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漁光島藝術節讓你走進迷霧森林、愛心光景享受99種藝術之旅!

受夠了都市忙碌而冷漠的氛圍嗎?不如走出戶外,用藝術逃離都市紛擾,到台南漁光島來場放空之旅吧!位於台南安平西南邊的漁光島, 向來是南台灣居民心中美麗的海上後花園秘境, 在這裡無論是樹林漫步、 沙灘踏浪或是賞受海天一色的景致,似乎都能讓人忘卻煩惱,為了讓更多人感受這份美好,籌備近2年時間的首屆「2017漁光島藝術節」在11月11日至26日於台南漁光島月牙灣隆重登場!

 

今年藝術節以「在漁光島放空的99種方法」為主題,特邀9組藝術家團隊創作14件地景藝術作品,擷取漁村生活元素、結合當代藝術,讓民眾感受漁光島的不凡魅力。為了打造閒適的海岸藝術空間,眾藝術家們在此創作「放空的空間裝置」與「放空圖景」,讓藝術成為媒介,促發豐富的在地自然人文特質和當代藝術思潮的對話,結合各類活動讓大家一同感受漁光島的歲月靜好。

 

整個活動將分為「藝術創作」及「民眾參與」兩大部分,14件藝術作品以及系列活動,展現帶有漁村生活質地自在放空的行動方案,讓大家在充滿想像力的藝術地景內重新認識這座靜謐的小島。本次的參展作品大多集中於島上的月牙灣,包括英國藝術家雨果(HuGo)以廢棄蚵棚搭建成的《日落塔》、建築繁殖場的大型裝置藝術系列《森境之塔》、《時境長廊》和《過境平臺》;而都市藝術工作室的《跳進來!》、共感地景的《餘光島》、有用主張的《粼光棲所》與《愛心光景》則是會隨著風景變化或民眾參與,改變原有的樣態,時時呈現出不同風貌的作品!

 

2017漁光島藝術節 14件地景創作亮點

 

01|魚蹤仙徑 Fantastic fish route / 有用主張

有用主張邀請民眾參與實際製作,妝點每一隻各有特色的魚旗,在還未真正抵達漁光島前,從漁光大橋開始,一隻隻隨風漂游的魚,綴著像鱗片般的七彩反光材料,前導著參觀的路徑,一路閃亮串連到防風林,引領觀眾展開藝術巡禮!

 

02|日落塔 The Sunset Tower / 雨果 Hugo

矗立在漁光島月牙灣的竹製地景藝術《日落塔》,是英國藝術家雨果(HuGo)將廢棄蚵棚再利用、改建成塔的作品。自2013年起,雨果受到許多人事物啟發,如抽象派藝術家Yvette Gellis、從事建築的友人、漁光島的游泳俱樂部「魚蛙蟹海泳大家族」,促使雨果將大量的沙灘垃圾-廢棄蚵棚,化為約四十尺高的《日落塔》。沒有設計草圖,拾起任何不屬於沙灘的物件,都能是搭建的材料,歷經風吹、日曬、雨淋與雷擊,《日落塔》展現自然與人為的給予,富蘊生命無窮的驚喜。

 

03|箍起來 Encircl e/ 禹禹工作室 

採用自然材質介入自然,《起來》營造出可以將漁光島的自然生態凝聚、保護起來的空間,亦善用材質的自然特性。當台灣原生桂竹經時間洗然,青蔥的翠綠慢慢轉為金黃色,外型如絲綢般的帶狀線條,便由代表保護自然的綠絲帶,轉為歡迎思鄉歸客的黃絲帶,產生與結合不同意含的轉化,藉此邀請民眾在自然的保護下,感受當下,享受漁光。

 

04|森境之塔 Towers of wander in dreams / 建築繁殖場

相對海岸無際的水平線,由三座巨大的塔狀結構所組成的《森境之塔》,反而化為一坡小小的林線,讓人短暫的打破水平視野,仰望高塔及塔上的藍天、白雲、星星和月亮。當人們遊走於《森境之塔》、《時境長廊》和《過境平台》三件大型藝術裝置,看見更多漁光島的環境、生態與藝術的美,甚而反思自我們與島之間如何共生共存的意義。

 

05|過境平台 Decks of wander in dreams / 建築繁殖場

面對腹地廣大的月牙灣沙灘區,建築繁殖場化為漁光島「夢境漫遊」團隊,以『造境』的方式,在月牙灣營造出一個巨大的情境式地景裝置,為民眾打造一個巨大的地景裝置,除了形塑整體空間與氛圍,更讓人置身在夢境之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與共振。「夢境漫遊」概念下的第一作品:《過境平台》由數個高地不一、大小不均的木平台所組成,與雲海光景相繫,讓人能尋找屬於自己的位置停留休憩,作為過渡掉城市喧擾的境地,或供人們在此聊天、嬉遊、表演、辦各式活動。

 

06|時境長廊 Corridors of wander in dreams / 建築繁殖場

木製結構所構成的《時境長廊》,結合受海風吹拂而片片白紗如浪的白紗浪潮,襯托著藍天與海潮聲帶來許多浪漫,當人們走進廊徑之中,便化身成影戲,透過光線的宣染,猶如置身舞台,上演一齣又一齣的戲目,踏入「夢境漫遊」般,豐富漁光島月牙灣詩意的地景夢境。《時境長廊》居於《過境平台》及《森境之塔》中段,以地景式的效應,除了形塑整體空間與氛圍,更讓人置身在漁光海灣的夢境之中。

 

07|虹橋 Rainbow bridge / 方偉文

虹是由空氣中水氣被陽光折射而成,但《虹橋》的色彩不一定是光學上的七種顏色,而是採漁光島上,富有民俗宗教使用色彩的慶和壇為靈感,規劃四色以上的虹線,讓圍繞與流竄防風林間的彩色線條,如夢境般環繞在木麻黃中,藉由色彩路徑延伸穿越在漁光島的森林裡,開啟人們進行秘密探險的路徑想像。

 

08|跳進來! Jump in! / 都市藝術工作室

不管你是初來乍到或是舊地重遊,漁光島多采多姿的在地風光,讓每次的旅行都是一場驚喜。這次,我們邀請所有舊雨新知一起「跳進來」,與美麗的漁光風景同框入鏡,留下最令人難忘的身影。

 

09|一群螞蟻 A Bunch of Ants / 莫嘉賓

螞蟻是高度社會化的昆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階段才發展成成蟲。
螞蟻群體有分工、個體之間的溝通、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們工作辛勞,不分彼此,猶如住在大都市每日忙碌的人們。藝術家創作的螞蟻就像是人類——在漁光島的綠意盎然中,終於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沈浸在自在舒適的恬靜氛圍。

 

10|餘光島 Glimmering island / 共感地景

結合藝術創作、教育學習與在地居民群體意識,《餘光島》創造一種連結身體和地景間的環境,進行『地景調節』的構築行動,共同思考與實踐身體與環境之間的構築,轉化來自漁村的漁網材質,在形成自身物質強度與肌理的同時,也積極的和風對話,捕捉風的形態,形成一種觸覺的表情讓身體遁入深層次的想像日夢中。

 

11|喃喃細語潮間帶 Whispers at the intertidal zone / 林舜龍

三十餘顆以海砂、糯米粉、黑糖、少量石膏製成的球體中,皆包覆著寫有孩童創作詩句的卵石,如珍珠項鍊般散列於月牙灣。來一趟漁光島,從風中感受與海洋無聲的對話,《喃喃細語潮間帶》經海浪不停歇得淘洗,偌大的球體將慢慢地消融於海水,留下若隱若現的隻字片語,宛若孩童對海的低聲呢喃。

 

12|粼光棲所 Glittering house / 有用主張

因沙洲(鯤鯓)在海上有如鯨魚背部,漁光島又名三鯤鯓,清光緒年間以前,安平漁民漁民大多在漁光島的東側搭建臨時且簡易的「寮」,作為冬季捕魚避風時,如「家」般的暫時住厝。以鯤鯓的形體為想像靈感,《粼光棲所》構築出的一種新形態的寮、一座臨時性的身、心、靈庇護所,其拱形如鯤背的頂棚,佈滿大小不一的鏡珠,反射的光洽同粼粼波光的大海,示意「漁光島」的由來:「夜間漁民捕魚,海上遍佈漁光點點」,也讓裝置作品消融於自然環境,反映著浪潮、藍天、白雲、人群等種種光景。

 

13|愛心光景 Three bright hearts / 陳映竹x有用主張

金色代表『過去』─漁獲滿載或秋茂園盛況時的黃金隨月;銀色代表『現在』─台南的後花園,年輕人的新鮮探險,浪漫的沙灘;幻彩則代表『未來』眾人的期待與對未來的想像,《愛心光景》試圖呈現人們對於漁光島的過去、現在、未來,分別懷著什麼樣的情感與想像,而找尋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將各種心聲以及對漁光島的愛,書寫於幻彩的反光片上,進行小卡書寫的收集與歸納,以 《愛心光景》的樣貌在月牙灣上隨風閃爍金光、銀光、幻彩光的滿滿大愛心。

 

14|迷霧森林 Misty forest / 游文富

遠望倏然生於月牙灣的《迷霧森林》,泛白廊帶的森林如漂浮在砂島間的雲霧,仿燈塔般誘人指引人們進入,經由海上迷霧間寬看著漁光島樣貌與情景,如此由外而內,或是由內而外的交互觀注,猶若漁人由島進入海上、再由海上歸航相對觀照的關係,亦如海的迷霧,島的迷霧,林間的迷霧,沙灘上的迷霧,走入迷霧放空在潮間、在沙灘、在白茫茫的一片光亮中。

 

Info | 2017漁光島藝術節

活動日期11/11(六) –11/26(日)

活動時間10:00–17:00

 

via 漁光島藝術節、共感地景FB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20年前的紐約中央公園,佇立著綿延數十公里的橘紅色門框,透著光的布幔在雪地中飄揚。這個在當時為市民帶來震撼感受的作品,出自藝術家組合克里斯多和珍妮克勞德(Christo and Jeanne-Claude);如今,壯觀的七千多座大門雖不復見,卻在即將開展的《The Gates與紐約未竟之作》(The Gates and Unrealized Projects for New York City)中能夠身歷其境體驗!

「包裹」世界的藝術家夫妻檔

藝術家夫妻檔克里斯多珍妮克勞德有著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巧合背景,克里斯多出生於保加利亞、珍妮克勞德則出生於摩洛哥,兩人於1964年遷居至美國紐約。

克里斯多在求學時期學習繪畫、雕塑、建築與裝飾藝術,認識珍妮克勞德後,兩人於1961年首次合作,於德國科隆港打造戶外臨時藝術作品《Stacked Oil Barrels and Dockside Packages》。自此之後,兩人便一直合作無間,持續創作各項公共藝術與室內裝置作品。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克里斯多和珍妮克勞德(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兩人在世期間,於全世界各地進行許多宏大的藝術計畫,最著名的便是以帆布「包裹」著名地標的系列作品,巴黎凱旋門、巴黎新橋、雪梨海岸、柏林國會大廈都曾參與其中。除此之外,還有大型地景藝術作品如《Running Fence》、《Surrounded Islands》、《The Umbrellas》、《The Floating Piers》、《The London Mastaba》等。

延伸閱讀:2021被包裹的凱旋門!盤點藝術家Christo and Jeanne-Claude遍佈全球的8件地景藝術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L'Arc de Triomphe, Wrapped》,2021,巴黎(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Surrounded Islands》,1983,邁阿密(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The Umbrellas》,1991,美國與日本(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20年後,重現中央公園的7500道門

《The Gates》為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於2005年為紐約中央公園所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該作品在全長37公里的步道兩側,架起多達7,503個橘紅色門框,並覆蓋上同樣色調的布料,為這座地標性的公園帶來嶄新意象。適逢《The Gates》創作20週年,紐約藝術中心​​The Shed策劃《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The Gates與紐約未竟之作》展覽,以新世代的技術與媒介,為觀眾重現二十年前在中央公園的感受。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The Gates》,2005,紐約(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該作品在全長37公里的步道兩側,架起多達7,503個橘紅色門框(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展覽的第一部分聚焦於《The Gates》本身,展出克里斯多的一系列相關作品,包括素描、模型、如今尚存的部分零件、照片與影片等。展覽還攜手XR工作室Dirt Empire與Pixels Pixels,運用虛擬動畫模型重現壯觀的《The Gates》,並帶領觀眾認識作品背後的故事,理解藝術家歷經25年的協商,終於得以將創作計畫付諸實現的過程。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展覽展出克里斯多的一系列相關作品,包括素描、模型、如今尚存的部分零件、照片與影片等(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克里斯多為《The Gates》繪製的素描(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展覽運用虛擬動畫模型重現壯觀的《The Gates》(圖片來源:The Shed)

展覽的第二部分,則揭開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生前未完成的多個創作計畫。這些計畫凸顯了兩位藝術家與紐約的深厚情感連結,以及他們的雄心壯志與創新精神。觀眾將能從素描、模型等展品中想像這些未竟之作,也能一窺平時少見的、大型公共藝術背後的創作思考。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藝術家原先在東京進行《The Daiba Project》,然後來和參與團隊產生意見分歧,並取消計畫(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再現中央公園7500座橘紅色大門!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經典之作《The Gates》20週年特展
藝術家曾於1969年提出將《Wrapped Tree》計畫實踐於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圖片來源: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The Gates與紐約未實踐之作》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The Gates and Unrealized Projects for New York City)

展覽日期|February 12 – March 23, 2025
展覽地點|The Shed(545 W 30th St, New York, NY 10001美國)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廣慈社宅」位於松山奉天宮附近、規模居台北市之冠,而以此為基地、醞釀五年多的「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如今迎來成果發表,於2025年1月9日至2月10日開放大眾參觀。

一場社宅裡的藝術盛典

廣慈社宅前身為福德平宅以及廣慈博愛院,由於該地區發展相較老臺北城慢,散落著埤塘、濕地、郊山,緊扣鐵路、礦區、移民聚落,因此至今仍有許多新建設落成,可說是都市發展的一方新天地。廣慈社宅佔地6.4公頃,共有逾1500戶,入住居民面貌多元,為了促進社區的對話與相互理解,「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於2020年正式啟動。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徐永旭《光之巢》位於廣慈社宅園區南面入口處(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周邊環境、居民組成等多元背景,替公共藝術計畫供應了豐沛的創意靈光。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由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主辦、禾磊藝術策劃,以「我們在家(We Are Home)」為題,聚焦關係美學與環境美學,串起既有社群與新遷入的住戶、社會與社宅、人與環境間的連結,一步步形塑居民對家的認同。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游文富《溫暖的載體》夜景(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邀請藝術家實際駐地於一側的「福德聚場」,並設計一系列貼近在地的帶狀活動,讓藝術流動於社區建造中,築起一座共生共好的關係堡壘。九組來自台灣、日本與荷蘭的藝術家,分別以聲光、插畫、陶藝、纖維藝術、空間裝置等多元媒材,回應此處消逝的煤礦、水圳和生態,以及被人們擱置的記憶、感受,甚或是難以啟齒的終老話題等。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展覽現場(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2件展期限定作品

兩件展期限定作品,為廣慈社宅公共藝術成果展揭開序幕。游文富的竹編裝置《溫暖的載體》,樸質、溫潤宛如翻湧的金黃色雲海,融入地景也溫柔摟抱著老榕樹,歡迎觀眾穿梭其中;國內外藝術家跨界合創的《遷徙博物館》,是展覽的一大亮點,由德國藝術家佛羅里安.克拉爾(Florian Claar)結合金屬、木構和聲學技術,構築出的開放式聲鏡劇場《Wall of Voices》,而裏頭循環播放的聲音作品,則是知名音樂人林強,取材十多位受訪居民關於夢境、夢想的口語敘事,所創造出的電子音樂作品《聽夢I-夢迴》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游文富《溫暖的載體》(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Wall of Voices》結合金屬、木構和聲學技術,構築出開放式聲鏡劇場(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噪咖藝術、吳秉聖合力於《Wall of Voices》中,打造出光影作品《牽繫》(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8件永久性戶外裝置,呼應周邊地景

廣慈社宅室內外共有18件裝置作品,觀展動線以信義區行政中心正後方的社宅3區(C區)的主視覺延伸作品《社區精神旗幟》為起點。展期中展示的作品為蔡慧盈操刀的《揚揚》,藉由邀請居民共創,拓印下老椅子、磚瓦甚至福德聚場門牌等象徵「家」的元素。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蔡慧盈《社區精神旗幟:揚揚》(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衛福大樓與行政中心的接壤處,是禾磊設計梁豫漳以耐候鋼打造雙圓弧棚頂的《流亭》,如今已成為居民偶遇、寒暄的地標;嶼山工房林聖峰《大樹下的山水客廳》以平行並排的波狀鋼筋,模糊建材的軟硬與內外之分,成為日升月落間瞬息萬變的光影山水。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禾磊設計梁豫漳《流亭》地處衛福大樓和行政中心大樓之間(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嶼山工房林聖峰《大樹下的山水客廳》夜景(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站在《大樹下的山水客廳》下方仰望天空(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南面入口處徐永旭《光之巢》呈現四座溫煦、質樸的峽谷雕塑,呼應地勢也迎接人們歸巢;邱承宏《採光》以昔日植物的形象刻鑿混凝土浮雕,營造翩翩詩意及巧妙的共時性;偶然設計曾令理《孢燈》同樣取植物為靈感,用數株不鏽鋼雕塑模擬附近淺山的蕈菇、孢子,回應廣慈社宅周邊地景。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徐永旭《光之巢》(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邱承宏《採光》(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偶然設計曾令理《孢燈》(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路面、變電箱上九個貌似秘魯「納斯卡線」的神秘圖騰,是彭冠傑的作品《祝》,受附近奉天宮、慈惠堂等公廟信仰啟發所設計;現居荷蘭的以色列藝術家拉姆・卡齊爾(Ram Katzir)則從觀察手相的風俗出發,於三棟社宅包夾的廣場描繪出巨幅地畫《書寫未來》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彭冠傑《祝》(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藝術家拉姆・卡齊爾《書寫未來》(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10件室內創作,訴說場域本質

廣慈社宅建物內,也展示著許多藝術作品。大廳牆面上的鄒駿昇《共生》,描繪四獸山所代表的神獸,隱含動物與人類、生態與聚落間共生的永續議題;吳芊頤《窗光漫遊》轉化了公園、濕地、花草、蝶鳥,以及鐵窗花等在地符號;李維皓、許敬柔創作的《盈盈》,以特製不鏽鋼板折射天光,製造出宛如水中游魚的熠熠鱗光。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鄒駿昇《共生》(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吳芊頤《窗光漫遊》(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李維皓、許敬柔《盈盈》(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山由社《描海》是一幅需抬頭仰望的壯闊海景,鼓勵觀者打開嶄新的視角;日本藝術家本間純《記憶中的海》則將海洋的寫真轉印於金屬穿孔板上;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山由社《描海》(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本間純《記憶中的海》(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章芙菱《一場及時雨》李維皓、許敬柔創作的《沐浴》,一件用分光鏡營造七彩色光、一件讓光源與白色地景共舞,替受困的心靈帶來片刻撫慰;長居臺灣的日本藝術家大塚麻子《請跟我說》《廣慈的天空》兩件畫作,則替空間平添了一絲活潑氣息。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章芙菱《一場及時雨》(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李維皓、許敬柔《沐浴》(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一場跳脫傳統的公共藝術計劃:台北廣慈社宅《我們在家》18件作品開放參觀,形塑「家」的認同
大塚麻子《請跟我說》(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We Are Home: 廣慈社會住宅公共藝術成果展

展覽日期|2025年1月9日至2月10日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17:00
展覽地點|廣慈社會住宅公共區域(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38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