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凃翠珊
美感教育在台灣才剛起步,而在世界許多國家已經將美感視為全人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我們特地邀請隨夫定居芬蘭十餘年,曾任職於芬蘭教育文化組織的凃翠珊,以母親的角度分享她在芬蘭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觀察到美感如何潛移默化地融入孩子們的校園與日常生活!
芬蘭一向是國際上公認的美感國度,僅管是個才剛滿百歲的年輕國家,僅有五百多萬人口,卻已經出了許多享譽國際的名音樂家、設計師、建築師,除了歷史因素之外,很大一部分也得回歸到教育。
美感教育,不需要有強烈目的性
在芬蘭陪伴小孩成長的這幾年間,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美感教育在這裡,似乎沒有帶著太多「目的性」,總讓孩子從喜歡親近藝術出發,沒有必須「成為什麼」、或「贏過他人」的需要。
以我與孩子最常接觸的音樂課與建築課說起,芬蘭著名的Arkki兒童與青少年建築學院校長碧荷拉梅斯卡能(Pihla Meskanen)就曾說過,建築課的目的,不是要培養未來的建築師,而是為孩子的生命打開另一扇窗,除了啟發創造力之外,生命中的一切事物都會累積,讓孩子長成獨特的自己,成為更完整的人。
僅管課程本身有「教學目標」,但是老師甚至會刻意「隱藏目的」,希望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自然體會。當目的性被移除,孩子們可以純粹享受其中,讓藝術成為生命的養分。
音樂的啟蒙也是,老師們總是尊重孩子的好奇天性,允許他們用不同的方式碰觸樂器,甚至與樂器的第一次接觸,也不需要是用「正確」的方式。我的孩子嬰兒時期就曾在音樂遊戲課上,把木琴鍵一片片拆下來再裝回去,老師還陪著他一起拆,因為「要讓孩子有機會探索與觸摸」,一切學習都從這裡開始。
美的活動,讓孩子的世界更寬廣
有趣的是,孩子們自然會從這些過程中,感受世界之大。音樂遊戲課中,有一首芬蘭孩子們家喻戶曉的曲子「環遊世界去旅行」,讓兩三歲的孩子在歌聲中用不同的語言說「你好」。不同文化的樂曲,都在音樂課中被使用,老師就曾用台灣的捕魚歌讓孩子們玩遊戲,不知不覺地,孩子就在音樂中跨越國界。
建築課裡,為年紀較小的孩子解釋什麼是「光影」時,投影片中就出現世界各地建築,在面光與背光中的模樣。有一回,較大的孩子則蓋「芬蘭式」和其它文化的的原木屋模型互相比較,學習到的不只是建築構造,還有芬蘭以外的世界。
美的啟蒙,從了解自身開始
走向世界的前提,是先了解自己。曾培育出過建築大師或音樂大師的城市,當地政府會把大師的作品巡禮融入中小學的學校教育中。而芬蘭的大城小鎮,無論人口是五萬人、一萬人、還是數千人,都很珍視自身的文化傳統,總會帶孩子認識城鎮中美的歷史與驕傲, 因為只要珍視歷史、仔細挖掘,每個城市都是尋寶地。
這種「愛鄉愛家」的情感也表現在出版上。芬蘭赫爾辛基日報,曾整理出一份文學地圖,可以讓人查詢自己的城鎮,曾出現在哪些芬蘭作家的小說裡。而我婆家那僅一萬人口的小鎮,居然也出版了整套長達千頁的「小鎮歷史」,許多人都會買一套回家,只因為那是「我們城鎮的故事」。
歷史的根,也提供豐富的創作泉源。芬蘭一部留傳一百多年的史詩「卡雷瓦拉」(Kalevala),曾讓許多百年前的藝術家們,包括大音樂家西貝流士,懷抱民族情懷地從史詩中擷取靈感,創作出讓世界看見芬蘭的作品,這樣的精神,也透過教育傳給下一代。
著名的兒童繪本畫家毛利庫那斯(Mauri Kunnas),用狗狗為主角,將史詩故事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呈現; 現代音樂家則用史詩音律完成新創作曲,給學校孩子們合唱; 而史詩英雄所用的樂器「康特拉琴」(kantele),一直是芬蘭音樂課的必
備樂器,還有小學生發揮創意,用古琴演奏搖滾樂呢。
相信孩子的能力,從生活中發現美
還有一點常讓我感動的,是芬蘭人對孩子能力的信任。他們從不低估孩子的欣賞能力,於是,兒童聽的歌不只是兒歌或古典,也可以是民謠、搖滾、藍調。芬蘭人相信,成人有責任找到適合孩子吸收理解的方式,並且在作品的品質上要求「最好」,因為孩子「值得」。
芬蘭名大提琴家尤西馬可寧(JussiMakkonen),則是以「讓每個孩子都能親近西貝流士」為己任,走遍芬蘭大城小鎮為學校孩子們演奏,過去幾年來已讓五十萬個孩童聽了「連成人都可能覺得困難的」西貝流士,也讓西貝流士成為許多芬蘭孩子接觸古典音樂的第一步。而芬蘭無論展覽或節慶,都會規畫出讓孩子也容易親近體會的方式,比方芬蘭最著名的藍調音樂節活動之一,就是讓孩子自己手作
創意木吉它。
有時,美的教育不見得是參加活動或上課,而是教孩子從生活中發現美。芬蘭人喜歡帶孩子走進自然,無論是從一堆「雜草」裡,辨識出可食用的野菜;還是從森林樂音中分辨數十種鳥鳴、拿起葉子當雨傘、拾撿枯枝堆城堡,自然都提供了最好的感官練習,學校的工藝課常走進自然,細節也常被融入孩子的藝術創作。
美的教育,培養了美的欣賞者
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美感教育,最後培養的,不只是有潛力的創造者,還有高水準的欣賞者。
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建築師、音樂家、設計師,但是美的薰陶, 不僅成為孩子創造力的養分,還讓他們將來成為對於美感環境,有能力要求品質的使用者和決策者。
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工藝家,但是所有曾經在幼年嘗試工藝創作的孩子們,長大後更懂得支持手工藝。近年來芬蘭甚至有傳統工藝復興的潮流,比方原本是「老祖母才做」的編織,已成為年輕一輩、不分男女的新嗜好,美的啟發與興趣,與傳統和歷史交融唱和,並在生活的漣漪中,不斷地交集、融合、擴大。
美就在這樣方方面面、 跨領域的、存在孩子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裡,無形中,美感能力,就一點一滴地養成了。
凃翠珊
網路筆名北歐四季,定居芬蘭將近15年,也曾在芬蘭藝文及教育組織工作,目前的正職工作是邀請國際媒體參訪芬蘭各產業現況。陸續在媒體發表設計、教育、社會文化觀察的文章,也出版過:《設計 讓世界看見芬蘭》、《北歐四季透明筆記》、《教養可以這麼自然—台灣媽媽的芬蘭育兒手記》,並持續在個人部落格和臉書專頁「北歐四季」上,分享芬蘭人文與教育帶來的啟發與感受。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8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