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值得你留心的5座建築!Q-LAB建築師曾柏庭帶路!

台灣建築旅行團 曾柏庭建築師帶路!

 走遍海外、練就一身美感觀察力之後,我們將視線從國外轉回台灣,如果揪一團建築旅行團在台灣,行程中想去哪?由台灣新生代建築師曾柏庭推薦帶路,精選五座台灣當代建築,加上私房觀點分享,一起感受屬於台灣的建築新風景!

 

華南銀行總部 

大樓在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的設計下,讓外露的結構系統和內層的玻璃帷幕分離,因此創造出陽台空間,也能阻隔日照。在建築的中央凹處,更設計了一系列雙層高的空中花園,不僅能減緩日曬,還為這座商業大樓增闢了更多的公共空間。

 

必看原因

住宅和商業建築佔去都市中90% 以上的面積,我認為民間的力量夠大、夠優秀時,能讓整個城市跟著提升。華南銀行總部從都市的角度來看,前方廣場的尺度和建築之間有著非常適當的安排。再來就是整個建築的格局非常獨樹一格,例如大樓中間每兩個樓層,就會有一個挑空的梯廳,相較於周圍大樓較封閉的外觀設計,從這個部分就可以看得出企業主對公共空間的重視。而建築外觀的線條,在結構設計上也有目的,是建築人常強調形隨機能而生的最佳例子。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由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荷蘭建築師Rem Koolhaas 操刀設計,主體建築結合方圓造型,以及三面外牆如積木般向外延伸組合。空間內以3 + 1 的劇場設計為主軸,大劇場和多形式劇場可各自獨立運作,也可互相連通,合併為一座2300 席的超級大劇場。另一座鏡框式劇場,則配置球形觀眾席。

 

必看原因

Rem Koolhaas 是我最熱愛的一位建築大師,我覺得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應該是他這輩子最重要的一座建築,而且很幸運的是座落在台灣。Rem Koolhaas 所關注的事情不只是建築美學或基本機能而已,而是不斷的重新定義建築的可能性。我認為這個建築很值得一看的原因是,過往類似的建築類型,大多建築師都選擇用龐大的建築外殼來包覆大、中、小三個劇場空間,建築物本身的外型與內部空間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大多時候也沒有打造建築與都市的連結性,這樣的設計結果經常侷限了表演藝術發展的可能性。在Rem Koolhaas 的設計中,他打破了傳統以大中小表演廳組成的形式,將三種空間相互連結,創造出一個無敵超大的表演空間。這樣的構想也許在未來會產生一個新的莎士比亞,因為擁有無限想像的創作將能在這個空間裡面呈現。

 

建築身世小檔案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政府的公共工程標案,北市府共開了設計監造標、地下連續壁與基樁試樁工程標、舞台燈光及音響工程、以及主體工程等平行標案。前期由文化局編列預算,政府通過市議會訂價,接著由建築師設計完成後,公開邀請營造廠競標後執行。目前建築工程因承包商倒閉,北市府將後續工程再拆成兩個標,外部工程由捷運局負責,而改由工務局主導的內裝工程,因工程難度高又經費不足,目前為流標,將由文化局再編列預算,籌足經費後再發包剩餘工項。(更新:北藝中心已於2022年8月開幕)

 


烏來立體停車場 

Q-LAB 建築事務所以烏來山景的峰陵線為靈感,打造了一座隱於山間停車場建築。在環狀的建築外觀上,建築團隊利用線型格柵圍塑出如雕塑般的立面,除了以抽象化的方式展現部落的編織工藝,也創造出通風、阻擋西曬的機能。

必看原因

Q-LAB 認為烏來最美的風景就在於那翠綠自然的山陵峰線,因此立體停車場的設計概念源自於這片美麗的山林,希望用最優雅的三維曲線,進而形塑低調動人的姿態。因此在材料及用色上都以不突顯建築為最大考量,同時邀請當地泰雅族的藝術家為室內空間呈現有如美術館一般的氛圍。

 


中和國民運動中心 

Q-LAB 建築事務所從「城市客廳」為概念出發,打造此運動中心。一樓挑高的大廳設計,提供市民休閒活動的公共場域。而主入口上方的玻璃帷幕就像運動櫥窗,讓人們可以清楚看到室內的運動場景,從建築外觀上就能感受到建築所賦予的流動性、多變性及地標性。

 

必看原因

中和國民運動中心是一座展現力量及能量的立體運動空間。透過Q-LAB 建築師團隊的設計巧思,建築物的外型完整的呈現了場館內部的平面機能,同時透過三角幾何的設計語彙,統整了整體的視覺效果及空間體驗,進而成就了「形隨機能而生」的設計目的。為了吸引周遭居民前來使用,建築師設計出長達60 公尺的挑高大廳,空間寬敞舒適,在此居民可以愜意的閱讀報紙、下棋聊天,是建築師心中完美的「城市大廳」。另外,原先巨大的曲棍球場也被巧妙地安排在地下二樓,球場的屋頂結構也以流動的三角幾何結合綠色草皮,優雅的露出於城市的地面,展現建築與自然的融合。

 

建築身世小檔案: 

烏來立體停車場為「烏來鄉立體停車場增建工程」標案,執行內容為在原本只有一層樓的停車場上方,增建二到四層樓部分。中和國民運動中心是「新北市土城及中和國民運動中心興建統包工程」標案,內容是設計建造中和國民運動中心與土城國民運動中心。兩個建築案皆以統包的方式進行,即建築師和營造場廠組成團隊共同完成建築。

 


農禪寺(水月道場) 

負責設計農禪寺的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以佇立在荷花池中的混凝土建築,塑造寧靜簡樸的禪佛況味。特別的是大廳一側木牆上,以鏤空設計呈現的心經經文,在陽光灑進室內後,呈現豐富的光影變化。整體建築透過材質、光影的設計,與周圍自然環境形成清雅幽靜的宗教場域。

 

必看原因

東方的宗教建築大多展現固定形式、帶有符號性的特色,比較少看到純粹從精神層面、用空間創造感動的角度進行設計。而農禪寺不會看到太多符號,只要走進裡面,看到一湖池水,心就能沉澱下來。另外,建築師也運用光影變化在建築上做出虛實美感,整體以低調的設計,形塑能連結自然、人心的建築,是我覺得建築最特別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藉由建築空間的塑造,達到連結人心的部分,這是我覺得建築設計很重要的地方。

 


Info│曾柏庭 

畢業於卡內基美侖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研究所。旅美期間曾任職於紐約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等。回台後於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擔任設計師,之後創立Q-LAB 並擔任主持人及設計總監。設計作品曾獲紐約Architizer A+ 首獎、遠東建築獎人氣獎、更連續數年入圍世界建築節大獎最後決選。

 


Text/陳岱華

圖片提供/各單位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2018《La Vie》雜誌 2 月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中「勤美術館」落成:隈研吾打造一座與自然融合的建築,同步盤點7件海外作品

台中「勤美術館」落成:隈研吾打造一座與自然融合的建築,同步盤點7件海外作品

2024年底,由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的台中「勤美術館」啟用。而隈研吾除親臨開幕記者會,也在分享會上,特別介紹了多件與勤美術館設計理念相近、融合自然景觀與環境的建築作品。

位於台中草悟道上的勤美術館,於12月13日正式對外開放,其為隈研吾在台的首座美術館作品。考量到周圍有酒店、住宅、商場、教堂等建築環繞,因此,隈研吾建築團隊賦予場館猶如「掀開大地」般薄而輕透的視覺外觀,並以「唐草」圖騰為設計靈感,運用繁而多變的捲曲弧線,圈起建築及四周的互動動線,使其和諧地與街區、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隈研吾在記者會上提到,「在許多大型開放案中,美術館經常被設置於建築大樓裡,但是勤美術館是從地上長出來的美術館,以相當低調的樣態隱身於環境之中,這是相當特別的。」(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隈研吾在記者會上提到,「在許多大型開放案中,美術館經常被設置於建築大樓裡,但是勤美術館是從地上長出來的美術館,以相當低調的樣態隱身於環境之中,這是相當特別的。」(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國際建築師隈研吾(圖片提供:勤美術館
建築師隈研吾(圖片提供:勤美術館)

而在曲面綠屋頂上,也建置了能灌溉植物的水源循環系統,之後人們也能順著階梯、踏上休憩駐足,欣賞不一樣的城市生態風景。走進勤美術館,也可見隈研吾大量運用木、水、岩或等自然建材元素,讓人們在室內也有如置身於森林裡面的體驗;高低起伏的地面設計,也營造出彷彿行走於山谷之間的律動感。

➔ 台中勤美術館12/13開幕!隈研吾在台首座美術館,以自然為本,隱身環境的地景式建築

建築師隈研吾表示,在場館設計上最重視也是最辛苦的一點就是將整面屋頂進行綠化,並將城市與建築、草悟道融為一體,整體設計是一個連動狀態。(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建築師隈研吾表示,在場館設計上最重視也是最辛苦的一點就是將整面屋頂進行綠化,並將城市與建築、草悟道融為一體,整體設計是一個連動狀態。(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勤美術館室內也運用大量自然建材元素,讓人們進入美術館時會感受到,即使走進室內美術館也有置身森林裡面的自然體驗。(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勤美術館室內也運用大量自然建材元素,讓人們進入美術館時會感受到,即使走進室內美術館也有置身森林裡面的自然體驗。(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一探隈研吾7件海外建築作品

龜老山展望台(日本,1994)

1994年完工的龜老山展望台,與勤美術館有著相似的設計理念——「幾乎看不見建築本身」,實現了建築與景觀融為一體的概念。隈研吾也特別強調屋頂的設計,在建築的中間打造一個開口,使建築本身與周圍的山坡及城市連結起來。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Mitsumasa Fujitsuka)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Mitsumasa Fujitsuka)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Mitsumasa Fujitsuka)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Mitsumasa Fujitsuka)

國立競技場(日本,2019)

有別於大家多對體育場是厚重的印象,隈研吾以木頭材料及綠化來柔和建築外觀。他從奈良法隆寺屋簷底下的木頭組合排列汲取靈感,並透過精密計算,讓風能容易穿透每個木格柵,使體育場不用開空調,也能保有舒適感。

而在室內,隈研吾希望營造出在森林裡觀賽的氛圍,因此,在座椅設計上,便以落葉為整體意象,透過這些不同色調的座椅,使場內即便沒有太多觀眾時,背景也不會顯得過於孤單。

UCCA 陶美術館(中國,2024)

由於中國宜興素有「陶瓷之都」之稱,隈研吾將建築打造成猶如一座陶器山的形態,並在不同方向結合開洞的設計,呈現通透感,也營造出人與環境融為一體之感。而與當地工匠合作完成的立面,使用當地陶土燒製而成,凹凸不平的紋理與釉藥漸變的色彩,將隨著時間與季節變化,展現出不同的建築表情。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Fangfang Tian)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Fangfang Tian)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Eiichi Kano)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Eiichi Kano)

建國先賢紀念園(新加坡,施工中)

多數人聽到「紀念園」多會聯想到厚重莊嚴的氛圍,而隈研吾提出一個更加柔軟、像是公園般,可以與周圍綠意融合的設計。另外,隈研吾也補充,新加坡雖然高樓大廈林立,但綠化做得非常好,他認為每個城市未來都會朝著與綠色環境融合為主軸來發展。

V&A Dundee(蘇格蘭,2018)

隈研吾以蘇格蘭群島壯麗的懸崖中汲取靈感,打造出具有動態感的立面,也將自然的有機感融入建築設計中;建築中央如洞穴般的巨大「孔洞」,連接起人們與建築面向的泰河(River Tay),將都市與自然重新串連起來。隈研吾也在室內大量運用了木頭材質,營造出如自然地形般的溫暖氛圍,期盼這裡成為「城市裡的客廳」。

安徒生博物館(丹麥,2022)

為紀念童話作家安徒生所打造的安徒生博物館,正位於安徒生的出生地——奧登斯(Odense)市中心。而隈研吾設計出一處被大量綠意包圍,同時與周圍社區融為一體、像是公園般的博物館;不同的建築配置與庭園規劃,象徵安徒生筆下的故事,歡迎人們沿著庭園慢慢散步,走進他的童話世界。

古爾本基安現代藝術中心(Centro de Arte Moderna Gulbenkian)(葡萄牙,2024)

這座位於里斯本的新落成現代藝術中心,由隈研吾建築團隊在原有的建築進行增建,其以日本建築中的「緣側」為靈感,並選用葡萄牙的白瓷與木頭為材料,打造一個連結室內與室外的公共廣場,讓人們能在此進行各式活動,使美術館不再是封閉的方盒子,而是能向城市開放的空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於臺博館登場的《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建築特展,與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合作策劃,探索「台灣第一女性建築師」修澤蘭的生命歷程,透過經典作品如陽明山中山樓、景美女中校園規劃、新店花園新城等,從照片、建築圖、建築模型等各類檔案,重建並認識修澤蘭的建築現場,也看見其在戰後臺灣現代建築史上的特殊性。

修澤蘭:突破時代背景的建築先驅

修澤蘭於1949年進入臺灣鐵路局工作,任職期間規劃設計舊板橋車站等相關建築。辭去公職後,在國家建設時期投入全台各項計畫,如克服陽明山硫磺地熱建造的「中山樓」、景美女中行政大樓與圖書館、台中衛道中學教堂,更在新店山林開創住宅社區「花園新城」,推出之際引發一陣熱議。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陽明山中山樓(圖片來源:台北旅遊網)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新店花園新城(圖片來源:打開台北)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景美女中圖書館(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當時,在男性從業者為大宗的建築界,多數建築師採取理性、方正的現代主義風格,而修澤蘭的作品則偏向復古主義,其設計重視美感與實用兼具,並著重與大自然環境的結合。修澤蘭堅韌、執著的性格,讓她的建築在經過時代的洗禮,至今仍能被看見並啟發當代的建築人。

6大主題展區,縱覽修澤蘭的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涵蓋「初到.出道」、「獨樹一格的校園建築」、「大屯火山群中的傳奇建築」、「新店溪畔的理想家園」、「相遇.相惜」、「我與修澤蘭-集體記憶累積的現場」等六大主題,縱覽修澤蘭從求學、臺灣鐵路局時期、與伴侶傅積寬共同創辦「澤群建築師事務所」,再到經手各項校園建築案、完成陽明山「中山樓」、新店「花園新城」等代表建築的歷程。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博館)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博館)

修澤蘭的建築師事務所曾遭祝融,導致其設計的建築書圖全數損毀,僅能從業主(學校、機關)的契約、檔案等進行資料回溯,也令其所留下的建築遺產格外珍貴。本次展覽呈現修澤蘭如何運用建築設計與工程技術達到建築的流動性,同時也首次公開展出景美女中原始建築設計圖檔,從其中可見建築師追求建築細節的用心,也透過修澤蘭的作品,帶領觀眾共同回顧臺灣建築的歷史與發展。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博館)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博館)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

展覽期間|2024/12/03至2025/11/02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2樓特展區(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