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品嚐食物,到投入研究食物,成立台灣《米通信》的顧瑋,在此之前一直從事著與在地食材相關的品牌工作。今年,顧瑋給自己一個題目──製作與米相關的刊物,藉此讓自己對米有更深入的了解,「這就像是我的學習計畫,但透過紙本發行的方式,也能同步分享給大眾。」顧瑋說。
而與日本食通信有著近似的名稱,《米通信》卻以不同視角傳遞著食材背後的論述。「我們效仿食通信的形式,用內容加上食材的方式進行製作,但《米通信》在內容企劃上與食通信有很大的不同,食通信專做生產者故事的直擊報導,《米通信》則是在學習的方向裡,整理出米的觀點和論述。」顧瑋認為創刊號發行後,一直到第二刊的準備期間,仍在摸索著切入了解各地米的方法,因此對她而言,《米通信》仍在整理的階段。談到台灣米因地區和種類的不同,背後蘊含著龐大的知識,創刊號便就近以宜蘭地區為主題,報導宜蘭雪福米的種植過程以及相關料理方式。內文更邀請飲食專家分享如何因應米的不同,給予不同的煮法。最後更介紹了宜蘭在地的漬物與古早小食,讓讀者透過認識米,加上地域特有的料理,了解米在一地中的各式風貌,更帶領讀者看到在地的飲食日常。
從在地食材研究開始
「在限量發行的形式裡面,我們希望能盡力在刊物上做出分享,並在採訪調查的學習中,用環島的方式做出台灣米的紀錄。」顧瑋談到目前正在製作期的第二刊《米通信》,則是遠赴花蓮進行訪問、調查,內容也開始討論米和風土的關聯、加工對於品質的影響,以及族群如何影響台灣米的多樣性。
「這次到花蓮,我們先到長期累積專業知識的農改場,在這裡能看到關於米的輪廓。我們訪問到非常厲害的米農,還有非常精進的加工廠,過程中我們跟做得最好的人學,發現台灣米的標準、規格和多樣性並不會輸給日本。」隨著整理花蓮米的風貌,竟也挖掘到更多與族群文化相關的認識。「我們發現米食不單就是生活食糧,像部落的紅米,只有在節慶時才會做成餐點、紅糯米酒,只要紅米沒有存續,整個部落的文化記憶也就跟著消失。」談到米食與文化的關聯時,顧瑋認為《米通信》便有肩負起分享物種多樣風貌,以及未來各種發展的使命。
為了讓米的認識在飲食上有更實際的呈現,隨《米通信》創立的泔米食堂,便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料理精神,提供在乎健康飲食者安心的料理提案。「我們對米的標準、台灣米的樣貌有迫切知道的渴求。」《米通信》不僅是顧瑋專屬的教材書,循著刊物介紹,讀者也能在這項日常食材中,認識各地不為人知的米種。
【更多台灣在地的「食通信」刊物」】
中台灣食通信
里仁為美有限公司重新思索農村活化的方式,並整合過去農村與社區輔導等經驗,以募資的方式成立《中台灣食通信》,期望能讓都市與農村之間有更多互動交流。
東台灣食通信
台灣東部的食材產量雖然不多,但卻有罕見的野菜、香料等食材,創辦人萊拉為了讓大眾看到東台灣生產者與食材的故事,將《東台灣食通信》定位成開放外界參與的刊物,並以建立人才和生產者的資料庫為目標,製成東台灣的食材情報誌。創刊號預計於明年1 月發行。
旅人食通信
以「一本用食材認識家鄉的情報誌」作為製作精神,刊物團隊來自校園,為有志於了解在地食材的學生們。他們以旅人視角帶領讀者發現食材的新風貌,除了期望能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連結,也希望能協助小農再造產品形象。
Info│顧瑋
2008 年創辦在地果物加工品牌「在欉紅」。2011 年發起「社團法人台灣好食協會」,分享台灣各地各時令的食材故事。2014 年,「台灣好食 Taiwan Good Food X 台灣原味」啟動,串連原鄉物產,推廣部落農作。2015 年,秉持著對於在地日常食的探究,「土生土長 On the Ground」小舖開門,試著藉由這個平台,有意識地選擇,傳遞對於台灣味的期待。2017年,基於對米的探究與學習,創辦了以米為題的獨立刊物《米通信》,以及每季用各地不同好米做料理的泔米食堂。
Text/陳岱華
圖片提供/遠足文化、米通信、中台灣食通信、東台灣食通信、旅人食通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7《La Vie》雜誌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