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州出版城(Paju Bookcity),這個位在首爾西北方的京畿道,來回約需一個多小時的城市。2013 年,原本再五年就達屆齡退休的韓國知名設計師安尚秀,毅然決然辭掉弘大教授的職位,在此地成立了一所小小的學校,他將創辦經營學校這件事稱為「設計學校」,以創意教育為目標,與百餘間小出版社、造紙、印刷、出版同業一起,在此處開始發芽生根。
坡州字體設計學院(Paju Typography Institute)簡稱為「PaTI」,從校名中就能知道,這是所專注在「字體設計」的學校。身兼PaTI創辦人暨校長的安尚秀曾在訪談中表示,這是所「沒有學位,像是在打游擊戰般,很小的學校。」而身為校長的他,擁有一個獨特的外號「翅膀」,比起尊稱他是老師或設計大師,他更希望直接同學們這麼稱呼他,因為身為校長,他的職責就是要讓學生能夠展翅飛翔。
與一般學校常見的創立方針不同,PaTI秉持的「三無」教育理念十分特別,指的是「無財產、無競爭、無權威」。意思是PaTI不擁有財產,也不會去累積財產,PaTI工作所賺到的全部的錢,都會用在教育與人員上,所以是從零起家,最後也是零。具體來說,PaTI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合作社」,現在是一般合作社,往後會朝向社會型合作社發展,在將來,若學校關門大吉,財產不會歸屬於任何個人,必須捐給政府指定的公共團體。所以事實上,這就是雖然有財產,但也沒有財產的意思。
而在傳統教育中,師長的地位崇高且有威嚴;但在PaTI,則強調師長是與學生們同行的夥伴,比起上對下的教導,在教育上更重視雙方的對話,希望透過對話得到彼此心靈上的領悟,所以是「無就是所謂「無競爭」的意思。權威」。且因為PaTI的教育將創意放在第一位,認為競爭會抹殺創意,也就是所謂「無競爭」的意思。
透過雙手的學習 框架之外的自由
在進入PaTI後,學生的第一個工作坊就是「設計我的空間」,他們要自行設計教室並動手做家具,往後幾年在PaTI中生活時使用的作業空間、桌子、椅子等,全部都是由學生們親手打造。在兩年或四年課程中,學生們會在自己創造的空間與書桌椅上讀書,最後在結束課程後,則將自己做的家具帶走。
PaTI的教室並非集中在一處,而是零星散佈在坡州出版城中,除了上課教室以外,還有「慢慢來」社區廚房、活版字工房等。這與PaTI的另一項教育理念「三S(取自韓文字母之發音)」有關:「人─造福人類、手─思考之手、世宗─韓文之魂」,除了認為創意來自手外,也藉由社區參與拉近鄰里距離,思考與社區共存的方式。
如前文提到的,PaTI的格言之一,就是「思考的手」,安尚秀認為創意來自於手,各種創意的經驗都是透過手的實作來發現與感受。手是身體的一部分,因此,PaTI跳脫以往始於大學的傳統框架,學生要學的第一堂入門科目是「東醫學1」,由韓醫學的醫生來教課,事實上就是一門研究身體的學問,目的在於使學生清楚醒悟到:「身體是宇宙的一部分。」
而每週四則是「樹木日」,也就是修習人文課程的日子,PaTI與多個其他學校共享哲學、美學、社會、歷史、寫作等人文通識課,還開設有詩詞、中庸、東洋美學、東亞思想、宇宙論、昆蟲學、符號學等課程,讓學生在自由的框架下,仍能學到紮實的理論與知識。
兩種適性學制
淬鍊「出書」展示成果PaTI有兩種就學制度,一種是4年制的Hanbaegot,相當於大學課程,以實作工作坊與講課為主軸,在名為「理想之房」的教室中,於四年內循序漸進地累積設計素養與實力,根據學生自身的能力及關注議題給予不同教育,以生活作為基礎,將學生培養為創意職業設計師。
另一種是2年制的Deobaegot,相當於研究所課程,包含出版設計、設計人文、數位設計、生活技術與遊戲設計等研究課程,在這些課程中,會進行個人及共
同專題等實務專題,加深學生們的專業素養。在兩年中,學生會與活躍在各領域的專業指導教授及個人指導教授,一起進行各種深度工作坊、研討會、旅
行、人文素養課程等,一邊自我探索,一邊為成為設計師做好準備。最後以適合自己的書寫方式撰寫論文,然後將成果製成書籍展出。
文字是設計的基礎
在先前一場人文藝術講座「框架外的樂趣」當中,安尚秀曾說,「我們活在一個充滿設計的世界中,而設計的基礎,可以說就是文字設計,就像數學扮演了資訊工程的基礎角色一樣。」因此,他認為特別是對是視覺設計師來說,文字就是設計的脊髓。
此外他也認為,寫作是專業設計師必備的重要素養之一。 因此PaTI重視手與身體的實作,所有學到的東西,最終會被集結淬煉成書出版。編輯與設計書籍的工作,由PaTI的老師與學生親自進行,這是PaTI最重要的學習過程。他更進一步提到「『設計的教育』,它本身就得是設計」(Design education is design by itself)。也就是說「設計的教育」主體不是教育,而是設計。當我們在大肆推行設計教育時,安尚秀的觀點的確值得作為參考。
Text / 高毓婷、方敘潔
圖片提供 / PaTI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2017《La Vie》雜誌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