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 Vie 2017台灣創意力100 ★
年度創意人物首獎得主 ─ 豪華朗機工
還記得今2017台北世大運上,陳金鋒點燃的聖火台嗎?台灣設計及製造的聖火台,不僅將本土工藝發揚光大,也讓大家看到當代設計與傳統技藝碰撞出的驚人火花。而完美結合兩者的幕後推手,便是藝術團體豪華朗機工。
隱身北投的老巷弄,舊工廠改建的豪華朗機工工作室散置從各地撤回的舊作。亂中有序的陳設、兼做廚房的小吧台和團員隨興的打扮,讓工作室散發家一般的自在氛圍。而散置的作品,則為自在氛圍添加藝術氣息。
才華之外,更需要策略
不知是人的性格影響空間的氣氛,或是輕鬆的環境影響了人的心境,豪華朗機工是相當健談的藝術團體。訪問時你一句我一句聊得熱絡,有時也好奇對方想法,或被彼此的幽默回應逗得大笑出聲。豪華朗機工用絕佳默契告訴我們,藝術創作不一定要單打獨鬥。「藝術家不只需要才華,還需要策略。這不是自己悶在家裡就可以完成的。」遠在英國的昆穎從視訊螢幕另一端說道。
「一般人會覺得藝術創作是個人的事,但是在國外團隊創作早已蔚為風潮。豪華朗機工想要打破大家對於藝術創作的想像。」志建進一步表示,台灣教育缺乏完整的團隊創作訓練,讓很多人合作一次就不歡而散。幸運的是,團員在豪華朗機工成立之前,已有跟劇團、舞團、電影工作者合作的經驗,並從中學習團隊合作的方法。
然而,成立團隊只是起點,讓團隊發揮加乘效果才是大挑戰。耿華回憶,一開始大家抱持著「不知道會不會有明天」的心情,想在一個作品中加入所有想法,反而讓作品失焦。「後來我們改用減法的方式,讓作品更精準;也比較不會力求表現,或是擔心被發現沒出到力。」志建笑道。「如果今天志建提出很好的想法,我就不一定要塞進我的,只要技術支援就好了。」耿華坦言,「有時候,一件作品只是要完成一個團員的夢想。」
混種跨界,能量加乘
除了「減法創作」,豪華朗機工也慢慢摸索出「領導專業」。過去豪華朗機工為了不落入英雄主義,堅持不推派領導人,卻讓工作失去效率。後來大家發現,比較可行的方法是讓一個人出來領導,其他人貢獻專業。「領導這件事,本身也只是一種專業,而不是領導人享受所有光環。」
除了練習四人合作,豪華朗機工也想讓自己成為串聯其他領域的媒介。耿華坦言,過去與其他單位合作時,常以豪華朗機工為主導,再找人共同創作;後來他們改變模式,一旦確定表演中會接觸的領域,就立刻找人加入發想。「跨領域不只是找到不同領域的人,更要看有沒有真正的交流。」耿華說道,「混種跨界不是物理作用而是化學作用;不是疊加而是加乘。」
用混種催化創意,慢慢成為豪華朗機工的強項,從募集回收路燈打造的台電大樓「日光域」,到與傳統產業聯手的臺北世大運聖火台裝置,豪華朗機工用藝術讓眾人團聚。「爬山的時候,你會看到原本無法想像的風景。但是如果只是自顧自地爬,攻頂時發現只有自己一個人,會覺得很孤獨。我們希望跟大家一起站上高峰,讓所有參與其中的人覺得光榮。」昆穎形容,「像是表演結束後,大家哭成一團的感覺。每個人都會覺得,今天的作品是眾人的成果。這就是團隊的強大力量。」
或許,在世大運聖火台等創作之外,「豪華朗機工」本身更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作品。而成員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則是這個作品最閃耀的火花。
評審講評
「豪華朗機工除了做聖火台,也翻轉公共藝術、改變台電大樓,用自身核心技能和新設計碰觸不同議題,做了很多改變台北的東西。」
Text/郭慧
圖片提供/豪華朗機工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2017《La Vie》雜誌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