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台北人走過34年時光的台北市立美術館,10月11日起至2018年夏末將暫時封館「微型美容」,這段期間將進行空調修繕、展場改善,以及內部軟體提升更新等重大工程。或許你可能會大嘆可惜,這段時間少了一個能培養藝術美感的好所在,不過也別這麼早灰心,因為北美館將持續發揮將藝術帶入日常生活的作用,打破展覽僅能在室內的想像,將空間轉移至戶外廣場,不間斷推出各式展演推廣活動,企圖透過戶外參與和遊戲的形式,邀請大家一起透過不同型式的展出,等待熟悉的美術館新貌!
為持續提供民眾無縫銜接的藝術服務,閉館期間首場戶外展出空間將由藝術家王文志所打造的《庇護所》大型竹編裝置首發。《庇護所》從美術館公共空間出發,以開放、可觸及的方式延伸美術館的社會價值與文化思辨。王文志以竹子為媒材,其創作養分來自家鄉梅山的成長經驗,透過集體勞動建構大尺度裝置,重現人與自然之間親密又不失崇敬的關係。
《庇護所》以竹材、舊衣為素材,透過編織圍繞,營造出一座獨特暫棲的空間,讓參與者穿梭於手工編織之竹材屏障,除了感受自然材質與光線揉合的美感張力,藝術家亦希冀將原始山林的能量、環境的氣味、洗滌心靈的靜謐感帶給觀者,在都市叢林中創造一個庇護之所。
《庇護所》籌備近半年,第一階段穹頂與廊道結構從9月初展開,預計10月下旬展開第二階段編織的工程,搭建一座沿美術館建築主體外牆攀沿而上的瞭望台,預計12月登場。期間北美館也預計於廣場舉辦《庇護所》系列工作坊,向民眾募集舊衣作為編織材料,透過募集、捐贈和回贈的行為,創造人與人偶遇的契機,探討身體、勞動、失所、歸屬及全球離散等議題。
Source / 北美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