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從北到南每到週末總是有為數眾多的演出、展覽發生,藝文活動發表不斷,有時讓人產生選擇性恐慌,這一切看似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相較於如此的藝文生產景況,似乎讓人感覺我們的藝文環境應該是一片榮景?
但真實的情形是在藝術文化光環籠罩下,大環境依舊原地踏步,高張力的非典型勞動與跟不上物價波動的薪資結構,讓環境有倒退的狀態。大多數第一線的藝文工作人員卻長期停留在窮忙無感的生活狀態,從藝術家、策展人、藝術行政工作者無不身兼多職才能勉強餬口。他們普遍身兼多職,有些甚至連勞健保都匱乏,更別提一份穩定的薪資。關於藝術環境的艱困與勞動,無論在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甚至於影視音創作環境上皆如此。實質支配薪資收入永遠趕不上物價指數高漲,藝術勞動市場靠著每年畢業「新鮮的肝」前仆後繼填補,年輕人成為被當免洗筷快速消耗的「藝文低端人口」。
在市場機制無法支撐的狀態下,許多團隊、藝術家則走向每年、甚至每季申請「藝文補助」的無限迴圈,或許稍微舒緩營運壓力,但公部門補助機制是否真是藝文團隊營運的一帖良方?抑或除了申請補助外,有其他藝術求生術?
關於補助政策的制定
千禧年以降許多藝文團隊、替代空間為了生存獲得補助,提出符合政府倡導的政策以維繫生存,於是許多小眾、實驗性質的作品展演便任由孤高,在政策推波助瀾下市場影響藝術創作更為丕變。在如此環境之下,唯有帶著官方資源的「藝術村」、「實驗劇場」等能勉力支持前衛創作。再者,經濟規模與創意扶植兼具的兩難思維下,政府制定政策時該何去何從?是補助藝文發展還是文創商業?過去過度偏向經濟規模的思考難免讓補助機制變質,導致一味走向產業化、票房化,文化不免淪為點綴、裝飾產業的功能,讓藝術的多元價值受到斲傷。再者,產業思考是否應歸於經濟部的創投?讓文化部做該做的藝文政策制定與扶植工作。補助資訊的不對等,公部門內部開放資訊不夠也讓人不得其門而入。在此整理出幾點想法供大家參照:
1. 文化部各司預算差距過大
各司預算分配資訊不夠公開透明,資訊缺乏對等,沿用文建會與新聞局時代舊思維,並沒有因為升格成文化部後全面盤點增進新思考觀念,產生先前有新聞提到流行音樂補助遠高於視覺、表演等補助的情形發生。
2. 過度產業化思考
凡事拼經濟,這樣的口號喊得震天乍響也改變不了事實。現今應增進的是創意加值的人才培育,產業結構在改變。應該脫離過往 OEM 代工思考,發展更高價值的文化內容輸出。
3. 經濟價值不等於文化價值
在文化觀念上,一顆石頭的藝術價值未必低過一顆光彩奪目的鑽石。
4. 提供友善的工作環境
針對勞健保、基本工資等福利政策。藝文產業應比照一般行業,工時跟薪資水平都應合理考量,切勿因噎廢食,單位主管長期放任讓藝文工作夥伴在非典型勞動狀態下工作,只是讓自己成為剝削幫兇。
5. 重視藝文人才培育
人才養成是最需要被投入重視的,無論是專業從業人員或純欣賞的入門人口,在藝術領域的重要性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文/吳達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