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it Blanche 白晝之夜」是全球的夜間城市藝術祭,2002 年創始於法國巴黎,在每年10月的第一個週六跨夜舉行。「白晝之夜」三大特色為:「跨夜舉辦」、「免費參加」及「公民參與」,透過多樣化的藝術作品及演出安排,讓人自然接觸藝術,自由穿梭於城市空間之中。「白晝之夜」在城市中塑造獨特的交流共享環境,透過藝術轉化都市空間,讓整個臺台北市化身一夜限定的大型美術館!
畫樂交鋒前線 Ligne de Front
當法國的即興畫家碰上臺灣的搖滾樂手,互飆創作的兩人將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Ligne de Front 由法國畫家 Paul Bloas 與搖滾樂手 Teyssot-Gay 一同創造,結合搖滾樂與繪畫的大型行為創作演出,在吉他的激烈樂音下,Paul 將不斷穿梭來回於繪畫與音樂的世界中,在巨大木作畫板上繪製兩座受樂音扭曲的巨人像。
來到台北白晝之夜的 Paul,將與椅子 Chairs'樂團的 裘詠靖 一起完成這場創作,線條和色漿構築出的圖像在長達一小時的音場環繞中不斷相互質疑、干涉、回應,是圖畫,也是神祕難測的夢境!
Info│法國「巨人」藝術家─Paul Bloas
法國藝術家Paul Bloas 以著名的《silhouettes 》於1980年在布列塔尼的城市布列斯特開始發跡。他的作品最初是以白色外框描繪形體並散布在這海港城市中的廢棄大型牆面。於1990年宣布關閉的彭塔尼鳥監獄,隔年也因為Paul Bloas的藝術創作進駐,才又讓這個地方重生。藝術家Paul Bloas 習慣先於工作室描繪大型線條、添上色彩,隨後搬至藝術現場黏貼於主要物體上。 這種創作方式很快讓他被大眾所認識,因此自1990年開始,他的作品開始出現於柏林、布達佩斯、畢爾包和馬達加斯加。
與大部分藝術家的思維相左,與其讓藝術品與畫布可以永久留存,Paul Bloas 傾向 《期限限定》的想法。所有巨型畫作會在黏貼於牆上後,隨著時間漸漸消逝 – 即便還是會留下一絲痕跡,那也是陽光、風或雨水-屬於大自然的意願。
經典命題 vs. 前衛翻玩
白夜海浴 Les Baigneurs(注意!人偶內真的有藝術家,當晚請勿拍打餵食!)
在藝術史中,海水浴是近代繪畫的經典主題,例如畢卡索就曾以海水浴為題創作。而這次,來自法國的當代藝術家 Clédat & Petitpierre 將以網紗密集構築成大型穿戴式人偶雕塑,親自演繹經典的海邊浸浴情境!
這兩尊身穿復古直條紋泳衣的人偶,會在入夜後的台北街頭緩緩甦醒,圍繞著兩塊藍色大毛毯和一顆黃球,自在地漫步、嬉戲、做日光浴,就像孩童、海與日光在街頭召開的原始聚會。
打開夜晚的台北城,讓全世界的美進到我們家門
Nuit Blanche 白晝之夜,2002年創始於法國巴黎,在10月第一個週六夜晚舉行。活動初始構想為提供一般市民親近當代藝術的場域,根基於「都市創新」及「公共空間設計」兩大核心概念,讓市民在同歡中以嶄新視野深入認識自身生活的城市空間。
2016 年臺北市與國際接軌,於北門舊城區首度舉辦,引發巨大迴響,創紀錄成為台灣史上最多人上街參與的藝術文化活動。2017 年,白晝之夜將移師公館地區,串聯臺灣大學、溫羅汀街區及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三大場域,建構屬於臺北城南的「時代精神軸線」,以公館城區所承載的多元文化底蘊及自由獨立精神為軸心,深入刻劃城南街巷獨有的文化與城市景觀。同時以當代藝術中的文化混種精神操作城市策展,大量引入跨文化、跨領域、跨世代的多樣展演作品,在蘊含豐富人文肌理的城南街區上交錯呈現,激盪白夜火花。
台北公館與你一起不睡
10/7(六)18:00~10/8(日)06:00,整個台北公館地區將化身夜間的城市美術館,並於空間定位上建構出一條屬於台北城南的「時代精神軸線」:臺灣大學—羅斯福路—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當晚,人群將於臺大正中央的總圖書館前集結,沿椰林大道走過徹夜發光的臺大系所及博物館建築群,穿越承載民主時代記憶的臺大正門廣場進入溫羅汀獨立商圈的巷弄,在多元獨立的書店、咖啡館及音樂藝術表演空間中穿梭,感受台北城南揉合自由叛逆性格與精緻人文底蘊的獨有文化樣態。
再走過羅斯福路上電光數位藝術集結的台電大樓,沿汀洲路來到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這裡是城南的大院子,日治時期規劃的休閒運動公園,現今搭起了客家戲台,邀請市民在這一夜,搬個板凳看戲,或從跨堤平台遠眺新店溪、凝視蜿蜒流過台北城南的多元文化記憶。
via / 台北白晝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