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食物取得越來越容易,消費者對於食材生產的面貌也就越來越陌生。為了讓大家了解生產者培育食材的哲學,更深入理解食材的生長輪廓,日本的「食通信」,以深入產地的報導刊物,以及附上食材的方式,將食材與風土故事原始呈現在讀者面前。
日本「食通信」共感生活的倡議者
站到第一線的食物情報誌
日本「食通信」創辦人高橋博之,在一次跟著漁船出海後,體認到藉由吃這個行為產生的「理解」和「感謝」,能讓飲食增添溫暖感性的滋味,於是成立了第一本附上食材的刊物──《東北食通信》,其後更創辦「日本食通信聯盟」,以管理商標和共用支付系統的運作方式,在一年內拓展了 39 個「食通信」,包含《山形食通信》、《築地食通信》⋯⋯等,為的是讓各地有相同願景的人,能將各地真實的食材生產故事傳遞出去。
在創辦「食通信」之前,高橋博之為了改善家鄉岩手縣一級產業的問題,曾連續兩年擔任當地縣議員,但在從政過程中,體認到搶救一級產業的最佳辦法,就是親自站到第一線。於是他毅然決然退出政壇,從幫助地震災區的漁民販售牡蠣,到決定用新社群連結農、漁民和消費者,最後催生了後來一連串「食通信」刊物。
用刊物建立消費者的共感力
為了能將食材生產地的真實故事傳遞給消費者,「食通信」從設計到文字介紹,都希望將食物生產過程如實呈現,例如同一個受訪者會有四到五次的採訪過程,為的是仔細紀錄培育這些食材的生產者以及他們生產哲學。就連準備隨刊附上的食材時,團隊也親自到生產現場,進行採收與包裝的工作,避免增加生產者的工作量,並讓食材以原始的面貌呈現在讀者面前(例如牡蠣不去殼、海帶不切割等)。高橋博之認為,日本戰後強調效率化,物流系統急速發展,形成了產地與消費場所分離的現象,在超市裡買到的食材,早已是經過大量加工的結果,因此各地「食通信」都堅持呈現食材的原始樣貌,讓未加工的食材真實的「交棒」到消費者手中。
「治世先治食。」《東北食通信》的標語上這麼寫著,高橋博之認為了解食物的環境,能使生產者與消費者形成互助關係,讓「食」的行為成為改善社會問題的方法。除了推出刊物,也成立名為「告訴我們你的想法」的臉書社團,建立生產者和消費者交流的平台,讓不同背景的人們因此產生連結,延伸為各種實際會面的交流活動。日本「食通信」可說是融合了出版業、零售業和舉辦產地之旅的旅遊業,提供食的體驗與溝通服務,成功打造消費者缺乏的「共感力」。
高橋博之│Profile
1974 年出生於日本岩手縣花卷市,2006 年開始,在沒有各界的支援下,憑自己和草根義工的力量,連續兩年以無黨籍身份角逐岩手縣縣議員補選、正式縣議員選舉,皆以第一高票成功當選。2011 年參選縣長選舉,以第二高票落選後,在 2013 年成立非營利活動法人組織「東北開墾」,擔任第一本日本「食通信」──《東北食通信》的總編輯。隔年成立「日本食通信聯盟」,目標在全國創立 100 個在地「食通信」,並為此在日本各地奔走。
文/陳岱華
圖片提供/遠足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2017《La Vie》雜誌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