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回到古代,你肯定想學那些大俠到處遊歷,騎著馬到處跑。但這樣的情形還是在腦中想想就好了。一個沒有身份證的人如果到處跑?你知道等待你的是什麼嗎?
現代社會幾乎每個人都有身份證,生活中不同的場合都需要身份證,一個人沒有身份證在社會可謂寸步難行。古人其實也一樣,要是沒有身份證他們也是寸步難行,甚至連離開自己居住的城市也不行。
遠古先民們的生活十分自由,打漁狩獵的日子裡經常隨著動物的聚集點而四處遷移。不過踏入農業社會後,就有了居所管理的概念。《尚書·夏書》中說到:「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大禹不但將天下分為九州,還任用九牧進行管理:「九州之牧各統其人。」及至西周時期,開始有了初步的戶籍制度,有稱作「宰」的專職官員記錄轄區中居民的資訊。當時大凡有新出生的孩童,都要告訴「宰」,《禮記·內則》:「宰辯告諸男名,書曰:『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而藏之」。這份出生資訊需要抄寫兩份,一份本地保存,一份上交州府。這種登記制度是最早的居民身份管理,而保存在官府的文書也是後世身份證的雛形。
春秋時期以前,國家對於民眾出行沒有太多的管制。史書中記載,當時的人可以在不同諸侯國之間自由出入,孔子帶著弟子周遊列國沒有人管,一眾謀士到處跑宣揚自己的理念也沒有人理。不過法家的學者們覺得這樣不行,一個國家一定要有出入境管制,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管理人口。於是魏國的李悝編寫了《法經》,當中初步構思了身份證應該如何使用。商鞅參考了這本《法經》,推動秦法變革,設計了出行證明制度。每當官員、百姓出行都需要出示文件以表明身份,沒有證明是不能通行或者投宿的。商鞅創立的這套身份證制度成為後世的典範,但他沒有想到自己在逃亡的時候居然敗在這一紙文件之上。後世也用「作法自斃」取笑商鞅,但從中也可見秦國已經十分嚴格地執行這套出行證明制度。
及至漢代進一步發展「公驗」制度。不論是官員或者普通居民,只要離開自己的居住地都需要辦理稱作「傳」的身份證。而申請的過程也十分繁複,首先要向鄉官通報自己有外遊的需要,鄉官就要證明申請者沒有官司纏身,也沒有欠稅。然後鄉官通報給縣府,縣府會核對一次自己保存的戶籍資料,確定身份無誤就會簽批一張「傳」。這張文件會寫明誰要出行,出行目的和地點,以及會經過哪些關卡。內蒙古居延曾經出土過大量漢代的竹簡,當中就可見到當時「傳」的記述: 永始五年閏月己巳朔丙子,北鄉嗇夫忠敢言之。義成里崔自當自言,為家私市居延。謹案:自當毋官獄徴事,當得取傳。謁移肩水金關,居延縣索關。敢言之,閏月丙子,觻得丞彭移肩水金關、居延縣索關。書到,如律令。掾晏、令史建。 這位崔自當想去居延做做小生意,就去找鄉官開證明。然後通報上去,由觻得縣的官員就開出了這張證明,並請路上的肩水金關、居延縣索關放行。這位崔自當拿著這份證明,就可以去做生意了。沒有這張證明去通關,會面對很嚴重的懲罰。
當時稱沒有證明擅自出關的行為「闌」,漢代的《二年律令》中列明:「越塞闌關者,或處以黥刑,或斬左趾,罰為城旦舂」。或在臉上刺字,被斬掉左腳腳趾,同時還要做苦役。如果是冒用別人證件,或者把證件借予他人使用,也會受到相同的懲罰。
除了拿到證明文書,也要拿到回城的符證。《說文解字》說道:「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符的作用就是出行者與城關各持一半,在回城的時候出示各自保有的一半,能對上才能回城。這些符證有很多材質,用木頭做的、竹子做的、還有用布做成的。
漢代的這種「公驗」制度,為後世所繼承,只是名稱各有不同。像是唐代稱為這種制度為「過所」,也是過關人士必備的身份證明。不但居民出外需要申請,在華經商的胡人也需要申請。《唐六典·尚書刑部》中列明:「凡度關者,先經本部本司請過所;在京,則省給之;在外,州給之。」當時申請過所需要寫明申請理由,人數身份,攜帶物品,所經路線等等。而且申請了不一定批准,特別像是「出境」亦即遠赴西域的人,很難拿到批文。像是玄奘法師想去西域求法,但是因為當時對西域有戰事,封鎖了邊境。據《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的記載,玄奘拿不到出行批文只好偷偷摸摸從涼州出發,時任涼州都督李大亮發出了數張通牒要邊境各州縣加緊搜捕。幸好玄奘法師遇上州吏李昌,他是一位篤信佛教的人。在得知認同玄奘是要西行取經,十分佩服玄奘的法師,於是暗地放他出關。
及至明代,稱這種身份證明作「文引」,申請者不但要申報理由,還需記錄容貌。明代呂坤的《實政錄》中記述到當時的文引需要記錄持證人身高、年齡、有沒有鬍鬚、面形面色、有沒有疤痕。這張文引十分重要,出外留宿都要出示文引。如果店家覺得眼前這個人的容貌和文引對不上,不但可以不接待他,甚至可以把他帶到衙門審問。《大明典》中也寫道:「凡無文引私度關津者,杖八十;若關不由門、津不由渡,而越度者,杖九十。」沒有文引就不要想著到處跑了,也不要想著不從正門進去就沒人會發現,被捉到了就直接杖責八十。
古代身份證的作用更像今天的護照,只不過是一本國內的通行證。在自己國家遊歷也要這麼麻煩,好像不符合常理。但其實在古代大多數的人一生中多數的時間都留在家鄉,極少會離開自己生活的土地。同時古代社會不像現代發達,要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遷移,那麼政府也無法管理人口,處理稅收等這些事情了。所以像武俠小說中,大俠們只要騎著一匹馬就能天南地北到處遊歷,但其實在古代想要浪跡天涯、環遊世界並沒有這麼容易。
更多穿越古今的歷史小故事都在La Vie出版書籍《知史的古代小劇場:了解古代雜學與歷史八卦,原來當古人是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