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智利安第斯山脈山腳下的 Bahá’í Temple(巴哈伊寺廟,又稱靈曦堂),形狀似葉脈紋路,一片片順時鐘圍繞,再由九翼式面板扭轉成螺旋狀,如同尚未展翅的蟬翼。光線穿過玻璃中的縫隙,淹沒了白色的大理石內部的禮堂,這座由 Hariri Pontarini 建築團隊打造的廟宇,內部的溫暖橘光呼應著日落後的晚霞,於黑夜中悄然發光,宛如指引的一盞燈,在縱橫交錯的結構與大理石之下,照耀著一個個前來祈禱的虔誠之心。
巴哈伊宗教的發源地為伊朗,此教派認為人類擁有「理性的靈魂」,也深信上帝和宇宙的存在是永恆的,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作為巴哈伊信仰的祈福之地,建築團隊引用與其相關的伊斯蘭教神秘派「蘇菲旋轉」(Sufi Whirling),作為內部屋頂的設計概念。在蘇菲主義中,以旋轉的方式進入冥想狀態,進而獲得內在的平靜;而屋頂的螺旋狀與透光,則讓於此祈福的信徒能與太陽、天空有更近一步的連繫。
如哲學抽象思維般的廟宇構造,Bahá’í Temple 不單是一般所見的建築,意旨展現矛盾與現實的交互作用;靜止、轉動進而交織在簡單和複雜的線條之中,建築團隊希冀這座巴哈伊寺廟能「具有永恆的紀念性」。負責的建築師 Hariri Pontarini 提到,他的靈感與此教派的氛圍莫名共鳴;像是,坐在一棵樹下所感受到的陽光明媚,和諧交織而成的日本竹籃,以及折射光影的碎玻璃片。
不僅僅作為膜拜,建築團隊打造 Bahá’í Temple 時,也追求嶄新技術的卓越表現。費時數年的徹底研究,建築團隊選擇兩種特殊材料作為廟宇的基底——內層來自葡萄牙半透明的大理石,外層則覆以 1129 個獨立的鑄造玻璃片,平滑、弧形的線條織出薄膜般的光澤。這片片鑄造的玻璃,是來自加拿大的玻璃藝術家傑夫.古德曼(Jeff Goodman)的作品,他將玻璃試管、培養器皿在窯中高溫熔化,結合上百個單獨筋構架構而成,形成九片外觀相同、似翅膀順時鐘旋轉而上的樣貌。
Bahá’í Temple 作為巴哈伊信仰在世界的第八處祈福之地,從發想至 2016 年完成,共費時 14 年的年歲。白日,反透著瑩白色的和煦陽光;夜晚,溫暖的光暈對映照著周圍的山群,在外觀複雜的創新設計裡,靜靜含納著沉思禱告的語句。
Text / Sia
Photo / dezeen、archdaily、designboom.
※本文由Polysh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