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封,是大多數讀者對於一本書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印象。
書封設計及整體裝幀,形塑了觀者對於書籍內容的想像,也是最直接的概念傳遞,在每年對國內設計界具有指標性風向球的「金蝶獎」頒獎之際,即能一口氣欣賞到各種精彩絕妙的設計作品。
「金蝶獎」為台灣出版設計的大獎,在 2017 年第十四屆「金蝶獎」中,平面設計師廖韡以La Vie 麥浩斯出版書籍《美術館,原來如此》、行人文化實驗室《街頭生存指南》與大塊文化《光照微塵》等書封設計,同時入選榮譽獎。除了此次獲獎的《美術館,原來如此》,廖韡也數次與La Vie麥浩斯合作書封設計,包含介紹在台日都引起極大話題討論的蔦屋書店之作《解謎蔦屋》與探討日本人心照不宣「裏」日語的《讀空氣、探表裏,笑談日本語》。
書籍封面橫跨各種類型,包括詩集、科普、社會人文、小說等,也曾多次接受設計專欄的訪談。廖韡表示,由於對於日本文化很有興趣,因此接到與日本相關主題的書都很期待,也總會在提案時向出版社說明對於書的想像,進而解釋設計概念。而《美術館,原來如此》的設計概念,則由「作品之鏡」為主軸。
「本書以簡約的方式呈現,透過淺色版面形塑美術館低調的展示牆面,書封中央方塊作為美術館的作品,以雷射錫箔燙壓製作,讓這塊區域仿若一面鏡子,反射出周遭環境的千變萬化,進而投射為各類美術作品的形形色色與策展概念。」而讀者拿起書本,就如同在作品前佇足,進入美術館的世界!
專訪平面設計師廖韡
Q:是否有特別喜歡逛或關注的美術館?
A:每到一座城市,我總會造訪美術館。其中,我特別喜歡巴黎的橘園美術館,它的建築外觀古典,與周遭地景和諧共榮。而走進美術館之中,順著廊道落下的光線走到橢圓形展間,巨幅的莫內睡蓮彷彿伸手可觸及,令人屏息。
另外,我只要到東京,也一定會造訪六本木的21_21美術館。安藤忠雄建造的清水模建築,宛如陷落在草地內,打造出美術館煥然一新的形式。期內展覽則有別於一般館藏或借展,每一場展覽都是特別量身打造的主題展,透過各種企劃主題搭配空間規劃,營造出充滿想像力與細節的展覽,是我很喜歡的展覽類型。
Q:對於《美術館,原來如此》這本書的內容有哪些共鳴嗎?
A:當初看到新書資料卡與內容簡介,立刻想到的就是三菱一號美術館。原本認識這間美術館,是因為它的商標由服部一成所設計,後來才發現《美術館,原來如此》作者也任職日本東京三菱一號館美術館,真是巧合!
Q:這本書的內容有哪些段落讓你得到書封設計靈感;或是看到是美術館策展主題的書,很快就想到目前的設計概念了呢?
A:《美術館,原來如此》書封的概念源自於我在師大美術研究所期間修習過的美術館相關選修課程,當時教授提到美術館其實就是一個容器,必須因應不同的美術類性,寬廣地包容與展現,因此「白色牆面」與「視覺反射的包羅萬象」很快就成為這本書的視覺概念。
Q:您最推薦自己設計的哪本書封?有什麼設計理念或特殊意義呢?
A:臉譜出版的《寄生蟲圖鑑》:這本寄生蟲圖鑑從圖形、標準字設計、印刷到用紙都重頭翻新,展現出與日版不同的裝幀風貌,且製作過程中也構思了許多不同的視覺可能,更首次為書籍設計隨書海報,加上我蠻喜歡日本文化類型的題材,所以印象很深刻。
另一本則是商周出版的《F》。這本書透過平面設計的手法,將圖案的轉化延伸進封面,大面積留白與似圖似文的視覺,個人認為是一個大膽又有趣的嘗試。裝幀上運用螢光套色,在不足100g的美術紙上,追求濃厚燙黑、螢光與紙張透薄間撞擊的效果。
Q:您所屬的工作室以書籍設計為主嗎?請分享您進入書籍設計的契機與甘苦談吧!
A:工作室的工作除了書籍裝幀,也包含如品牌設計、活動視覺等一般平面設計事務。我從研究所時開始接案,本希望在課餘時間接觸設計實務,後來慢慢的工作時間比例大於課堂研究,也逐漸從學生接案的SOHO轉型成現在的獨立工作室型態。
對我來說,設計工作最大的困境就是時間了。尋找更清楚的概念切入創作時,會花費較多時間,有時則是進行中的案件出乎意料地更動等等,都會影響進度,稿件之間也可能因此彼此擠壓。不過我這幾年也了解到每個稿件背後的狀況可能情非得已,堅持對於設計的原則,同時適度的調整工作腳步對雙方都更有幫助。
Info│廖韡
平面設計師|日央設計工作室(liaoweigraphic)負責人
工作範疇包括字體、編排、印刷等設計事務,作品橫跨品牌規劃、書籍裝禎與活動形象等平面領域。曾獲選 Tokyo TDC、Red dot、Brno、Output 等國際競賽;同時為 2009 台灣海報新星奬金獎、2011 台灣國際平面競賽本土新秀獎、2014 台灣新銳商業設計師、2016 金蝶獎銀獎得主;並入選上海設計師俱樂部 50/100 新銳──全球80後 100 位華人設計師。
Text / La Vie圖書編輯部、Diane Tang
Photo via La Vie麥浩斯出版、商周出版、臉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