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對抗歧視!坎城影展得獎片《BPM》動人描述90年代最重要愛滋平權運動與同志愛戀

當一顆乘載了滿滿沉痛控訴的假血球啪一聲地砸在掌控最新醫藥結果的藥廠代表和AFLS愛滋協會官員身上,那炙熱的紅所代表的不只是愛滋病患者焦急難耐的痛心,更是隨時與時間病毒拉拔賽跑的茫然無助。獲得2017年第70屆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電影《BPM》,以法國1980年代末為故事背景,描述法國愛滋平權聯盟團體Act Up抗議政府不夠積極處理愛滋問題以及藥廠遲遲不願公開新藥物臨床測試結果,愛滋病猶若中世紀黑死病般肆虐,與病魔抗衡的患者苦苦等待那沒有結果的答案,唯有用激進行動喚起大眾與有關單位的注意。

 

愛滋病是近代史上融合了恐慌、歧視和羞愧等多元情緒的疾病,儘管現今早和過往民生保守的年代大不相同,但大多數人對於被這獨特疾病烙印的患者們,依舊存在諸多錯誤偏見與歧視,像是認定愛滋病屬於特定同志群體才會感染,或者會經由空氣傳染的疾病,如此天大的謬解實在令人啼笑皆非。好萊塢電影《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揭露了美國1980年代社會對愛滋病者的漠視與嘲諷態度,《BPM》則帶我們走向歐陸,回到1980年末的法國街頭,窺探那個科學醫療仍對愛滋病處於探索階段的年代,一群與死神拔河的人們,是怎麼為了喚醒對HIV的警覺與意識,而走上街頭努力的過程。

 

導演羅賓康皮洛(Robin Campillo)將鏡頭瞄準20世紀尾聲的巴黎,從自身參與抗爭行動的經歷當中,汲取靈感拍成電影,除了讓人看見前人堅定不移的信念,也將當時政府的無所作為,以及製藥公司的惡行攤在重新攤在世人面前。《BPM》透過社運團體Act Up每週的例會,在這個組織裡成員也十分多元,有同志酷兒、有因被不乾淨針孔輸血導致得病的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藉由層層堆砌出角色之間的細膩關係,讓電影不只是記錄社會運動的歷程,而是隨著鏡頭的擺動而慢舞進入故事的氛圍,重新認識這些不卑不亢、面對命運仍昂首闊步的靈魂。

 

而穿插在電影其中的另一支線則為西恩與男友奈森動人的愛戀,總是衝鋒陷陣的西恩不只是不屈於生命病痛的鬥士,他敢言鮮明的個性更是讓奈森愛上他的主因。然而隨著寶貴時光一點一滴流逝,藥廠與政府的顢頇冷回應對比他痛苦的和生命搏鬥時,那種苦等焦急的疼痛掙扎反而更讓人心碎。飾演西恩的法國人氣男星比斯卡亞(Nahuel Perez Biscayart),繼《天上再見》(See You Up)再度祭出催淚演技,一雙圓大眼睛表現出愛滋病患者的複雜情感,令人印象深刻。


或許不少人會好奇,片名何以取作《BPM》,事實上原片名為120 Beats per Minute,用在音樂上是指一分鐘演奏120個音符,那是聽起來最為美妙的音樂,而套用在心跳上,每分鐘120個搏動,則是運動時最有效率的心跳節奏,電影中則轉換而夜店震耳欲聾的舞曲節奏,為生活努力奮鬥人們的心臟跳動,若更精準說明,那是面對未知死亡、努力證明自己活著的聲音!

 

至於扮演奈森的阿爾諾法盧瓦(Arnaud Valois),接演虔竟試鏡多達12 次,直到他符合電影角色形象才確認卡司。他笑說遭導演一再否定原因是因為「長太帥」,回想起每一次試鏡過程都耗費一整天的時間修改台詞和表演方式,導演簡直把他過去所學的全部打掉重練,痛苦程度讓阿諾爾坦承「精疲力竭!但也因此我能更深入了解這個角色」。被問及在這麼深刻的故事中最喜歡哪一場戲,他更自豪地說:「我無法選擇,因為整部片都讓我由衷感到好驕傲!」他在戲中誓死為愛滋病患者發聲,並且用最大的愛守護邁入死亡的愛人,敬業與精湛細膩的演出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我們視愛滋病為一場戰爭 他們卻視而不見...... 獻給走過那個時代,所有堅毅的靈魂們。

1990 年代愛滋病席捲世界,醫療成果卻被製藥公司壟斷,巴黎許多年輕人不滿這不公不義的現狀,組成社運團體 Act Up 愛滋病平權組織,走上街頭來對抗這個冷漠的社會。一名新加入的成員奈森,邂逅了激進有理想的西恩,兩人的關係隨著社運的進行而加溫,然而 HIV 陽性的尚恩,身體卻也因這場不斷加劇的運動而逐漸惡化。儘管死亡陰影亦步亦趨籠罩,但愛情隨著心跳節奏更熱烈鼓動......面對這場無止盡的抗爭,為了自己的生命、為了彼此的愛情,除了加倍努力地奮鬥下去,他們別無選擇。電影2月14日上映。

 

 

via / 傳影互動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熱播13年的國民美食神劇《孤獨的美食家》,推出集大成輝煌之作《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並將在3月14日於台灣上映。

開播至今已達13年的《孤獨的美食家》,最早是由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於199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從2012年拍攝成電視劇以來,已經累積11季劇集、12集特別篇,可說是日本最長壽的美食劇集。而這部紅遍海內外的美食神劇,如今終於以《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跟觀眾在大銀幕見面。

國民美食神劇首度電影化

本作透過往返於各個城市的進口雜貨商人「井之頭五郎」,每當辛勤工作之後,總會在內心吶喊「肚子餓了!」然後趕緊找到一間偶然路過的餐廳用餐,並沉浸在努力工作後,享用美食的幸福時光當中。與一般戲劇作品不同的是,本作雖然沒有衝突萬分的戲劇化轉折,主要專注在刻劃五郎於各個餐廳品嚐美味佳餚的過程,然而他西裝筆挺、手拎公事包,透過豐富內心戲、對美食的強烈直覺、大膽的飲食風格,在不受任何人打擾、自由享受美食的情況下吃遍大街小巷,也無比療癒觀眾的身心靈,更對角色產生共鳴而沉迷其中,因此蔚為熱議話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適逢播出本劇的東京電視台開台60週年之際,製作團隊順勢推出這部最新電影版作品,不論製作規模與敘事風格,都將與戲劇版截然不同,更像是一部主角「吃爆全世界」的美味之旅,足跡將遍佈法國巴黎、長崎五島群島、南韓巨濟島和東京。而且相較於戲劇版,電影版的敘事將充滿高度戲劇性,並以貼近現實生活的幽默與台詞來提升喜劇效果。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而本片也因為松重豐的號召,齊聚豪華演出陣容,包括內田有紀、磯村勇斗、村田雄浩、鹽見三省、杏、小田切讓、遠藤憲一,以及曾演出《梨泰院Class》的韓星劉宰明特別加盟。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

值得一提的是,松重豐這回更一肩扛起《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導演、編劇、主演工作,尤其他在這13年來,自始至終支撐著本作,深深了解作品的世界觀,成為他出道40餘年首度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他回憶這次將作品「放大」成電影版的過程:「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拍攝電視劇第十季的2022年夏天。當時,長期參與系列作的製片人和工作人員因調動或轉職,讓人擔心沒人能綜觀全局並指引未來的方向。這讓我想到,既然正值十週年,為了測試這部作品是否還能繼續、有更大規模的發展,我決定展開動搖根基的挑戰。基於這樣的想法,我選擇『電影化』這個方式,雖然並不確定本作的內容是否適合改編成電影,但希望能藉此進行一次重構。」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獲金獎名導奉俊昊啟發

尤其松重豐是本作唯一的常駐主演,這讓他產生一種責任感:「基於對未來發展的考量,我開始思考誰適合當導演。」而他最一開始,就是想找《寄生上流》奧斯卡金獎名導奉俊昊執導,他對此表示:「考慮到本作不僅在日本、在東亞地區、尤其是韓國都頗受歡迎。我也曾在多次赴韓取景時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於是我便想到了奉俊昊導演。恰巧,我和他之前在《東京狂想曲》中的〈搖晃的東京〉短篇合作過,覺得如果他能將這部作品『烹調』成電影,會非常有趣。」

松重豐甚至還親自寫信給奉俊昊提出邀約,只可惜對方回覆時間因素無法配合,但這也開啟他不同的思考:「我和事務所社長談起這件事,隨口說了一句:『要不乾脆我來當導演?』這就是最一開始的狀況。」他並補充:「之後,我並沒有太在意自己說話的分量,就順勢寫下了一份劇情大綱,拿給正在拍攝第十季的工作人員看,跟他們說:『我打算以這份大綱來拍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我打算自己當導演。』結果他們回答:『我覺得不錯,一起做吧。』」而這也成就出本片最一開始的面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劇情大綱

本片劇情描述從事進口雜貨銷售的井之頭五郎(松重豐飾演),是個喜歡在工作之餘到處品嚐美饌的老饕。只要肚子一餓,就會秉持「吃飯皇帝大」的信念,拋下一切直奔周遭的餐廳食堂大快朵頤。他最愛享受用餐時不被人打擾,細細品嚐料理的美好時光,更愛在內心自言自語品評美食滋味。這回,他接到前女友的女兒——千秋(杏飾演)的委託,前往法國拜訪千秋的祖父一郎(鹽見三省飾演),並要幫助一郎找出童年時曾喝過的湯頭食譜。儘管線索相當稀少,五郎依舊踏上尋找「究極湯頭」的旅程,足跡遍及法國、南韓、長崎和東京。不過在這趟旅程當中,他卻意外捲入到一場更大的風暴當中⋯⋯。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的經典鉅作《風之谷》,將在3月6日首登全台大銀幕!片商也宣布和Pinkoi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紀念票卡樣式有「娜烏西卡飛行員」及「究極的王蟲」兩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極具收藏價值,已於Pinkoi限量開賣。

《風之谷》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名列「影史百大動畫」的吉卜力神作《風之谷》,更是「吉卜力三巨頭」宮﨑駿、高畑勳、鈴木敏夫這三位日本動畫界巨擘「夢幻聯動」的合作起點。當初鈴木敏夫任職動漫雜誌《Animage》副總編輯,因採訪工作結識宮﨑駿、高畑勳,先是促成《風之谷》原作漫畫在雜誌上連載並大獲好評,又說服高畑勳擔任該片監製,讓宮﨑駿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風之谷》動畫,電影上映後獨特的「腐海」設定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哲學,獲得極高人氣及評價,使得吉卜力工作室在隔年1985年成立,陸續誕生同樣膾炙人口的《天空之城》、《龍貓》、《神隱少女》等吉卜力經典之作。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久石讓首度操刀宮﨑駿動畫配樂

宮﨑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配樂向來由御用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而40年前慧眼識英雄的就是《風之谷》監製高畑勳,他起用當時還沒沒無聞、年僅30歲出頭的久石讓,兩人邊討論邊製作音樂,最終譜出適合這部磅礡作品的熾熱曲風,特別的是,原聲帶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啦啦啦」童聲,是由久石讓年僅4歲的愛女藤澤麻衣獻唱的〈娜烏西卡安魂曲〉,搭配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引發不少觀眾共鳴感動落淚,蔚為經典。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描述自然資源受嚴重破壞、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戰後腐化世界,由於地表被劇毒腐海所覆蓋,人類只能在被汙染的大地及巨型昆蟲威脅下求生,唯有「風之谷」因海風吹拂而不受腐海之毒侵擾。擁有獨特溝通能力的風之谷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到腐海探險,某天,多魯美奇亞帝國的運輸機墜毀於風之谷,上頭載著千年前毀滅世界的生化武器「巨神兵」,讓風之谷頓時捲入爭奪巨神兵的戰爭中,為了人類與世界的存亡,娜烏西卡必須挺身而出。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典藏預售電影套票限量開賣

而這部吉卜力經典動畫鉅作《風之谷》,即將在3月6日首度全台盛大上映,片商甲上娛樂和Pinkoi也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內含2張電影交換券和2張限量復古紀念書卡「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售價760元,已在Pinkoi獨家開賣,2月17日前購買套票再加贈「腐海植物的實驗室」限量早鳥書卡1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