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同黨劇團的邱安忱找上金鐘編劇詹傑,揣在懷裡的點子是用布袋戲做莎士比亞的《馬克白》。
這位現代劇場的硬底子演員,兩三年前開始默默越界跑去學布袋戲,把前台到後場琢磨過一番以後,興致勃勃的想把所學應用在他的劇場創作裡,就像過去他所熱衷過的面具、現代偶戲等技藝一樣。這回呢,很單純的願望是想要幫布袋戲的戲偶配音。對於傳統戲曲裡的忠孝節義故事不怎麼來勁,那麼不如,用布袋戲演莎士比亞吧。
沒想到立刻就被打槍了。
「這個好像有趣,但是沒有到super有趣,我們應該可以再做點不一樣的!」詹傑的提議是,假如用布袋戲的元素,來講一個新的、讓當代觀眾更有共感的故事呢?
彼時的他,正讀到《無法送達的遺書》,這本書透過被扣押塵封了多年的受難者遺書,拼湊出白色恐怖年代失落的記憶。「令我驚訝的是,原本以為這些遺書的內容會充滿對政治、社會的控訴,但其實都是回到很生活、很日常的面向。他們當時是用什麼樣的心情來寫這些信呢?書裡同時也描述了許多家屬之後的生活,這促使我開始做相關的功課,從中發現了很多動人的故事。於是想,有沒有辦法把它與布袋戲做結合?」
用布袋戲來講這樣的故事,光在形式上就有很大的應合。「布袋戲是透過手的操控去講故事,就像在那個時代裡,有隻看不見的、巨大的手在背後操控著每個人,讓你有些話不能講、有些地方不能去、有些書不能看……」
故事要說得高明,重話得要輕講,詹傑與同黨劇團後來打磨出的這齣《白色說書人》,雖然是以沉凝的歷史傷痕為題材,但選擇把時空架設在看似早已事過境遷的「後來」,並從小人物「王文彬」的日常景況出發。
王文彬有個如台灣早期廣播名人「吳樂天」一樣會亂臭蓋的阿爸,他最深刻的兒時記憶,就是阿爸拿著布袋戲戲偶,為他搬演說不盡的廖添丁故事,連同孫悟空、濟公、武松、潘金蓮也超時空亂入。當阿爸老去、失智,一封遲到多年的遺書揭開了往日的瘡疤——原來阿爸不是親生的,而是害親生爸爸入獄、自殺的仇人。《白色說書人》藉著這麼一個小家庭的境遇,映照出大時代的炎涼。
一開始只想著幫布袋戲配音的邱安忱,最終演變成一人分飾七角的大工程。厚工的還有,邀來「弘宛然」吳榮昌和「山宛然」黃武山兩位知名演師跨刀操偶,挑戰現代劇場的人偶同台(傳統布袋戲的外台演出,一般走的是即興風格,可這回演師們得從幕後走出來,苦練走位和背台詞)。劇中除了有如同「布袋戲懶人包」般的精湛技藝大放送,看點還有林仕倫用紙紮構成的舞台設計,以及英國藝術家Tim Budden的剪紙投影,並由現代傳統的跨界專門戶戴君芳,導演統合這所有的元素。
這一切的起造人邱安忱說:「我終於可以明瞭為什麼現代劇場很少跟傳統戲曲做結合,因為不僅花錢,還要花很多的時間去融合,傳統與現代各有各的做法,其實真的很麻煩。但若問我,後悔做這樣的事情嗎?其實也不會,我覺得很好玩啦,對我來講,做劇場就是一直在找不一樣的元素加進來,激發更多的創造力或潛力,我還蠻高興做了這樣的作品。」
本文取材自《白色說書人》劇場與社會的親密接觸系列活動「年代未盡的寂靜與喧囂——讀劇展演創作分享」
Info│《白色說書人》
2017/10/12(四)-10/15(日)
國家戲劇院 實驗劇場
Text / 筆記恭子
Photo / 同黨劇團提供
※本文由Qbo藝文頻道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