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北信義路巷口的洪麗芬工作室,整棟公寓碧玉綠磁磚滿佈,小院裡梔子花和玉蘭花在向晚鬧區的僻靜一角,飄出若有似無的芬芳。鏽鐵片焊在破碎水泥牆面、嵌在建築的稜稜角角,落地玻璃門上的鋼筋竄生,以堅硬而柔軟的姿態迎接每一個人。一如洪麗芬喜愛的湘雲紗,外型硬挺卻輕柔無比;也似洪麗芬,總在兩相對比之間優遊,溫柔地拾起傳統工藝再揉和個人創意的衣著設計,目光堅定、無畏無懼地踏上國際的舞台。
融入藝術文化的服裝設計
眼前的視覺衝擊直入心底, 不僅是讓眼睛感受,更以豐富多變的材質質感,吸引人去觸摸與感受。琳琅滿目的各式創作,從焊接鋼筋到造型織品,襯托著主體的服裝,讓整個空間彷彿就是一件裝置作品。欣賞雕塑美,也欣賞織品美,更欣賞人與人之間的美;因為喜歡而學習,因為需要而學習,因而碰上豐滿她生命的朋友們,生活的一切對於洪麗芬來說, 就是一場無止盡的探險, 所有經歷都成了創作的養分。
取自生活,學習藍染、竹編,製作金工;與此同時,碰上各界的藝術家,在九○年代的開端,大師輩出的年代,藝術自由無邊無界,洪麗芬和作家林清玄、羅青、音樂家李泰祥、攝影家柯錫杰、藝術家畢安生、詩人蓉子和羅門、雕塑家楊柏林成了好朋友, 他們相互學習、相知相惜,每段歷程都藏有他們的蹤跡。
「看太多了,所以你會知道什麼東西能讓自己跳出來,這是很重要的,要懂藝術、要有品味就是多去看、多去聽。」因此洪麗芬能與他人有別、獨樹一幟,做為第一位在國際伸展台上打響名號的服裝設計師,更將工藝不著痕跡地注入衣著設計中,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湘雲紗躍上國際。
做對的衣,給對的人
正巧此時工作室裡來了一位室內設計師老友,帶了兩位新朋友探訪。室內設計師隨手拿了一頂架上的帽子,在鏡子前左右端詳,另一位則套上洪麗芬設計的湘雲紗長外套,問著怎麼搭配?
「怎麼配都可以,除了懂得欣賞工藝的美、時尚和美學,最主要還是個人所散發的質氣。」洪麗芬笑著回說:「創作不是只有畫出設計稿等,創作是在你自己身上,你要了解你自己,你的需求是什麼。」
洪麗芬爽朗地笑說,工藝融入在生活中,難以劃分彼此,一如她生命中創作的位置,不僅止於天馬行空的談論,她將想法落實為立體創作,體現在工作室中與服飾上。也就如她的設計,不僅是要穿得漂亮,更代表的是一場融入整個文化的表演創作。
在對的時間,穿對的衣服
在巴黎時裝週的街頭,法國青年們身著時髦的服裝,踏著傳統木屐,拿著手機講電話,或者倆倆並肩逛著街,演繹生活的日常。衣著輕柔的材質是來自嶺南的古老天然染染布工藝湘雲紗研發而來的「洪絲 HONG Silk」,具有涼爽不貼皮膚、易洗快乾、輕薄不易摺皺、柔軟而有身骨等特色,除了傳統的黑色,也創造出栗棕、棗紅、薑黃、藏藍等多種色調,再加上皺褶紋理,簡潔剪裁、式樣時尚且舒適。
在洪麗芬的服裝秀裡,時常看到木屐的蹤影,也是她最常使用的配件,直豎高起的木腳,穿著如走在舞台上,極富戲劇張力,再加上手工編織帶子,與湘雲紗材質的服飾氣質相近。「棕蓑木屐是一項非常美的工藝,到現在都找不到需要修改的地方。若做得完美,工藝是可以成為經典的。」工作室響起她腳下的喀喀聲,活力十足地穿梭各角落。
一件件襯衫、棉襖、寬褲、編織背心和大衣在陳列架上曖曖地閃爍著幽微光澤,這些外觀硬挺、摸起來卻又特別輕盈柔軟的布料,使用天然礦植物染,再根據古代中國工藝生產出難以置信且獨特的色彩。洪麗芬再以絕妙的現代設計手法,透過剪裁、縫製,讓柔軟的布料織品如雕塑般地呈現或幾何、或疊加、或如摺紙的立體設計,我們也得以看見傳統與當代性可以如何完美地交融入生活場景之中。
不論是動手做工藝,或者穿著搭配,洪麗芬都建議要慢慢學習,多多體驗,看鏡子裡頭的比例對不對、給自己一些自信,並且嘗試理解每個工藝背後的文化歷史,讓工藝得以透過日常生活,與時俱進地保留下來。
本文出自 La Vie 出版《手感工藝.美好生活提案》,更多職人與品味達人都愛的工藝生活、選品,就在《手感工藝.美好生活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