外來旅客(寄宿者)自由碰撞火花,進而活絡當地,開啟了一個兼具創意與美感的雙贏模式。

 

 Info│吉野杉之家 

地址:日本奈良縣吉野郡吉野町飯貝624

Airbnb「Yoshino Cedar House

https://www.yoshinocedarhouse.jp/

 


Text / 高綺韓

圖片提供 / Airbnb PR事務局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Vie》2017年9月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全面呈現代表性作品的大規模個展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呈現從過去到現在的代表性作品,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將於日本大阪舉辦的「安藤忠雄展|青春」,為繼2017年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挑戰—安藤忠雄展」之後的大規模個展,本展將全面呈現這位建築大師從過去到現在的創作歷程。

出生於大阪的安藤忠雄,透過自學習得建築知識,並於1969年開始建築設計活動。自此之後,他不斷打破既有概念、接連打造嶄新的建築作品;90年代起,他不僅活躍於全球建築界,還積極投身於環境再生與與震災復興等社會公益項目,影響力早已超越建築家的領域。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睽違16年在大阪的大規模個展

而這場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ヴイエス)」登場的「安藤忠雄展|青春」,更是安藤忠雄睽違16年在大阪舉辦的大規模個展。如同其展覽名稱,半個世紀以來,安藤忠雄始終站在第一線,仍懷抱著「青春」之心,奮戰不懈,而作為一名不斷挑戰的建築家,他所傳遞的人生訊息,也將為觀者帶來極大的啟發。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從挑戰的軌跡到安藤忠雄的現在

本展將分為「挑戰的軌跡(挑戦の軌跡)」與「安藤忠雄的現在(安藤忠雄の現在)」兩大區域,前者將完整介紹安藤忠雄過去的住宅、教堂、美術館等文化設施的代表性作品;後者將呈現其目前的建築作品,包含長期進行的「直島計畫(直島の一連のプロジェクト)」、以「巴黎證券交易所(Bourse de Commerce)」為代表的歷史建築再生項目,以及如「童書之森(こども本の森)」的社會公益項目。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 撮影:松岡満男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撮影:松岡満男)

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值得一提的是,本展也將打造高達15公尺的沉浸式影像空間,引領觀者遊覽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同時展場也將以原尺寸重現其早期經典之作「水之教堂」,讓人們能以五感體驗這件建築作品。此外,本展也將透過模型、影像與音樂裝置,呈現安藤忠雄與直島共同走過的37年軌跡。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安藤忠雄展|青春
展期:2025年3月20日― 7月21日
展場:VS.(大阪市北区大深町6番86号 グラングリーン大阪 うめきた公園 ノースパーク VS
休館日:毎週一;開館時間:10:00 - 18:00(五・六到 20:00)
票價資訊請點此

資料來源|VS.共同事業体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開幕!免費入場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睽違六年,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即將來台舉辦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帶來兩個核心建築概念「纏繞」與「迴響」,透過近40件珍貴草稿與模型,深入分享近年創作,同時展現其理論的延續與突破。本展將於2025年2月15日至3月30日在NOKE忠泰樂生活三樓Uncanny登場,開放大眾免費參觀。

平田晃久睽違六年在台個展

平田晃久師承伊東豊雄,兼具論述與設計實力,曾榮獲多項新銳及新秀建築獎項,是日本中生代建築師的重要代表之一。繼2019年的《人間自然》後,忠泰美術館再度邀請平田晃久來台舉辦個展,分享近期的重要創作與理論突破。本次展覽將呈現平田晃久如何將人類角色與自然想像融為一體,探索其更深層的創作思維。

「我們身處的時代,「人類」的概念與生命的世界相連,並不斷轉變著。我想建築亦是如此。然而,新的建築形態唯有在超越以現代為前提預設的人類群像——在各種事物與人類交織互動的臨界處,才能窺見其面貌。」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展開未來建築與居住想像

忠泰美術館的長期藝術實踐「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致力邀請不同創作者離開美術館的既定場域,在非典型的展演現場,以建築與藝術詮釋「Off」的定義。作為2025奧夫塞計畫之主題,觀眾將可以一窺平田晃久的建築哲學,激發出充滿生命力的思考與碰撞,展開對於城市、居住環境的未來想像。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延續平田晃久一直以來的創作概念「纏繞的相容性」(karamari shiro),藉由對自然界秩序的觀察,來詮釋建築空間的型態,並將建築視為人類、生物與自然彼此纏繞相容的生態系統。本展更進一步探討人類的意識、感知、時空等非肉眼可見的物質,將其轉化成可產生共鳴的建築與「迴響」,試圖探索未來建築的可能性。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亮點作品

平田晃久除在日本有許多代表作外,亦在臺灣設計不少建築作品。《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精選其最新作品、位於東京原宿的新地標「HARAKADO」,以及多個臺灣在地重要建築案,透過珍貴的草稿與模型,全面展現平田晃久在建築創作中的歷程與變遷。

▸ HARAKADO

HARAKADO於2024年開幕,是位於日本東京原宿的複合式購物商場。整棟建築物以「編織街區」為設計概念,運用大量立體玻璃帷幕打造鏡面效果,映照出外在的天氣變化與人潮車潮,使 建築物如同周邊環境的一部分。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富富話合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的住宅建案「​富富話合」,層次錯落的外觀吸引不少行人的目光。在這座建築中,平田晃久利用陽台在建築外部創造出立體且舒適的區域,將光線、微風和雨水溫和地導入這座如同生態系般的建築中。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太田美術館

「​太田美術館」坐落於群馬縣的太田車站前,純白的建物與周邊綠意交織。該展館以促進地方創新發展為設立理念,開幕以來也吸引人潮回流,成為市民匯集的據點。在設計與規劃過程中,平田晃久團隊也多次舉辦工作坊,邀請民眾一同發想、討論,讓太田美術館成為一座市民參與的建築。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

展覽日期|2025.2.15–2025.3.30
展覽地點|NOKE忠泰樂生活 3F Uncanny(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3樓)
開放時間|週日至週四11:00-21:30、週五至週六11:00-22:00
參觀辦法|免費參觀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