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 2017台灣創意力100:年度創意新星
類目定義:於文化、創意相關領域表現出色之新銳人物。
評選標準:提出具創意、開創性之行動或觀點之人物;內有具體傑出表現、獲國際競賽大獎等新世代創意人。
梁浩軒
2012年,梁浩軒憑藉過去在公關公司的專業經驗以及對藝文產業的獨到眼光,創立INCEPTION啟藝。2014年,梁浩軒與資深樂評馬世芳、音樂人瑪莎共同策劃「披頭四展」,現場重現披頭四經典場景,搭配講座、名人對談與聶永真、方序中操刀的視覺、商品設計,豐富而細膩的展覽,讓他們創下台灣自製展覽首度外銷的紀錄。即便一鳴驚人,梁浩軒總是不安於現狀。此後,他也獲得日本知名設計師三宅一生領軍的21_21 DESIGN SIGHT策劃之「單位展」授權,以及接下總統府「府-Power to the People」策畫,今年更自製「恐龍實驗室」,以充滿未來感的設計,打破大眾對於恐龍展的刻板印象,也讓大家看見台灣策展的創意能量。
陳和榆
今年台灣戲劇界的大事,莫過於HBO Asia首部台灣製播電視劇《通靈少女》,在亞洲23個國家與地區播放,讓台灣在地戲劇接軌國際。《通靈少女》改編自導演陳和榆的學生劇展作品《神算》,以靈媒索菲亞的生命故事為藍本,融合民間信仰的戲劇看似充滿靈異色彩,但追根究柢還是在描寫青春、挖掘人性。面對國際化的要求,陳和榆更克服原本的方言限制,成功保留台語對白,也保持了劇中對話的真實性。兼具本土特色與國際視野的《通靈少女》,可說是為台灣戲劇的精緻化、本土化、國際化作了全新詮釋。
陳奕夫、許家毓
原本從事工業設計的陳奕夫跟許家毓,受日本木製產品啟發,2013年設計週第一次創作「Y系列」桌椅,2014年更共同成立「路力家器具」,由陳奕夫負責木工傢俱、許家毓設計陶器,堅持以手工打樣設計保留生活的氣味,聯手打造美好實用的手作傢俱。品牌名稱中的「路力」其實正是台語「勞力」(lóo-lat)的音譯,通常用於感謝對方的辛勞,也飽含他們對台灣工匠師傅好手藝的最高敬意。近年品牌推出的「燕椅」更改造台灣傳統孔雀椅,讓傳統設計有了新面貌。
張簡士揚
2012自實踐大學產品設計研究所畢業後,自創工夫設計,同時成立生活藝術品牌「只是ZISHI Art」。張簡士揚希望讓藝術文化走入生活,自己也身兼藝術家與設計師兩種身份。他曾為上海菜餐廳彩繪牆面,設計蘇東坡坐在東坡肉上,與踩著鱸魚的乾隆皇帝在麵海上競賽衝浪,這類獨特又幽默的繪畫風格讓他在網路累積不少人氣;「只是ZISHI Art」則主力販售陶製食器,與台灣成熟的陶瓷工藝產業相配合,設計上融合傳統青花、動物造型跟幾何線條,結合傳統與現代,又富含東方元素的設計,成為他在國際舞台的重要標誌。
顏伯駿
還記得今年28屆金曲獎時尚前衛、生猛有力的主視覺嗎?設計師以服裝與人物表達「載具萬變,音樂永存」的精神,讓人耳目一新。而這個充滿震撼、衝擊感的視覺設計,正是出自顏伯駿之手。畢業於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研究所的顏伯駿,除了長期擔任藝術博覽會視覺統籌,主持的「三頁文工作室」近年也專注唱片設計。他受到冰島歌手碧玉(Björk)的《Homogenic》(雌雄同體)啟發,發現專輯設計能催生購買、了解的慾望。而他為Easy Shen《如果身體全部開放了》的專輯視覺設計,也獲得「第十六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專輯設計」獎項肯定。2017金曲獎主視覺,更讓大眾看到這位才華洋溢的設計新星。這位年輕的設計師以後又會為大家帶來怎樣的視覺震撼,讓我們一起期待!
游適任
「不有趣的事情不做。」點開游適任作為共同創辦人的Plan b網站,工作原則第一條便這麼寫著。1989年生的游適任,早在19歲時便與朋友共同創立設計工作室及發起校園共享單車計畫。之後他更創立「混hun」以及「Plan b」,前者以融合咖啡廳與共同工作空間的形式,成為台灣共同工作空間的開路先鋒;後者則推動永續發展成為解決問題的做事工具,今年更應邀至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分享。2016年,Plan b 重新規劃中山足球場舊址一隅,並將之改造為新型態辦公空間CIT 。多元的創業經驗,顯示了游適任跨領域的創意,也是他尋找「有趣事情」的探險之旅。
黃翊
曾被美國舞蹈雜誌選為「25位最受矚目舞蹈家」的黃翊,不僅身兼舞蹈家、編舞家、以及黃翊工作室藝術總監等多重身分,更不斷推出新作挑戰眾人想像,像是與機器人共舞。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黃翊找上專門生產工業機器人的德國大廠「庫卡」(KUKA),以雷射光設計出間接接觸的觀感,並學習編寫庫卡的操作程式,將美感動作轉化為精準的程式指令。2012年,他以《黃翊與庫卡 - Huang Yi & KUKA》榮獲台北數位藝術節數位表演獎。2015年更在紐約3LD科技中心首演一小時完整版《黃翊與庫卡》,獲選美國ISPA表演藝術年會年度最受矚目十大表演藝術作品,至今巡迴12國演出超過55場,並獲邀於2017年TED年度大會開幕演出。
黃薇
說到台灣新銳設計師,一定會想到黃薇。畢業於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黃薇畢業後赴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攻讀女裝設計。2013年在倫敦成立品牌「JAMIE WEI HUANG」。2016年,黃薇為臺中國家歌劇院設計制服,以不對稱設計打破制服的統一性,並針對歌劇院服務人員的工作實況進行調整,兼具實用性與設計感的服飾,不僅打破大眾對制服的刻板印象,也讓制服成為藝文展演場所的第一線作品。今年九月,黃薇更成為第一位登上倫敦時裝週官方日程的台灣設計師。發表會上,她以玻璃珠串表現民俗風格,搭配丹寧布料、線條元素,融入造訪苗栗泰雅族麥布安部落的經驗,打造出風格獨具的時尚服飾。
拉瓦
大學時期主修建築的拉瓦,在擔任替代役時接觸到影音平台「Vimeo」,豐富的優秀作品讓他決定往動畫之路邁進。而踏入動畫領域僅僅四年,他便以《缺乏名字的場所》拿下2016年第53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缺乏名字的場所》以紐約攝影師Mary Shannon Johnstone的攝影集《Discarded Property》為靈感,拍攝收容所裡被遺棄的動物。在影片中,孤獨的流浪貓在城市高樓的巨大陰影下徘迴,在被迫服從不同種族的過程中,逐漸喪失原有樣貌。強烈的個人風格以及充滿寓意的故事,讓拉瓦一鳴驚人,也帶給台灣動畫圈不一樣的啓發。
王家祥
「廢物變黃金」對很多人而言是句了無新意的口號,但它卻是王家祥長年耕耘的目標。環境工程科系出身的王家祥,長期在環保產業工作。2014年,他與家具設計師蕭光廷攜手創立「REnato Lab」,希望以回收循環的設計理念為環境保育貢獻心力。他們將廢棄物開發成新材料,像是將LED顯示器的「增亮膜」組裝成發光藝術品,或是把印刷電路板製成「re PCB橫式筆座」、用廢輪胎橡膠重塑出「一把膠椅」等。此外,他們也與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合作,讓循環經濟以更多元的面貌融入生活,也讓大眾看到環保設計的各種可能。
▶ 迸發驚人創意力!20位年度創意新星(上)|La Vie 2017台灣創意力100
Text/邱彥瑜
圖片提供/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