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如此說道,他認為,沒有尼羅河水的灌溉,埃及文明也許只會是曇花一現。儘管已是後話,然而希羅多德的論述也自有他的道理在。發源自非洲中部的尼羅河,穿越11個國家,是目前公認全世界最長的河流,向北流經黃土遍野的撒哈拉沙漠,看似貧脊荒蕪,然而每年一次的氾濫洪水,為北非洲這片大地帶來富饒的養分與蓬勃生氣,河畔兩側發展出發達的農業經濟,糧食水源的問題解決了,也因此成就了千年來最為耐人尋味的古埃及人類文明。
雄偉矗立的金字塔與神廟,人面獅身和眾多獸面人身的守護神組成的傳奇神話故事,高超的建造技術與對太陽天文時曆精準計算,讓後世將埃及和外星相互聯想的揣測不斷,也使古埃及國度更顯神祕氛圍。然而,這個在西元前盛旺了3000多年的王國,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可不僅只於此,「木乃伊文化」更是數千年來學界與大眾從未停止關注的議題。
長期以來對於古埃及文字聖書體的研究,配合遺跡內絢爛精彩的石壁畫、沙草紙畫卷文物,可知古埃及人對於來生的信仰。他們深信,死後遺體若能妥適處理與保存,就能夠確保逝者在來世持續存在。製作木乃伊的目的,便是在於維持肉體的完整,並予保護,使其免於毀滅。肉體獲得延續後,與意識間的連結便可重建。
眾多歷史文獻、遺跡的研究及推論累積,直至今日發達的科技技術,我們得以在千年後一步步地刻劃出埃及文明的生活樣貌。過去十年來,大英博物館利用電腦斷層掃描技術(CT),以非侵入性的方法研究館內木乃伊,不必解開裹屍布的層層包裹,就能重建內部木乃伊主人的形體與背景故事,看見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如性別、牙齒、骨骼,更可以藉此推斷古埃及人的飲食習慣、健康狀況、生活環境、宗教信仰甚至死亡年齡,除了讓這些從未被寫進歷史的奧妙公諸於世外,更完整的呈現了當時的物質與精神生活面貌,精確地解構過去被隱藏的重要資訊,補足歷史考古學界的知識斷層,更是滿足大眾的好奇心。
來自古埃及第25王朝的「奈絲塔沃婕特」即是此項科技的受益者。其棺木分為外槨、中槨、內棺三層,從防腐技巧、繃帶包覆與棺木的風格與品質顯示,是為古埃及富裕人家才有的待遇,同時也是木乃伊製作的絕佳範例。這位奈絲塔沃婕特在1960年代曾被認定為男性,透過CT所產生的高解析度立體影像、骨骼與肌肉組織,清楚顯示,揭開性別之謎。
現在,這位「奈絲塔沃婕特」已隨著「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來到台灣,與其他生活在西元前900年至西元180年的5具木乃伊、棺槨、陪葬品及石碑等超過200件物品浩蕩來到台北故宮博物院,藉由這六位男女、幼童木乃伊,我們能夠了解出身於上埃及北部法尤姆到南埃及底比斯一帶尼羅河畔不同聚落的上層家族,探索尼羅河畔生與死的點點滴滴!
Info |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
日期:201711/14(二)-2018/02/18(日)
時間:09:30-17:00(16:30停止購票與入場)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圖書文獻大樓一樓特展室
官方網站: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
Text / Diane Tang
via / 時藝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