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歪歪扭扭的小黃瓜到切下來的吐司邊,人們往往在販賣、料理過程中產生大量剩食,然而,Pick Food Up 扌合生態廚房創辦人尹宣認為,標準流程下的淘汰品,只要運用巧思,就能變身主角級甜點。
「扌合生態廚房的作品,其實跟傳統甜點不太一樣。」尹宣笑著介紹桌上的瑪德蓮,「雖然我用瑪德蓮的烤模,卻搭配費南雪的食譜(編按:費南雪使用蛋白;瑪德蓮使用全蛋),再以榛果、米粉取代瑪德蓮的杏仁粉、麵粉。」加入剩餘蛋白、榛果、碎米粒後,瑪德蓮吃起來紮實Q 彈,更多了珍惜環境的溫暖心意。其實,扌合生態廚房的甜點,都是為解決剩食而製作的美味料理。過去就讀海洋生物研究所的尹宣,原本打算繼續攻讀博士,卻發現擁有靈敏味覺的自己,更好奇食物與自然的關係。
也因此,她心念一轉,改到義大利慢食大學(Universityof Gastronomic Science)學習「好、乾淨、公平」(good, clean and fair)的飲食方式,並到義大利鄉間自給自足的農場以及荷蘭知名剩食餐廳Instock工作。回台之後則一邊工作,一邊經營扌合生態廚房,再逐漸將扌合生態廚房轉為正職,全心投入剩食料理推廣。
「我曾在日楞咖啡、土生土長工作,他們會送我剩餘的食材。再加上以前在Instock 的經驗,知道哪些地方可能有剩食,所以比較容易取得原料。」尹宣解釋,「因為廠商提供的剩餘食材品質都很好,在能力範圍內我也願意購買。」。
然而,即便找到高品質的供應商,剩食仍有供貨量不穩的問題。也因此,尹宣除了觀察不同季節的剩食變化,也要讓有限食材搭配出無窮變化。「因為可用的食材不同,我沒辦法按照一般食譜。像是紫米布丁塔,就是用台灣原味的紅米、龍眼乾,搭配日楞咖啡剩下的蛋白,再把麵包邊烘乾打成麵粉製成的。」將研發食譜視為最麻煩,卻也最有趣的挑戰,扌合生態廚房的剩食甜點,不僅激發出尹宣的烘焙天份,也讓剩食華麗轉身!
文:郭慧
攝影:張藝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