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每個孩子打造想像力的奇幻樂園,迪士尼動畫陪伴每位兒童度過相當精彩的天真童年,不論是人物、動物或本無生命的物件,每位角色在卡通裡皆擁有鮮明的性格與特色,這一切都得歸功於迪士尼幕後的動畫師團隊,運用紙筆與色彩,讓其筆下的角色個個栩栩如生,彷彿就活在我們的日常。

不過,畫出這看似稀鬆平常的角色表情與流暢動作可不簡單,不僅需要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及創意,更要有細膩的觀察力,將所有角色擬人化的巧思,藉由老照片,我們一同揭密奠定1940至1960美國動畫黃金年代的工作日常!


看見一張張擠眉弄眼的歷史照片了嗎?在電腦科技尚未普及的年代,迪士尼動畫師的工作桌前必備的工具竟是一張擦得亮晶晶的鏡子!一隻隻可愛角色的臉部表情如何能如此生動?原來全都來自這只「魔法鏡」,根據故事情節,動畫師藉由模擬情緒及表情,觀察自己臉部的肌肉牽動,擬真畫出相連的眼耳鼻口動作。


不論是機靈古怪、天真大笑、奸詐偷笑、苦瓜臉、憤怒咆嘯……都難不倒動畫師們!在這一系列滑稽表情的照片中,可見動畫師几上的草稿都是鼎鼎大名的角色,更是兔巴哥、唐老鴨、湯姆貓、小姐與流氓、摩登原始人等動畫創作時的第一手畫面,讓人不禁恍然大悟,原來這些經典動畫是這麼誕生的!也經過這麼一解密,不難發現動畫師與卡通角色都有一絲相似的神情呢!


Text / Diane Tang
via / My Modern Met、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